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大盤指數在尾盤曾出現快速走低情形,雖然最終以紅盤報收,但是前期領漲的保險、金融等指標股卻出現疲態,這或許意味著投資者擔心的調整即將發生。
近期以來,滬深股市尤其是上證50指數的走勢著實超出了投資者的預期,部分投資者的心理似乎已經開始接受股市只漲不跌的走勢,投資思維也從熊市思維轉變為牛市思維,繼續看多的投資者陣營正在逐步壯大。不過,本欄卻認為,股市的調整即將到來。畢竟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A股也是如此。
在任何一波牛市行情中,都是在上漲、調整、再上漲這樣的循環中完成的。單方向的只漲不跌,最終給投資者帶來的影響就是“高處不勝寒”,而且積累許久的獲利盤隨著指數的不斷攀升,兌現離場的欲望將會越來越強烈,最終一旦集中爆發,將可能造成大盤指數的急跌。因而,在沒有充分回調的情況下,市場指數漲的越高對應的投資風險就越大。
投資者雖然認可藍籌股的價值,也認可股市的牛市屬性,但是現在讓投資者去追漲藍籌股,想必敢追的人并不多。在此種背景之下,次新股、題材股又開始遭遇瘋狂的爆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實際上是投資者規避追高藍籌股的一種自我防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藍籌股雖然連續上漲,但是仍然是低市盈率、低股價的代表,他們的分紅率遠遠高于次新股和題材股。而次新股和題材股的股價可能在短期內跌幅較大,但是他們的股價仍然遠遠高于其合理估值。在本欄看來,正是因為藍籌股不肯回調,才將廣大中小散戶硬是“趕”向了炒作題材股的陣營。
即便是低估值個股的投資價值回歸,也不代表其股價就可以沒有任何回調壓力的連續上漲。藍籌股的牛市也需要調整,調整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修復技術指標,更重要的是讓廣大中小投資者加入到價值投資的大軍之中,給他們一個上車的機會,否則最后機構投資者雖然把藍籌股價格推高到合理的水平,但是卻失去了散戶投資者的追捧,不僅出貨是件難事,而且也不利于長遠的慢牛走勢。
故本欄說,股市的調整有百利而無一害。從現在的走勢來看,前期強勢的一些金融藍籌股已經開始出現滯漲跡象,這就表明股市的調整或許即將開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期大盤漲幅過猛,因而在回調的過程中,很可能出現急跌的情形。對于投資者而言,無需過度驚慌,正所謂“千金難買牛回頭”,如果大盤出現急跌式的調整,或許正是散戶投資者再度進場的好時機。在調整的風險完全釋放完畢之后,A股的慢牛行情將走的更為長遠、更為牢固。
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