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動作雖然簡單易行,但作用很大,長期堅持必有好處。這個動作在我國傳統功法和現代功法中,都被廣泛應用。其實兩手合掌,源遠流長。
一、“合掌”的淵源與發展
有人說:“合掌是迷信,是求神拜佛,是佛教徒的虔誠動作。”其實不然。這是因為合掌動作早于佛教之前就有。據史前文化記載,當人類在原始社會階段,彼此見面,就以“合掌”為見面禮,表示與對方和平共處。當宗教出現之后,宗教界與其他社會各界人士,也在見面或臨別時以“合掌”為禮。
氣功中的“合掌”動作,隨著氣功功法的發展,也出現了多種形式。如胸前合掌,就有十指伸直并攏,也有十指交叉插合的;有按穴位合掌的,如“印堂”合掌。“百會”合掌等等;還有在下蹲時的腳前合掌;也有在腹前的,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的混元掌等等。
二、“合掌”動作的作用
主要有三點:一是放松人靜,消除雜念,抑制不良情緒,促使人進入氣功態。比如:當你遇到煩惱、苦悶或心神不安時,如果想擺脫困境時,可以坐下,雙手合掌于胸,兩眼閉合,全身放松很快人靜,便會達到心平氣和的作用。二是采氣、聚氣、貫氣、收氣的作用,如下蹲時,雙手在腳前合掌,它的作用就是采氣、聚氣、收氣;在印堂合掌、膻中合掌都是為了收氣。貫氣,三是治病的作用。如放松入靜,可以心平氣和,促使練功者氣血通暢,可以降低血壓,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按穴位合掌,是向有關穴位貫氣,達到疏經活絡、驅逐病氣、邪氣、補充正氣的作用。
三、合掌動作的功理
以經絡學說觀點分析。祖國醫學認為:人的兩手各有六條經絡通過。在手掌內有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在手背面上,則有手太陽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而雙手合掌,這雙手各六條經絡合于一處。起著共養共振的作用?!饵S帝內經》《靈樞·海論》中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腑臟,外絡于肢節。”指出了經絡能溝通表里,聯絡上下,將人體各部組織和器官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況且經脈、絡脈、孫脈,遍布人的全身,不僅與人的五臟六腑直接聯屬,而且與人體各部四肢百骸五官七竅也有著一分密切的聯系,雙手合掌動作,通過經絡,還能起著運行氣血。營養周身的作用,《靈樞·本臟》論述說:“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儒筋骨,得關節者也”。人體的各個臟腑組織器官,以及所有關節,均需要氣血的溫養儒潤,才能正?;顒樱l揮其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