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以及臨時股東信息的披露,一些知名基金經理的投資動向浮出水面,如高毅資產的馮柳、鄧曉峰,盤京投資的莊濤,運舟基金的周應波,鼎薩投資的彭旭等。
據觀察,有的基金經理對“最愛”的標的給與“越跌越買”,堅守壓艙石的個股;有的基金經理則積極尋獲新的投資目標。
![]() | 馮柳出手 對“最愛”越跌越買 |
東誠藥業最新因一項定增臨時披露的前十大股東,馮柳“現身”了。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由馮柳掌舵的高毅鄰山1號基金,持倉1300萬股,位居第六大股東位置(見表1),與二季度末馮柳對該公司持股數相比,并未發生變化。
表1:東誠藥業2022年10月20日股東持倉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作為國內核藥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東誠藥業受益于核藥領域利好政策不斷的推出,如9月30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公開征求《關于改革完善放射性藥品審評審批管理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 》意見等,公司股價創出階段新高。而自三季度以來(2022年7月1日~10月20日),公司股價上漲約26%(見圖1)。馮柳在堅守持倉期間,取得不錯的收益。因馮柳至此持倉與二季度末相同,以此測算,馮柳的持倉市值在此期間增長了4500余萬元。
圖1:東誠藥業股價表現
數據來源:Wind
另有一些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臨時股東持股信息,也“劇透”了馮柳的最新持股動向。
據海康威視臨時披露的截至2022年9月27日的大股東持倉顯示,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增倉200萬股至4.32億股,期末參考市值127.2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二季度增加18800萬股(至39800萬股)、9月15日披露增倉3200萬(至4.30億股)之后,馮柳再度增倉海康威視。
以此測算,相較于二季度末,馮柳合計增倉海康威視達到了3400萬股,按照期間的成交均價測算,耗資達到了約10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從公開持倉來看,海康威視是馮柳的第一大重倉股。以馮柳二季度的公開持倉來看,共持有21只股,持倉總市值為308.74億元,其中,持倉海康威視一只個股的市值則達到了144.08億元,占比接近50%。
但與馮柳不斷加倉相悖的是,海康威視的股價卻在不斷下跌。公司股價于2021年7月創新高后持續調整。今年以來,累計下跌了40%。馮柳在此期間 “越跌越買”,而這也是馮柳的持倉股數增加,但總持倉市值卻出現下降的原因。
在此前的交流觀點中,馮柳曾表達了其相關逆向投資的思路。馮柳表示,要有超額回報肯定要逆向投資。“回過頭去看那些歷史上很優秀的公司,在不做交易的情況下,長期持有的復合回報率也就是年化20多個點,這還是在它們沒有被證明優秀的時候參與并長期投資的結果,也就是說這個市場要掙超過這個回報的錢是很難的。所以選擇好公司是一方面,非常便宜地買同樣重要。”
其另外表示,要看透一家公司3年以上都比較難,但市場一年估值的波動足以抵消三年的業績發展。“除非你有長達5到10年的洞察,否則都不能奢談不理會市場只看企業,而逆向投資是最好的抵消估值波動干擾的方式,這些都決定了逆向投資是長期投資的一個必然基礎。”從這方面看,海康威視很可能就是馮柳踐行逆向投資所選的標的之一。
![]() | 鄧曉峰同樣對“最愛”青睞有加 多只產品聯手加倉紫金礦業 |
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的陸續披露,高毅資產另一位知名基金經理鄧曉峰的持倉也逐漸浮出水面。
目前,由鄧曉峰管理的多只產品,包括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外貿信托-高毅曉峰鴻遠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高毅-曉峰1號睿遠證券投資基金等出現在多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據觀察,上述基金對所持個股整體呈現“大增小減”的趨勢。
具體來看,鄧曉峰對其重倉股紫金礦業繼續給與大筆增倉。據紫金礦業10月22日披露的三季度股東持倉顯示,由鄧曉峰掌舵的三只基金“現身”并集體加倉(見表2)。
表2:鄧曉峰對紫金礦業最新持倉
數據來源:Wind
不僅動用多只基金加倉,鄧曉峰對于紫金礦業更是“長情”。以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為例,該基金于2019年三季報即新進入了紫金礦業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截至2022年三季報,連續持倉13個季度。其中,除2021年三季報、2022年一季報減倉,其余報告期均增倉(見表3)。
表3: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歷史持倉紫金礦業
數據來源:Wind
值得一提的是,紫金礦業股價目前相較于2019年三季報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新進時,整體表現為上漲。具體來看,2019年三季度初~2022年三季度末,紫金礦業股價累計上漲了140%。
對于有色金屬行業的投資機會,鄧曉峰近期也表達了其一些投資觀點。其表示,“從三到五年的時間維度看,未來這些大宗商品的供需關系會更加緊張,相關公司的盈利情況跟歷史上相比,反而會處在更加有利的階段。其中一些細分品類,還能夠受益于當前全球能源轉型,需求端會有更加明顯的結構性增長。”在鄧曉峰看來,“當前有色金屬領域的相關公司處在短期需求有壓力,但是中長期前景反而會更樂觀的結構。”
據了解,除了紫金礦業外,鄧曉峰在今年二季度末持有的有色金屬公司還有西部材料。其中,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和外貿信托-高毅曉峰鴻遠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均位列西部材料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且今年第二季度均進行了加倉操作。
