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天涯頭條〗輕松學中醫系列26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07:31:37

  61、黃芩5
  為什么會用到杏仁蘇葉呢?
  大家想想,不就是開宣肺氣,利用五皮飲,把皮膚三焦的水飲導到膀胱來利出去嗎?
  所以病人吃后,皮膚表面水濕就像退潮那樣退下去,瘙癢就消了,濕疹也沒了。
  所以大家看,中醫治皮膚濕疹,究竟是治皮膚還是治水濕水道呢?
  表面上時皮膚問題,而實際上卻是要治肺跟膀胱,通調水道。
  有些學生說,通過宣肺有利于膀胱排水,我還是理解不透怎么辦?
  你可以去看為什么麻黃既能發汗解表,同時又可以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你再看拿個吸管,把它放在水里,吸管進了很多水,然后你用手捏住吸管的一頭,把它提起來,你發現吸管里的水居然甩都甩不下來。
  這就是水閉在里面,然后你只需要做一個動作,不用甩那吸管的水自動都會下來,那就是把你手捏住吸管上頭的那個地方,一放開,那水濕自然就掉下來。
  這叫開上竅,啟下竅。
  所以通過開宣肺氣的藥,可以開提人體上竅毛孔咽喉肺蓋,那么下竅膀胱水道,自然就通暢下來了。
  在《神農本草經》上我們看到桔梗還可以主腹滿腸鳴幽幽。
  不是說桔梗只能治胸肺中結氣嗎?
  如何連腹部有濕邪泄瀉腸鳴,居然也可以治?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07:35:03
  61、黃芩5
  為什么會用到杏仁蘇葉呢?
  大家想想,不就是開宣肺氣,利用五皮飲,把皮膚三焦的水飲導到膀胱來利出去嗎?
  所以病人吃后,皮膚表面水濕就像退潮那樣退下去,瘙癢就消了,濕疹也沒了。
  所以大家看,中醫治皮膚濕疹,究竟是治皮膚還是治水濕水道呢?
  表面上時皮膚問題,而實際上卻是要治肺跟膀胱,通調水道。
  有些學生說,通過宣肺有利于膀胱排水,我還是理解不透怎么辦?
  你可以去看為什么麻黃既能發汗解表,同時又可以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你再看拿個吸管,把它放在水里,吸管進了很多水,然后你用手捏住吸管的一頭,把它提起來,你發現吸管里的水居然甩都甩不下來。
  這就是水閉在里面,然后你只需要做一個動作,不用甩那吸管的水自動都會下來,那就是把你手捏住吸管上頭的那個地方,一放開,那水濕自然就掉下來。
  這叫開上竅,啟下竅。
  所以通過開宣肺氣的藥,可以開提人體上竅毛孔咽喉肺蓋,那么下竅膀胱水道,自然就通暢下來了。
  在《神農本草經》上我們看到桔梗還可以主腹滿腸鳴幽幽。
  不是說桔梗只能治胸肺中結氣嗎?
  如何連腹部有濕邪泄瀉腸鳴,居然也可以治?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07:36:18
  61、黃芩6
  上次有個小孩子六七歲,稍微受點涼就拉肚子,一拉就是兩三天,好不容易恢復,體質都比較差,他母親問,有什么好辦法?
  我們跟她說,小兒脾常不足,所以要在飲食上穩定有規律,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吃零食,零食養病不養人。
  然后叫她去買中成藥參苓白術丸,結果吃完藥后,幾個月都沒有拉肚子,他還一直在吃,為什么?
  因為邊吃身體邊長壯,看得出來的,而且這段時間還沒有感冒咳嗽。
  他母親驚訝地說,原來這藥還可以治感冒咳嗽啊!

  


  我們跟她說,參苓白術散里頭有桔梗,既能夠載藥上行,升提清氣,使肚腹不拉稀,同時桔梗還能開提肺氣,把寒氣打出去。
  更重要是它里頭有人參、茯苓、白術這健脾之品,中醫認為脾胃是免疫力的大本營。
  《黃帝內經》有句話叫,四季脾旺不受邪。
  所以脾土強大的人,身體就壯實,不容易受病,就好像土地肥沃的地方,莊稼就茂盛。
  現在你娃子脾土一鞏固起來,生長發育一好,很多病氣都被帶出來了,所以身體越來越強大。
  而中醫真正補益人的,應該是恢復你脾胃功能,這樣你吃白米面條都是在強大身體。
  而《神農本草經》里頭提到桔梗主腹滿腸鳴幽幽。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07:40:00
  61、黃芩7
  我們要想人為什么會腹滿腸鳴溏瀉呢?
  原來《黃帝內經》上說,清氣在下,則生飧瀉。
  這是說你清陽之氣,跟濕濁攪在一起,升不上來,氣機下墮,濕性下墜,攪在腸腑里頭,大便不單成不了形,還容易拉稀。
  所以你單純健脾除濕還不夠,還要在此基礎上升清陽,這樣升陽除濕,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升濁降一分消,那么拉稀腹瀉自好了。
  所以我們從這里不單要看出桔梗治療腸道濕瀉的功用,更要能看出它能夠升清陽以除濕,而運用到治療濕濁下墮的系列疾病。
  如尿頻急、前列腺炎、白帶異常、皮膚濕疹。

