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最新消息:嫦娥三號探測器昨晚成功落月,“玉兔號”巡視器也于今天凌晨踏上月面,留下了中國人在月球上的第一道車轍。這也是近40年以來,人類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這條新聞登上了全球各大媒體網站的首頁。而外國網友認為,這是全人類的大好事,它獲得的關注顯然還不夠多。
美媒感情復雜 印媒關注中印對比
曾經是探月先鋒的美國感情復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不忘援引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的話抱怨稱,中國的登月行動可能導致NASA的月塵環境研究毀于一旦。CNN稱,嫦娥三號著陸會在月球表明產生可見的羽流,這將干擾NASA正在進行的研究。而《赫芬頓郵報》則擔心,中國或許在10到20年之內就會超過美國。《簡氏航天系統與工業》雜志編輯顧問彼得·邦德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中國)正在從容地研究如何將人送上太空,如何建立空間站……探索太陽系,特別是月球和火星。他們正大踏步地前進。我認為在未來10到20年內,他們肯定會比肩俄羅斯和美國,甚至可能在某些領域超過他們。”
印度國家報《印度時報》和英文報《印度斯坦時報》網站都在顯要位置刊登了嫦娥三號登月的新聞。《印度斯坦時報》稱,印度和中國這兩個亞洲大國進行著激烈的太空競賽。中國和其官方媒體一直在“熱切”關注著印度的火星探測計劃。
英國《每日電訊報》則認為,雖然有NASA的擔心,但很多科學家都認為中國探月活動是好消息。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稱他想在2030年代中期看到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但2010年,奧巴馬取消了重返月球的計劃,這讓人們懷疑他早前的承諾能否兌現。
如今,隨著中國離載人登月又近了一步,華盛頓很可能會面臨政治上的壓力從而重啟擱置的登月計劃。
“玉兔”號月球車拍攝的月面圖像
世界網友怎么說:
世界各國網友都對中國表示衷心的祝賀,雖然其中也有一些雜音。但祝賀之余,印度網友認為印度技術領先中國;美國網友則哀嘆這40年來美國進步緩慢,但中國的成功或許會讓美國加快進軍太空的步伐。
外國網友紛紛向中國表達祝賀
“祝賀中國”
CNN網友daddy_2010:“也許有一天……地球人登上了月球!祝賀中國!!”這條評論獲得600余條支持。
推特網友Ben Malbon:不明白這為什么不是本周最重磅新聞。
推特網友Rich Boulton:至少還有人做這件事。
赫芬頓郵報網友Forrest Porter:我很高興還有人對科學和探索有野心。也許將來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的是中國。
CNN網友Telveer:祝賀中國。在太空不管誰成功,都是人類的成功!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印度網友怎么說:
網友Surinder Sharma:中國3號探測器成功實現軟著陸是質的巨大飛躍,值得所有有識之士的贊賞。亞洲大國印度和中國是鄰居,他們可以選擇彼此孤立也可以合作,這樣才會迅速地征服太空的極限。
網友Abhijay Singh:好消息。祝賀中國。
網友Kevin Sure:中國那么多人還生活在貧困線之下,為什么還要把錢浪費在太空?
Observer則回復道:太好笑了。你知不知道,印度有著世界上最多的饑餓人口,8億人每天的生活費在1.25-2美元之間?
spArrow回復道:由他去吧……你沒捐錢,對不?
kool Desi:就科學界而言,這是好事。不過我們依然領先,我們的飛船正飛往火星。qgu1回復:來自CNN、今日美國的消息……似乎他們對月球軟著陸比火星計劃更感興趣……
美國網友不高興
CNN網友saftematches:是只有我還是美國人都不高興?
CNN網友kermit:越南戰爭,1961-1975,1400億美元;阿波羅計劃1961-1972,250億美元;伊拉克+阿富汗,1萬億美元;星座計劃(被廢棄),2000億美元預算。跟愚蠢相比,太空很便宜。
Ironicka回復:但很困難。戰爭很容易,讓別人的孩子為你送死就行。但讓幾代科學家奉獻終生推動人類進步很難……
推特網友fortinbras79:唉。只有我為失去NASA感到失望嗎?
CNN網友Jonathan B:“通過網絡竊取西方技術——中國政府的全職工作——顯然獲得了回報。他們的登月不能反映中國科技的成功,而是對美國和歐洲40年之前的技術的肯定。”這條評論獲得了1485條支持。
CNN網友Andres J:中國人的探測器登上了月球,一些美國人還在學校里講授福音書是一門科學。50年之后我們看看誰能笑到最后。
赫芬頓郵報網友SUPER USER:中國現在正在變成我們!他們有了第七艦隊,有了核武器,有了大筆錢,現在又登上了月球。他們將會變成我們將來要對付的強國。在我看來,我們在教育上落后太多了,他們可以輕易打敗我們。我們在任何方面都不如以前強大了。很讓人傷心,但這是大實話,我們好像也沒準備改變,變成了一個“我我我”的社會。我們太懶了,什么都不在乎。
CNN網友Blumuze Johnson:“正是跟俄羅斯的競爭讓我們登上了月球,也許現在我們要嚴肅對待載人太空探測了。”這條評論獲得了601條支持。
赫芬頓郵報網友W-initial Bear:“也許現在有了中國這個真正的對手,也許美國的太空項目會重新走上正軌。不幸的是我們只能靠太空競賽才能做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