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視頻
下集視頻
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劉勝墓全長約52米,最寬處約38米,最高處約7米,由墓道、車馬房、庫房、前堂和后室組成,竇綰墓和劉勝墓的形制大體相同。兩墓的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共出土金器、銀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絲織品等遺物1萬余件,其中包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著名器物。
滿城漢墓的發掘(包括陵山主峰南坡18座小型陪葬墓,待發掘),為研究西漢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件科學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聞名中外的滿城漢墓,位于河北滿城縣城西南1.5公里的陵山上。1968年,解放軍某部在此施工時偶然發現,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發掘,著名考古專家郭沫若先生蒞臨指導發掘工作。
兩墓規模宏大,舉世罕見,結構仿漢代宮殿。共出土文物一萬余件,其中珍貴文物4000多件。舉世聞名的“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朱雀街環杯”就出土于此,曾赴歐、亞、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倍受中外人士的高度贊譽。
金縷玉衣展區全景
1988年元月,滿城漢墓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底,滿城縣對滿城漢墓進行開發,并于1991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接待游客。先后又興建了登山索道、下山滑道、山地滑草、漢王宮、蓮花宮、龍華宮、警世宮、靖王狩獵場、游泳池等10個附屬景點。
陵山依托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自然環境優勢,于1995、1996年相繼舉辦了全國第七屆、第八屆滑翔傘錦標賽暨飛機跳傘冠軍賽,1998、1999年舉辦保定市第一屆、第二屆全國滑翔傘邀請賽暨飛機花樣跳傘表演。1996年,被國家體委航管中心指定為“全國滑翔傘培訓基地”。漢墓景區現以形成溶歷史知識、自然風光、娛樂趣味于一體的綜合型旅游格局。
漢代安車復原
劉勝墓墓洞全長51.7米,最寬處37.5米,最高處6.8米,容積約計2700立方米。全墓可分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等六部分。竇綰墓在劉勝墓北側,皆坐西朝東。就墓室建造來說,規模之巨大、氣魄之宏偉、開鑿之工整,均超過劉勝墓的水平。平面布局則大同小異,總長49.7米,最寬處65米,最高處7.9米。容積達3000立方米。兩墓的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出土銅、陶、鐵、金、銀、玉石、漆器以及帷帳、俑、五銖錢等器物共1萬多件。
其中有: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以及墓主人的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衣用玉片制成,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劉勝的玉衣長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分為頭部、上衣、褲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竇綰的全長1.72米,用玉片2160塊、金絲約700克。 墓中出土的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社會財富的積累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研究我國漢代冶煉、鑄造、漆器、紡織等手工業和工藝美術發展情況的重要資料。
滿城漢墓的發現,揭示了西漢時期諸侯王的墓葬結構和埋葬制度,為研究漢代冶煉、鑄造、漆器、紡織等手工業和工藝美術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滿城漢墓中的文物創造了多項全國之最:4枚金針、5枚銀針、“醫工盆”,以及小型銀漏斗、銅藥匙、藥量、銅質外科手術刀等組成了迄今發掘出土的質地最好、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漢時期醫療器具;計時器銅漏壺是迄今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個古代天文學器物;一個由石磨和大型銅漏斗組成的銅、石復合磨,是中國至今所見體積最大、時代最早、設計科學、構思奇妙的銅石復合糧食加工工具;500多件兵器中,有我國最早采用刃部淬火新工藝的鐵劍,而劉勝的鐵鎧甲,也是迄今考古發掘中所見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漢鐵甲;一件玻璃盤和兩件玻璃耳杯是迄今考古發現最早的國產玻璃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