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又名維他命(vitamin),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須的一類有機物質。現如今,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的維生素保健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各種口嚼片、膠丸、泡騰片由于方便可口,更是成為年輕女性的新寵。然而,不同維生素的功能,維生素制品能否替代正常飲食,補充維生素過量的副作用,你又究竟清楚多少呢?
早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從有些食物可以治愈夜盲癥中,朦朧地認識到了維生素的存在。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遠洋船從南美洲向太平洋進發,然而還未抵達目的地,大部分的船員就因患上壞血病而死。而同樣的狀況,在幾百年中奪去了幾十萬英國水手的生命,直到1747年,海軍軍醫提出讓遠征船的船員多食用檸檬和柑橘,才終結了壞血病帶來的噩夢。1912年,波蘭科學家豐克,從米糠中提取出一種能夠治療腳氣病的物質,并稱為維生素。隨之時間的推移,維生素家族及其功能終于被人類全面發現并認識。
維生素面包
如此神奇的維生素,究竟是怎樣在人體中發揮其功能的呢?在生物體內,各種各樣的反應無時無刻都在發生,生物體通過這些反應,用水分、氧氣和食物合成身體所需的多種物質,并獲得能量。一切生物反應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來完成,而酶的活性需要輔酶參加。如果這么說對于大家有些生澀的話,那么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身體的正常代謝運作就好像是一場文藝演出(就好像深為我們喜聞樂見的“春晚”),里面的節目豐富多彩,歌舞、魔術或是語言類節目,他們各自發揮自己的藝術特色,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這場演出絢麗圓滿。這就好像我們的身體中各種代謝、生長發育和免疫應答等等生命過程,他們目的都是讓我們的身體健康發展,那些演員們就好像是身體中的酶。但是晚會中有著很多不被人發現的幕后工作者,像是化妝師、燈光師和音效老師,他們在幕后工作,但是他們的作用都是舉足輕重的,這些就好像是各種各樣的輔酶他們都是身體內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知的大部分維生素,都是酶的輔酶,或者輔酶的重要組成分子,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維生素是維持和調節機體正常代謝的重要物質,雖然人體所需量很少,但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
那么,想要在各種“膳食補品”爭奇斗艷的市場中,恰當、適量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維生素產品,就要進一步了解不同維生素的功能。就像《西游記》中的經典臺詞,“敢問是從何而來?到哪里去?”,我們就要知道這些維生素他們是可以從哪些食物中攝取到的,又要去行使什么功能?目前,正式被認定的維生素有14種之多,大致可以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種。常見的如脂溶性的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水溶性如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等。維生素A化學名為視黃醇,主要來源于番茄、胡蘿卜、香蕉、玉米、乳制品和蛋類中,特別是動物的肝臟、魚肝油中含量最為豐富。其主要功能是促進生長、合成視紫紅質,維持在黑暗中的視力,使皮膚或粘膜等上皮組織健全生長。
因此,維生素A被稱為“眼睛的維生素”,要擁有健康的眼睛不可缺少它。維生素A缺乏時最早出現夜盲或暗光中視物不清,還可出現皮膚粗糙、干燥、生長發育障礙(骨骼系統)等癥狀。維生素D能促進腸內鈣、磷的吸收和貯存,與甲狀腺激素、降鈣素配合調節血漿中的鈣、磷水平,促進骨骼的正常鈣化。只有少數天然食品中含維生素D,如牛奶、黃油和雞蛋黃等。多曬太陽也能使皮膚產生維生素D,而它是唯一一種人體可以少量合成的維生素。維生素D缺乏時,兒童易患詢樓病,成人易患骨軟化癥或骨質疏松癥,容易造成骨折。
最為愛美女性熟識的維生素當屬維生素E,因其具有的抗氧化功能而成為美容界的明星。維生素E為抗衰老之首推,可減少脂質產生和沉積,延緩細胞老化,使皮膚細嫩光潔,富有彈性,減少皺紋出現,同時可以使生殖機能保持正常,增強良性膽固醇,促進血液循環。芝麻、花生米、乳類、蛋類、萵苣、瘦肉等食物中維生素E含量最高。缺乏時,皮膚容易出現斑點,步行失調,位置感覺障礙。維生素E和脂肪不是輕易可以分得開的。和所有脂性維生素一樣,只有當脂肪在場的情況下才能有效地將維生素E吸收到體內。因此,進餐的時候是服用脂溶性維生素的最好時機。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是所有維生素中最不穩定的,容易在貯藏加工和烹調時被破壞。維生素C也具有天然美容品之稱。可抑制黑色素形成,對祛除面部褐斑、老年人的老年斑有一定作用。此外,它還可以促進細胞間質中膠原的形成,幫助牙齒、骨骼、肌肉、血管等的生成與修復,能增強身體對傳染病的抵抗能力,有抗癌作用。若缺乏維生素C,易引起牙齦出血,出現牙齒松動脫落現象。
最為愛美女性熟識的維生素當屬維生素E,因其具有的抗氧化功能而成為美容界的明星。維生素E為抗維生素C主要來源于新鮮的蔬菜、水果中,番茄、辣椒、紅棗、桔、橙、檸檬、草毒、酸棗、山碴等含維生素C較高。缺乏時,易患壞血病,造成機體抵抗力減退,容易感冒,傷口不易愈合等。維生素B族可幫助人體更有效地利用營養物質,對皮膚干裂、精力不濟有一定幫助。維生素B1主要參與糖代謝和刺激胃腸蠕動,缺乏時可出現肢體麻木、水腫、記憶力受損,易患以神經系統受損為主的稱“干性腳氣病”及以水腫和心臟受損為主的“濕性腳氣病”;維生素B2缺乏癥表現為口腔和陰囊的皮膚黏膜病變,包括口角炎、舌炎、口腔炎、脂溢性皮炎和陰囊炎等。
看了這些,你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急切想要挑選適合自己的維生素產品了呢?然而事實上,對一個注重規劃每天的健康食譜的人來說,各種體內必需的營養成分都可以通過自然的方式獲得,過量攝入維生素反而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比如維生素A攝入過量會產生過敏、發燒、腹瀉、頭昏等中毒癥狀;維生素C攝入過量會導致腹瀉,還可能導致繼發性草酸代謝障礙,引起腎結石;維生素E攝入過量會導致惡心、腹瀉、腹痛、頭昏和青少年早熟。盡管如此,現在仍有很多人對維生素的補充存在著很大的誤區。網上就有人詢問過想生雙胞胎的話應該怎么補充葉酸(也就是維生素B9),這種問題就顯得十分可笑,葉酸有促進骨髓中幼細胞成熟的作用,孕前補葉酸,主要為了減少無腦兒等胎兒神經管畸形兒的發生,即使維生素再神奇也不可能決定胎兒的數量。
營養學家通過反復科學實驗,成人每日需要維生素A為2200毫克,維生素B為1.2毫克~1.5毫克,維生素C為70毫克~75毫克,經常曬太陽一般就不會缺乏維生素D,因此合理使用維生素對身體健康才是大有裨益的,只有某些特殊人群,如食物來源不足、機體需要量大的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孕婦、哺乳婦、長期服用某些藥物的病人、患有吸收障礙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以及維生素缺乏病患者等,才需要根據自身癥狀選擇維生素。如果飲食合理,又無特殊需要時,與其去藥店消費,不如把更多的精力用來平衡自己的膳食,從天然的食材中合理科學地補充維生素。
我們有時候就是愛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簡單到可以出去曬太陽就解決的問題,我們非要關在家里吃瓶瓶罐罐里的維生素片,這又是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