  


  這樣你就用古方而不拘泥于古方,學習桔梗在古籍中的功用,又能夠超出桔梗再古籍中的描述。
  這樣就能夠古為今用,靈活用好這味藥,這才是我們真正學習的目的。
  桔梗還有三方面功用,《神農本草經》說它主驚恐悸氣,所以天王補心丹里頭有桔梗。
  為什么桔梗能夠治療人驚恐呢?
  關于這方面功效,很多典籍都少提到,因為大家認為無情之草木難以療有情治病。
  這些驚恐是屬于情志范疇,你憑什么藥物來治療情志之病呢?
  這個道理大家想通后,對于七情所致之病,治療起來都可以有新的思路。
  雖然說請治病難醫,心病還須心藥醫,但我們中醫還是有藥可以輔助醫的。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07:42:41
  61、黃芩8
  那么桔梗治療驚恐悸氣機理何在?
  你需要比較熟悉中醫基礎理論,《黃帝內經》認為,一個人生氣時,氣機往上沖,這時我們就會發現他臉紅脖子粗耳赤。
  我們可以教他跺腳,按摩太沖穴,或者用川牛膝,龍骨、牡蠣,把他氣機引下來,他就臉不紅,耳不赤,脖子不粗了。
  這叫上越者,下引之。
  如果一個病人思則氣結,這人老愛想事情,不愛運動,導致胃口不開,茶飯不思,身體日漸消瘦,他的氣是往內收內斂的,我們就要把他氣往外散,把郁結打散。
  這叫結者散之。

  


  所以對于這類病人,我們用逍遙散,或者教他拍掌功,把郁結之氣一打散,注意力一轉移,那么人體就不會愁容滿面,也不會胃口不開了。
  而對于第三方面,驚恐怎么辦?
  中醫認為,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可見一個驚恐,就把人體的氣機給撤下來,所以那些容易害怕的人,有一句成語形容叫屁滾尿流。
  這就是說一個人長期處在驚恐狀態下,氣機提不起來,小便也收不住。
  所以我們如何去治驚恐,并不是簡單地去找壓驚安神的藥,像一些老年人他操心多了,這也怕,那也怕,導致尿頻急,一天上十幾次廁所還嫌不夠。
  這時給他一用上補中益氣湯,整個中氣一升起來,心中沒那么怕了,氣也沒那么怯了,尿頻尿不盡之感也消失了。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07:46:37
  @njhunanren 2495樓 2014-04-28 22:35:14
  好帖強頂!剛看了3頁,還是提個小建議,希望樓主發貼之前檢查一遍錯別字,知道你是用拼音打字的,有些同音字在帖中有時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尤其對中醫未入門的讀者,有時就因為一兩個錯別字會看得一頭霧水.謝謝,辛苦了!
  -----------------------------
  謝謝,如今承蒙網友嗎們的熱情關心,已經從貼中找出很多錯別字,到時等藥性賦講完后,我們會把全部修改過來,以求給大家一分最完整的禮物。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07:49:29
  61、黃芩9
  從這里我們就可以領悟出,人氣機往下掉才會驚恐不安,所以治恐之法,就是升提氣機。
  而桔梗再《神農本草經》里頭說它主驚恐悸氣。
  說白了就是利用它升提氣機之功,把氣提到五臟的最頂華蓋肺來,這樣一個人一下子就被提起來,吃了一粒定心丸。
  所以我們天王補心丹里頭會用到桔梗必有它的道理,這里頭就體現中醫升降學說陷者舉之降者升之的道理。
  但大家要知道,桔梗只是一時地幫你把氣提起來,你如果真的元氣不足,那你還要用到一些人參、黃芩之品,大補膻中五臟之氣,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不驚恐,不害怕。
  從這里我們就要學到用調氣機之法,去治療情志病。
  一個病人他不管是什么病,來到我們面前,他如果表現為郁結,我們就把他郁結疏散打開。