除了加倉紫金礦業,鄧曉峰對于圓通速遞也表現出了“堅守”的態度。據圓通速遞于10月15日披露的三季度股東持倉顯示,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持倉4467.86萬股,與二季度相比未發生變化,持股市值增加1608.43萬元至92708.06萬元。
回看歷史持倉,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曾于2021年中報新進圓通速遞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至今已連續6個季度持倉。對于物流行業的投資機會,鄧曉峰近期同樣表達了最新觀點,其認為,中國的物流快遞經歷了多年的激烈競爭后,行業格局進一步清晰,“各主要公司的表現不斷分化,贏家也逐步浮出水面。行業中排名靠前的公司與靠后的公司在盈利水平上差距進一步拉大。當一個持續增長的行業,競爭格局逐漸清晰,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非常值得去關注。”
此外,另有其他上市公司披露的股東持倉“劇透”了鄧曉峰旗下基金的新進、減倉的動向。
如由分眾傳媒10月14日臨時披露的股東持倉顯示,高毅曉峰鴻遠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持倉1.04億股,新進成為第十大流通股股東(見圖2)。
圖2:鄧曉峰持倉分眾傳媒
數據來源:Wind
與此同時,鄧曉峰對于部分持倉給與了減持。具體來看,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高毅曉峰鴻遠在三季度均對中國巨石、豪能股份進行了減倉(見表4)。
表4:鄧曉峰基金三季度調倉
數據來源:Wind
![]() | 莊濤、周應波、彭旭頻頻現身 在有色、醫藥、科技中掘金 |
除了高毅的兩位大佬,盤京投資的莊濤、運舟基金周應波以及鼎薩投資彭旭等知名基金經理的持股也不斷出現。而他們均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公奔私”成功的典型案例。但從目前“劇透”的持股名單來看,上述大佬的“偏好”各有不同,如莊濤重點布局有色股,周應波加倉醫藥股,彭旭則在布局科技股。
具體來看,“長牛冠軍”莊濤最新現身三祥新材。
據主營工業新材料的三祥新材于10月21日披露的三季度股東持倉顯示,盛信2期、盛信1期分別持倉415.47萬股、247.87萬股,位居公司第七、第八大流通股股東,持倉市值分別為0.54億元與0.32億元。從歷史持倉來看,這兩只產品均在是2021年三季報新進入三祥新材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續持倉至今。
資料顯示,盛信2期、盛信1期均為百億私募盤京投資旗下產品,而這兩只產品的基金經理均為有20余年證券從業經驗的投資老將莊濤。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披露的“十年期榜單”排名顯示,在十年期基金經理年化收益榜上,有4位基金經理的年化收益超過了20%,而莊濤以26.15%的“戰績”排名第一,跑贏排名第二的林園3.5個百分點。
《紅周刊》注意到,莊濤此前不少重倉股均在后市迎來不錯的“表現”。如二季度盛信2期、盛信1期同時持有的拓普集團,年內逆市上漲超過了30%。
周應波“奔私”后首次現身主營為維生素D3上下游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花園生物。據花園生物于10月22日披露的三季度股東持倉顯示,周應波管理的運舟成長精選1號和運舟成長精選2號分別持倉851.02萬股和434.58萬股,新進成為公司第六和第十大流通股東。兩只基金合計持倉市值超過2億元(見圖3)。
圖3:運舟成長基金持倉花園生物
數據來源:Wind
周應波也是投資界的一位“老將”,并且戰績不俗。其曾任中歐基金基金經理,是頂流基金經理之一,掌舵600億資金,曾創造六年累計超300%的收益。2021年底,周應波揮手公募,創立了私募機構——運舟資本。
周應波在“奔私”后首只產品的首份月報中透露,對于新產品的相關行業配置邏輯,要綜合考慮行業景氣度、公司經營周期和估值安全邊際,以計算機、化工、光伏儲能、醫藥這四個方向作為配置的核心。對于當下醫藥行業的配置思路,周應波表示,“醫藥行業經歷了持續的估值、盈利預期下跌過程,部分細分化藥、醫療器械ODM企業顯示出很好的估值成長性匹配程度。”
同為投資界“老將”的彭旭,則現身德生科技。《紅周刊》注意到,在德生科技披露的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由彭旭掌舵的鼎薩2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外貿信托-銳進12期鼎薩兩只基金同時出現,兩者分別持倉356.75萬股、272.03萬股,以新進的姿態成為公司第三、第六大流通股股東。
彭旭曾任職于中郵基金,中郵基金當年憑借第一只基金——中郵核心優選,在短短10個月里創造了超過230%的總回報率,而彭旭正是這支基金背后的掌舵者,現為鼎薩投資董事長。
此前,彭旭在接受《紅周刊》采訪時表示,將會重視對于新興領域的布局。“比如應用的創新、技術的創新以及新興的經濟領域,包括芯片、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光伏、創新藥等。因為未來的社會是一個變革的社會,同時也是創新引領經濟不斷升級的社會。其實每一個時代都是這樣,不斷有新的業態出現,比如微軟代表了一個時代,蘋果代表了一個時代……”
彭旭最新現身加倉的德生科技正是一只“新興領域”公司。資料顯示,德生科技主營業務為向金融、醫療、大數據等領域提供信息系統建設。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6261萬元,同比增長了65.84%。與此同時,訂單數據也迎來顯著增長。據公司披露稱,前三季度,主要經營合同累計簽訂金額同比增長50.61%。
受到業績增長與訂單增加的刺激,德生科技在近期迎來顯著上漲,自4月底觸底以來,公司股價已經累計上漲超過60%(見圖4)。
圖4:德生科技股價表現
數據來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