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的需求相對穩定,而供給彈性較大,經常會受到天氣的影響而減產,所以做農產品期貨需要對一些天氣現象有所了解。 經常容易受到天氣影響的農產品主要包括棕櫚、橡膠、白糖、大豆,當然今年棉花和蘋果也受到天氣的影響,但今天我主要想介紹一些前4個品種是如何受天氣的影響的。
之所以介紹棕櫚、橡膠、白糖、大豆,主要是因為棕櫚和橡膠主產地在東南亞地區,位于太平洋西部;原糖和大豆主產地在南美巴西地區,位于太平洋東部,而厄爾尼諾現象就是因為太平洋信風帶和氣流的反常變化導致的。所以我們主要來了解一下厄爾尼諾現象。
我們都知道,海面受到太陽的照射,所以水溫相對高一些,而水下溫度相對低一些。在正常情況下,太平洋在信風帶的作用下,海洋洋流是從東向西流動的,即海洋表層的暖流向太平洋西部流動,而深沉低溫的寒流向上補充填充流失的暖流,并向太平洋東部流動。很多魚都是在深水區,所以喜歡寒性,也正因如此,太平洋正常的洋流流動,讓位于太平洋東岸的秘魯成為世界四大漁場之一,因為洋流的流動使得寒流流向秘魯,而喜歡寒性的魚類也隨著寒流游到了秘魯,這是秘魯成為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主要原因。
然而,當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時,太平洋上的洋流發生了逆轉,即表層的暖流流向了太平洋東部,而深層的寒流上移并流向了太平洋西部,從而使得太平洋東西兩岸的天氣都發生了與正常情況相反的情況。我們可以利用地理知識和物理知識來判斷一下,當發生厄爾尼諾現象之后,太平洋東西兩岸的氣候變化。
學過初中物理,我們都知道,氣壓與溫度的關系,當溫度升高時,氣體的密度會降低,所以氣壓會降低;反之,當溫度降低時,氣體的密度會上升,所以氣壓會上升。當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時,太平洋東部地區,由正常情況下的寒流變成了暖流,空氣溫度上升,氣壓下降,空氣上升遇冷液化凝結成水蒸氣,從而形成降雨,所以厄爾尼諾容易給太平洋東部的南美地區帶來暴雨。
相反,當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時,太平洋西部地區,由于正常情況下的暖流變成了寒流,空氣溫度下降,氣壓上升,空氣中的水蒸氣都被吸附并無法上升預冷液化形成降雨,從容變得異常干旱,所以厄爾尼諾容易給太平洋西部的東南亞地區帶來干旱。
厄爾尼諾對相關品種的影響
東南亞地區主要是橡膠和棕櫚,這兩個品種都是木本植物,本身的抗災害能力比較強。就橡膠來說,膠樹本身喜雨,在一定降雨范圍內,其產量和降雨量呈正比;然而,干旱對橡膠的影響比洪澇大得多,干旱會導致膠樹減產。就棕櫚來說,也是喜雨,不耐干旱,干旱會導致油棕的鮮果串單產水平降低,從而發生減產的情況。
南美地區的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發生厄爾尼諾時,南美大豆處于種植、開花與灌漿期,厄爾尼諾可以增加巴西、阿根廷這兩個主產國的降雨,這是非常有利于大豆的生長的,所以會提升南美大豆的單產和總產量。今年阿根廷就是因為遭遇干旱,大豆減產嚴重,所以如果發生厄爾尼諾的話,就不會出現像今年減產這么嚴重的情況了。
對于白糖來說就不比較復雜了,因為太平洋東西兩岸各有一個白糖生產大國,東部的巴西和西部的印度。西部的印度會遭遇干旱,東部的巴西會遭遇降雨。對于甘蔗而言,喜歡雨水、光照和溫度,但干旱會導致甘蔗的含糖量降低,從而減產。所以印度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容易造成白糖減產,而巴西風調雨順適合甘蔗生長,但是產量增量不明顯,總體而言,印度減產幅度大于巴西增產幅度,也會造成全球原糖供應減少。
厄爾尼諾持續的時間不同,持續時間在5個月以下的稱為厄爾尼諾情況;持續時間超過5個月的稱為厄爾尼諾事件。一般情況下,在當年的3-6月開始逐步形成,在12月-次年4月達到高點,次年5-7月開始減弱。
厄爾尼諾發生的前兆,根據我們前面介紹的原理,可以提前進行預判,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預判:
氣壓變化。太平洋東岸氣壓由高變低,太平洋西氣壓由低變高。
風向變化。太平洋的信風從東風變成了西風。
水溫變化。東南亞地區海水溫度下降,南美地區海水溫度上升。
海平面變化。太平洋西岸水位下降,東岸水位上升,影響力地殼的重力均衡。
地震火山活動。環太平洋地震帶發生地震火山活動。
旱澇反常。東南亞地區干旱,南美地區暴雨。
當然,國外有各種預測厄爾尼諾發生的模型,可能也是利用這幾個重要的因素來進行綜合判斷,從而得出一個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
前兩天網上報道印尼那邊發生了海嘯,其實海嘯本身就是海地地震,只是不像陸地地震那樣顯性,所以我推測印尼的海嘯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而地震是厄爾尼諾發生的一個重要前兆,所以明年或許有可能發生厄爾尼諾的。
什么是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現象是對厄爾尼諾現象的修正,但是修正過度了,結果過猶不及,導致太平洋西部地區干旱得以緩解,變成了降雨,但結果降雨過多,產生了洪澇;太平洋東岸地區的暴雨得到了緩解,變成了干旱。而且,相比較厄爾尼諾而言,拉尼娜現象持續的時間更長一些。
所以通常情況下,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是交替出現的,這個對我們做農產品期貨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天氣因素無疑是農產品期貨的催化劑,因為需求端幾乎沒有什么可以炒作的熱點,只是按照庫存的變化情況來進行交易;而供應端由于天氣的影響,往往會導致產量變化很大,所以天氣歷來都是農產品期貨最主要的炒作熱點。
即使是一些供應過剩,庫存偏高的品種,遇到了異常天氣的影響,也會因為炒作而大幅上漲;對于那些周期性明顯的農產品,尤其是處于減產周期的農產品,再發生異常天氣的影響,價格往往容易爆炸,需要注意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