  


  如果表現為亢盛煩躁,我們就把他氣往下引。
  如果表現為擔驚害怕,我們就升提他氣機給他壯膽。
  這樣你從一個調氣,就可以變化出三種治法,從三種治法里頭,可以找到打開各種疾病門戶的鑰匙。
  不外乎就是:
  下陷者,升舉之。
  中間郁結者,疏散之。
  上越者,下順之。
  這樣上中下出現偏頗的問題,我們就用中藥去幫他糾偏。
  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其寒溫,中醫說白了就是這幾句話。
  以后我們跟大家深入進去講 藥物時,用的就是這些中醫最核心最精髓的思想,大將勢必學起中醫來,會越發覺得有種執簡馭繁,輕輕松松之感。
  如果你越學越費盡,那說明你還沒有進入狀態,沒有找對方向,真正學起中醫來,應該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應該是輕輕松松,走向成功。
  好我們下面來看黃芩這味藥。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07:54:48
  61、黃芩10
  黃芩治諸熱,兼主五淋。
  大家一聽這句話,就能想到黃芩好大的氣勢,各種臟腑熱象都可以用,五臟熱盛鼎沸,導致小便淋漓澀痛也可以治。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有如此本事?
  原來黃芩這味藥,是苦寒瀉火的,但它又沒有黃連那么苦,如果你想瀉火,但又不想瀉得太厲害,選黃連就不如選黃芩。
  所以張仲景在少陽病里頭,都用到黃芩。
  在瀉心湯里頭,也用到黃芩。
  你如果懂得如何使用好黃芩,那么你就會治療五臟火毒熱證,因為它對于各個臟腑濕熱上攻都有效。

  


  尤其善于上清肺熱,中清膽胃熱,下清胱腸熱。
  上中下一路清熱消毒下來,真是一味難得的好藥。
  我們講黃芩就要來看它是如何治諸熱,首先是肺熱,肺熱亢盛,最容易見膈上有熱痰。
  朱丹溪有個清金丸,就是單味黃芩打粉制成藥丸,專瀉肺火降膈上熱痰,所以急性支氣管炎,或肺熱咳痰,你但見痰黃稠的,舌尖紅一派熱象,一摸上焦心肺脈又亢盛有力,你單用一味黃芩就把它降伏下來了。
  這就是單味黃芩善清肺火的道理。
  當然你如果能辯證加減,效果更加佳。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08:05:29
  61、黃芩11
  在大學時,有個同學得了重感冒,感冒過后咳痰濃稠,色黃,已經沒有畏寒怕冷癥狀,就是濃痰特別多,一摸脈滑數,一周濃痰還是咳不干凈,這該怎么辦?
  于是我們想到方劑上的清氣化痰丸,這首方是痰火通用之方,是專門清氣化痰的代表方,于是給他用了。
  這湯方以二陳湯為底方,加了杏仁、枳實,肅降肺氣,瓜蔞仁,有助于痰濁滑利,同時重用黃芩,把痰熱降下來。

  


