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管理 (1)學校要制定《交通事故應急預案》。明確當較大交通事故發生、造成群體傷亡時,學校應采取的措施和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要措施有效,分工合作,有條不紊地做好各項工作。
(2)加強校車管理,確保學生乘車安全。凡學校自有校車或租用用于接送學生的車輛應貼有當地統一的校車標志。有校車的學校平時要加強對司機與車輛的管理,按國家的相關要求辦理各種準許接送學生的手續,定期對車輛進行保養、維護、檢查,使車輛狀況處于良好狀態。堅決不租用那些不具備相關條件的車輛接送學生。車輛發生故障時,堅決不再使用。要加強對司機的培訓,提高他們對自己所擔負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杜絕因玩忽職守而造成的事故隱患。
(3)學校要建立在開學初和節假日前集中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制度。
(4)學校不得組織學生到公路和交通流量大的道路上開展集體活動和體育鍛煉,如確需占用部分道路開展活動,應報請當地交通管理部門批準并請交警維持秩序,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確保學生安全。
(5)農村學校應建立“路隊”制度。學生放學要根據學生的居住地組織路隊,統一排隊回家。在路上要排成一隊靠公路右邊行走,確保安全。
2.加強教育
(1)加強教育,提高學生預防和應對交通事故的能力。用多種方式開展交通安全教育。請當地交管部門的人員結合本地區的交通事故實例,對學生開展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使學生知法、懂法和守法。學校可通過舉辦交通安全展覽、“安全出行”主題班會或團隊活動,讓學生了解交通法規和可能存在的交通安全隱患,知道發生交通安全事故的規律,提高防范意識,科學預防,減少事故的發生。
(2)學校要通過家長學校和家長會,向家長宣傳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知識,提高家長做好學生安全工作的緊迫感。請家長和學校共同做好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提醒學生在上下學路上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斜穿馬路,不在高速公路上行走,要有意避讓車輛等。學生應了解和掌握采用不同交通方式時應注意的事項(具體見表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