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圖(來源: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征求意見稿,下同)
7月8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公示《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至此,山東省成為全國第17個公示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的省份。
山東省是一個地處華東地區的沿海省份,古時曾是“戰國七雄”之一齊國所在地。山東省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境內有泰山、孔廟、蓬萊閣、劉公島等諸多著名景點。
山東省作為一個沿海經濟發達省份,2020年GDP位居全國第三,僅次于廣東和江蘇兩省,是北方地區排位最高的省份。山東省已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為了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這一發展目標,并深化落實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的要求,山東省需要在省級國土空間規劃中,構建省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統籌安排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建設活動,以便從空間上保障發展目標戰略落地。
根據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征求意見稿,山東省未來15年的戰略定位是:
在國土空間發展目標愿景上,山東省希冀通過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塑造安全韌性的品質國土、城鄉融合的宜居國土、陸海統籌的和諧國土、區域協調的開放國土、永續發展的美麗國土。
山東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需要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規劃基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開發適宜性評價,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將全省國土空間劃分為重點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和城市化發展區,以此促進形成優勢互補的國土空間發展格局。
規劃在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上,突出山東省“一群兩心三圈” 區域發展總體布局的戰略引領作用,確定全省域總體格局為“一群兩心,兩屏三帶,三區九田”。
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之下,規劃注重優化生態、農業、城鎮、海洋四大空間。具體而言,在生態空間優化上,規劃將構建“兩屏三帶七廊八心”網絡化生態保護格局,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在農業空間優化上,規劃將優化農業空間布局,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促進縣域城鄉統籌。
在城鎮空間優化上,規劃將構建“一群兩心三圈”城鎮空間布局,優化城鎮規模體系,優化新舊動能轉換空間布局,分級打造高品質生活圈。
在海洋空間優化上,規劃將構建海洋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打造世界一流海岸帶,分區分類管控海洋空間。
此外,規劃還就打造山東半島城市群、保護集中連片良田、推進生態修復治理、塑造省域魅力空間、建立安全韌性支撐體系等重點內容,提出規劃策略。
最后,規劃將從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完善法規政策體系、提升規劃信息化水平、實施近期行動計劃等四個方面,提出舉措以保障山東省級國土空間規劃落地實施。
以下為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征求意見稿。
■ 來源: 山東國土空間規劃、規劃一張圖
■ 編輯: 規劃師筆記
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及“規劃師筆記”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