  吃第二付時,咳痰就少了一般,第三付痰也變清了,呼吸道也順暢了,隨后身體就好過來。
  我們對于這首方子治療,各種肺炎,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痰熱內擾的感觸很深。
  因為這湯方就是專門為降氣消痰而設,這樣氣順火降,熱清痰消,痰濁蒙蔽胸膈的癥狀就解了。
  現在很多呼吸道疾患的病人,一旦重感冒,肺里頭陰飲嚴重,堵塞痰濁厲害,一檢查出來就害怕。
  其實你只要及時當成痰熱來去治,用順氣化痰法,氣得降,痰得消,肺部又可以恢復晴朗狀態。
  特別是這個清氣化痰丸,古人稱此方乃熱痰的特效方。
  痰可清,熱可降,考慮非常全面。
  因為它不僅從肺而治,更有二陳湯治胃。
  從胃里面降痰,打開痰熱下行通道,那肺部痰濁刷下來就快。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11:32:51
  @不吃飽哪有勁減肥 2020樓 2014-04-27 07:41:57
  大善,先馬再看,請教樓主五味棗仁杞子茶怎樣?
  -----------------------------
  剛開始學習中醫入門,容易落入追求偏方驗方的小格局里頭。
  聽說哪個方好,哪個方是千古名方,就特別推崇。
  其實不是方的好壞,活法在人。
  是人善不善用方,就像天下人都去追倚天劍屠龍刀,卻很少人能夠自練內功,加強武藝。
  決定湯方取效的,不是名方,而是辯證用方。
  剛開始我們學醫,也是用方去套病的思想,覺得這樣很有成就感,一下子就能夠學到很多疾病的特效方。
  孰不知這已經走入學醫的一種誤區,這就像《大醫精誠》上孫思邈說的,世有愚者,讀方三年,學到很多疾病的專方效方,便自言不慚地說,天底下沒有不可治的病,等到真正治病三年,用方子去套病,就像你在公園前面買圈子去套玩具一樣,雖然每一個圈子都有可能套中玩具,但大部分時候你都套不中。
  所以這愚者治了三年病,門庭冷落,沒有效果,便感嘆地說,天下間沒有一個好方。
  大家看是方子問題,還是用方之人的問題呢?
  決定一場戰爭成敗的是武器還是人呢?
  為什么現在很多人誤解中醫?
  因為他們大都投機取巧,急功近利,想得到疾病的特效方,但世界上的疾病千變萬化,即使一個小小感冒,也要分風寒風熱暑濕體虛,哪有可能一方統治之呢?
  如果找不到這一方統治百病,他們就像世有愚者一樣說,天下間沒有一個方子能治病。
  而到現在我們跟師兩年多后,才體會中醫的精華,不在偏方驗方,而在辨證論治,偏方驗方只是方便大家入門的一種學醫方式而已,但它絕對不是中醫的主流。
  如果是中醫的主流的話,那《黃帝內經》通篇都是偏方驗方大全。
  但不是說偏方驗方不好,但在關鍵的時候,你可以為辯證論治猛虎添翼。
  比如我們常在治療抽筋病人里頭加入淫羊藿、小伸筋草,這抽筋特效二藥。
  在急性胃痛里頭,常辯證寒熱虛實基礎上,加入元胡這行氣止痛特效藥。
  在治療頸椎病的時候,通常也會在辯證基礎上,加入這葛根、牡蠣、黑豆頸三藥。
  而你上面提到五味棗仁杞子茶,從這三味藥看來,應該是收斂心肺,滋養肝腎的思路。
  所以對于熬夜陰虛,心腦意識靜不下來者,可以在辯證基礎上使用這個泡茶方。
  所以方子并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應該是辯證,所以古人說,未議藥,先議病。
  你把病理醫理思路理順,這才是學醫的大格局,那后面的方藥,就是尾隨其后了。
  就像你能夠辯證出肝腎陰虛,操勞操心過度,心意識靜不下來,失眠難安的,你可以用五味棗仁杞子茶,也可以用生脈飲加龍眼肉,更可以用酸棗仁湯配合夜交藤、合歡皮。
  所以好方多得是,好的搭配隨手都是,前提是你先要把醫理病理理順。
  中醫認為,任何一個方子都是在理法的統帥下去作戰的。
  所以中醫的醫案一定是理法方藥一氣呵成,你如果撇開理法,只去稱贊某某方藥好,你就像沒有領導的員工,沒有主帥的士兵一樣,再強悍,都是一介匹夫,一介草寇。
  所以中醫你要學好,還是要先回歸大理法,建立陰陽寒熱的大格局,然后再用這種思想去統方率藥,那么你的方藥就會很靈活,很有效。
  這也是我們學醫過程中的一個轉折,由用藥去套病,而拼命收集偏方驗房到辯證分析,引人而異,先立法度,按臨床需要,去選擇方藥,這種思維的轉變可以讓人不會被疾病方藥轉,而能夠客觀辯證地分析,以理法駕馭方藥而治病。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16:41:36
  @谷子底 2024樓 2014-04-27 08:17:36
  希望樓主堅持下去。余老師的系列叢書都讀完了,現在正在悟,重復讀..下一步應該怎么做,請指教..弘揚中醫文化希望樓主堅持下去。
  -----------------------------
  學中醫是水到渠成的,有時不需要太在意,下一步,要學在當下。
