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情誼,莫過于君子之交、金蘭之誼。然而,大千世界,還真是無巧不成書。在植物世界里,梅、蘭、竹、菊被譽為四君子;在中藥世界里,人參、白術、茯苓、甘草亦被譽為四君子。我們皆知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放,香雅怡情;竹篩風弄月,清雅澹泊;菊凌霜飄逸,不趨炎勢。那么,這中藥四君子,又有何特性呢?且看下文詳解。
【性味歸經】甘、微苦,微溫。歸肺、脾、心、腎經。
【主要功效】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
【臨床應用】①元氣虛脫證;②脾虛食少,肺虛喘咳,陽痿宮冷;③熱病氣虛津傷口渴及消渴證。
【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虛脫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兌服。野山參研末吞服,每次2g,日服2次。
【使用注意】不宜與藜蘆、五靈脂同用。
歌訣:大補元氣復脈參,益智脾肺養血津。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
【主要功效】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臨床應用】①水腫尿少;②痰飲眩悸;③脾虛食少,便溏泄瀉;④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虛寒精滑者忌服。
歌訣:水腫要藥是茯苓,健脾止瀉安心神。
【性味歸經】甘、苦,溫。歸脾、胃經。
【主要功效】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臨床應用】①脾氣虛證;②氣虛自汗;③脾虛胎動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增強補氣健脾止瀉作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偏溫燥,熱病傷津及陰虛燥渴者不宜。
歌訣:補氣健脾白術汗,燥濕利水胎兒健。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主要功效】補脾益氣,祛痰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臨床應用】①心氣不足,脈結代、心動悸;②脾氣虛證;③咳喘痰多;④脘腹、四肢攣急疼痛;⑤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及藥物、食物中毒;⑥調和藥性。
【用法用量】煎服,2~10g。生用性微寒,可清熱解毒;蜜炙藥性微溫,并可增強補益心脾之氣和潤肺止咳作用。
【使用注意】反海藻、大戟、芫花、甘遂。有助濕壅氣之弊,濕盛脹滿、水腫者不宜用。大劑量久服可導致水鈉潴留,引起浮腫。
歌訣:甘草補虛解毒緩,調和諸藥止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