往期閱讀精選:
我的曼谷自由行
山城記憶
夢里為我唱歌的女人
思念與思緒
攝影 成都寬窄巷子——掃街
攝影 悠久雅麗的岳麓書院
攝影 法門寺掠影
攝影 西安回民街——掃街
這是一個有思想有情趣的公號,如果喜歡,請點上邊藍字陶冶視野加關注。別忘了點文章下面的在看,謝謝幫助轉發的朋友
山城步道——掃街
圖/文 陶冶
一條曲曲折折的臨江石階路,老舊殘破的臨街房舍卻撐起了一道風景,讓我想起了廈門的鼓浪嶼,那些早年的洋房舊墅,卻充滿了舊時的小資味道,比起這條“山城步道”,盡管風格內涵不同,卻是殊途同歸。更讓我記起成都的寬窄巷子,用時尚的元素拱衛古舊的遺跡,再融入新的思維。記得巷子口對過兒的墻體上有一浮雕畫,是一位身著工作服,騎著個帶挎斗的自行車的中年男子,塑造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城市工人形象,而且采用了懷舊的黑白灰色調,獨具匠心的是自行車的前輪與挎斗均是實物與畫面相連并突出在墻外的立體結構。它又與“山城步道”的破舊門面簡直就是異曲同工,讓你回到曾經的年代,曾經的街巷,尋找著曾經的街坊與兒時的伙伴,以那個艱辛年代的實物背景構成你溫馨的回憶。還有夾在巷子里的歷史文化遺跡讓你回望早已逝去的時代,如法國人建的“仁愛堂”,抗戰期間川軍將領蘭文斌的宅邸——厚廬,老重慶中醫學校門診部……。從中興路入口到領事巷,1700多米長的巷子,水平落差200多米,多是老墻殘瓦舊壁新影。說白了,基本就是待拆遷的棚戶區,硬生生的被山城人打造成了一個懷舊特色的旅游景點,怎會不令人嘆為觀止。
“山城步道”很像幾年前我想象中的“十八梯”,而“十八梯”那會正處于拆遷環境,不知為什么至今還沒打造成旅游景點,卻讓“山城步道”捷足先登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