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新政釋放利好 “抓大放小”把握三類機會
------
周末,證監會同時發布新股發行改革意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優先股試點意見、借殼上市執行IPO標準等4個政策文件,并透露IPO將于明年1月底左右重啟。時報懷新資訊綜合各方觀點認為,這一系列政策將開啟中國證券市場制度變革的新起點。尤其是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是近年來少有的兼顧各方利益、堵塞各種漏洞的較完善方案。系列政策發布對于下階段市場的影響如何?投資者如何制定年底的投資策略?懷新資訊一一為您進行梳理。
抓大放小
11月初以來的上漲主要邏輯是改革預期,近期市場躊躇不前的主要制約因素是債券市場利率上升導致的資金緊張擔憂。上述政策的出臺,尤其是IPO政策和重啟時間的確定有助于減少不確定,穩定市場預期,從而引導市場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歷史數據表明,新股重啟一般不會影響原有的市場運行大趨勢,但其結構性影響顯而易見。
對創業板等小盤股而言,前期高估值的核心邏輯:一是高成長;二是供給有限。在三季報業績不佳,創業板指數不斷走高的情況下,創業板整體估值不降反升。新股發行將增大供給,因此其估值中樞下移將成大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資金從小股票流出是必然。一是絕對收益投資者年底的兌現將加速;二是管理層禁止創業板借殼,資金尋找相對收益更確定、政策方向更明確的大盤股是必然,尤其是優先股試點的銀行等金融股、電力股等。
主抓三大類機會
1、券商股:一方面新股逐步過渡到注冊制,IPO發行進程加快,券商承銷收入將迅速增長;二是加大處罰力度,新股發行市場化下大投行議價權加強。因此,
中信證券(
12.90,
0.06,
0.47%)(600030)、
海通證券(
11.76,
0.05,
0.43%)(600837)等大券商更受益。
2、創投類公司:一方面新股重啟,創投公司退出窗口再次打開;二是引入存量發行,允許老股東IPO時直接套現,創投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將大幅提升。因此,
電廣傳媒(
15.88,
0.28,
1.79%)(000917)、
魯信創投(
19.48,
0.09,
0.46%)(600783)、
杉杉股份(
12.66,
-0.07,
-0.55%)(600884)等公司受益明顯。
3、優先股試點:總體有利于金融、電力等藍籌。優先股是當前銀行補充資本金的最優方式;預期保險公司、社保基金等將成為申購優先股最中堅的力量,對于提高其投資回報率將有重要作用。因此,可關注有望進入首批試點的
浦發銀行(
9.99,
0.03,
0.30%)(600000)、
國電電力(
2.50,
0.00,
0.00%)(600795),以及
中國太保(
19.57,
-0.02,
-0.10%)(6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