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腫瘤科 林麗珠主任
■新快報記者 余錦境 實習生 岑詩舟 通訊員 張秋霞
頭頂“生物黃金”、“植物大熊貓”冠冕的紅豆杉,是瀕臨滅絕的珍稀植物,從其植株中可提取出廣譜、低毒、高效的抗癌藥物紫杉醇。這一植物近年因炒作而登上貴價保健品寶座。雖然國家早已明令禁止砍伐,但利益驅動下,用紅豆杉做成杯碗、枕頭、砧板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長期把紅豆杉泡水喝,試圖以此預防癌癥。
專家提醒,紅豆杉的抗癌成分不是用水煮一煮就能出來的,長期飲用還可能中毒!
紅豆杉不等于紫杉醇
“紅豆杉的金貴除了在于其稀有,更在于其植株能提取出的抗癌成分紫杉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腫瘤科林麗珠主任告訴新快報記者,作為臨床上最常用的化療藥物之一,紫杉醇可應用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種惡性腫瘤,對乳腺癌、卵巢癌的有效率更達60%以上。紅豆杉枝葉則可用于治療白血病、腎炎、糖尿病以及多囊性腎病等。
“但紅豆杉和紫杉醇并不能完全等同。”林麗珠明確指出。紅豆杉的莖、枝、葉、根均可入藥,除了紫杉醇,還含有紫杉酚、紫杉堿等,成分復雜,要經過消化吸收才能起作用。而紫杉醇則是紅豆杉樹皮的主要成分之一,經過化學提純,藥物的作用靶點更明確,直接作用于腫瘤,效果更佳,但副作用也更明顯。
長期飲用可致中毒
強叔早就聽說過紅豆杉抗癌的“威力”,最近幾年,身邊的朋友更開始紛紛介紹它的好處。眼看癌癥變得越來越普遍,強叔心里也越來越不安,于是,即使價格偏貴,他也咬咬牙買來每天泡水喝。一開始除了味道有些怪,倒也沒什么不良反應,但長期下來,強叔漸漸出現頭暈、腹痛、惡心等癥狀,有時甚至頻頻嘔吐。到醫院就診后才發現是紅豆杉中毒!
“現在很多人會拿紅豆杉的枝葉、樹皮煮水喝,試圖以此預防癌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腫瘤科林麗珠主任表示,這種做法實在欠妥。紅豆杉具有一定毒性,如果缺乏醫生指導而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產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細胞下降、心律不齊等嚴重毒副作用。中毒的主要表現為頭昏、瞳孔放大、惡心、嘔吐、彌散性腹痛、肌無力等,嚴重者甚至出現心動緩慢、心臟驟停或死亡。
林麗珠強調,要使這種“抗癌先鋒”發揮最大效用,必須遵循醫生指導,千萬不要自行亂用、多用。
腫瘤需要辨證論治
在中醫角度看來,腫瘤是正氣不足、氣滯、痰凝、血瘀日久引起的,治療腫瘤要辨證論治,不能一味攻邪,還要顧護正氣。要制定最佳的治療方式,必須考慮腫瘤大小、病患年齡及整體健康狀況、體質狀況,還有早期晚期等許多因素。
紅豆杉屬于攻邪的藥物,單一使用不僅抗癌作用薄弱,且不能保護正氣。因此,在臨床上,中醫生需要在辨證的基礎上加用其他藥物協調治療,才能揚長避短,起到扶正固本、消積抗癌的作用。
鏈接
中醫看紅豆杉3大功效
中醫認為,紅豆杉性平味淡,有毒歸腎經,有溫腎通經、利尿消腫、驅蟲、消積食、祛邪散結的功用,并對以下三方面有一定療效:
1.慢性腎病、糖尿病、腎炎所引起的肢體浮腫、小便不利、尿路淋澀等;
2.月經不調、產后瘀血、痛經等;
3.屬于氣虛痰瘀所致的中晚期腫瘤。
紅豆杉治病需搭配其他中藥
病人類型 作用 中藥
氣血虧虛型 補氣補血 太子參、黨參、白術、當歸、熟地、黃芪
熱毒明顯型 清熱解毒 蛇舌草、蒲公英、黃芩、梔子
脾腎虧虛型 滋陰補腎 山藥、黃芪、黨參、茯苓、黃精、熟地、桑葚、杜仲、桑寄生
(本版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