  還是要回歸基礎,基礎有多牢固,決定你有多搞的建筑。
  所以有一句話叫旁開一寸,更上一層。
  所以剛開始入門,就看你對基礎的重視程度,莫為容易得,便做等閑觀。
  不要以為中醫基礎,中藥方劑,這些教材通俗淺顯,隨手可得,便不重視之。
  須知學習之道,有一分重視,則有一分收獲,有十分重視,則有十分收獲。
  同樣的一批學生,不是說看你有多聰明,也不是說看你看了多少書,更不是說看你跟師時間的長短。
  而是看你能否從一而終,保持高度熱愛學習,高度重視基礎。
  現在很多學習的人只重視知識的疊加,而不重視個人學習態度的提高。
  往往你最不看重的東西,其實正是你薄弱環節之處,也是你學習最應該最急需突破的瓶頸。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16:48:41
  @emilyfmn 2026樓 2014-04-27 08:21:37
  薏米仁湯真的有試過。去年夏天特別熱,一夜醒來滿臉小疙瘩,有的像痤瘡,發紅有膿,有的不明顯但用手摸得到,中藥西藥都試過,好好壞壞。后來敗了個慢燉?,早上煲粥喝,特別喜歡薏米紅豆湯,有段時間天天喝,發現皮膚慢慢光滑了,痘痘也沒了。現在每星期還會吃一兩次,有時會單煮小米粥放點紅棗什么的。
  -----------------------------
  最近有不少網友回饋說,喝薏苡仁粥后,身體的濕疹減輕了,腿腳也輕快多了。
  大家要從中看到一個時代問題,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為何普遍人們身體濕氣偏重。
  這樣你既能夠知道治濕的方藥,更知道如何在根源上防止濕邪,使濕邪根本產生不起來。
  脾主濕!
  脾虛則濕盛!
  陽主氣化,陽氣氣化厲害的地方,陰濕就比較少。
  所以經常洗碗跟水打交道的人容易得風濕,而經常燒鍋爐,跟火打交道的人,身上濕氣就會少一些。
  所以從這兩點看來保護脾陽很重要,最常傷害脾陽的行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飽食傷脾。
  第二不愛運動傷脾。
  第三久坐不動傷脾。
  第四思慮過度傷脾。
  第五勞倦太過傷脾。
  大家都可以從這幾年去調整,有一分改進就有一分健康,所以薏苡仁粥,雖然除濕很好,但它只是在去路上做文章,真正除濕要在源頭上去杜絕,不讓濕邪發生,把你讓濕邪發生后,去治理更高明。
  所以當人們普遍都在如何分洪抗洪搶險時,我們就應該到上游去植樹造林。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17:01:22
  @yuki811216 2051樓 2014-04-27 10:24:13
  請問一下,我小孩子從一歲多起,到現在三歲了,每年都會身上到處癢,然后身上就到處是疙瘩,請問這種應該用什么比較好?
  -----------------------------
  如果僅僅是身上癢,出疙瘩,并沒有其他方面的問題,這也是身體再排毒排濁。
  我們不是要去止癢,要看這些毒濁從哪里出來的,我們發現很多小孩子的濕疹瘙癢都是脾腸食積不化,氣機不轉,食物殘渣漚在那里腐敗發酵,所以貽害周身。
  是什么原因造就小孩子脾腸容易堵塞呢?
  第一小孩子脾常不足,這是生理特性,所以稍微吃過度,就會導致食積。
  第二現在的家庭普遍生活水平高,物質營養從來不缺乏,所以喂養過度的,遠遠多過喂養不足的,其實過猶不及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運用到自己身上就往往不能夠踐行到位。
  餓點總比飽撐好!
  所以娃子規律的飲食很重要,不是說他什么時候想吃零食糖果就什么時候給他吃,這樣的父母對孩子健康是很不負責的。
  第三現在的食物安全很讓人擔憂,激素化肥農藥殘留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上次有個娃子反復地皮膚瘙癢,我們一給他用艾葉、苦參、荊芥、防風、忍冬藤、絡石藤,這些藥物一洗皮膚,瘙癢就消除。
  可過不了幾天,瘙癢又起來,這是什么道理呢?
  我們研究了很久,不患風癢不去,而患風癢復來。
  那風癢從哪里來的呢?
  醫生要學會問飲食,記得《十問歌》里頭有句話叫,五問飲食六胸腹。
  你如果飲食不明,那病人很多時候為什么得這病都不清楚,只知道在去路上治,不是最高明的醫生。
  最高明的醫生要在源頭上挽回,后來一問,娃子天天吃腐乳、魚。
  大家知道這些東西都容易生風動血,對于身體脾胃功能不太好的人來說,不能夠徹底煉化這些陰寒之物,所以這些魚腥腐乳,就容易流竄血脈肌膚,引起瘙癢難耐。
  后來我們叫他試試把這兩樣停掉,結果到現在沒有再發生過瘙癢,也沒有再用外洗方,看來古人說病從口入,真是一點都不假。
  不要一味僅僅注重飲食衛生,注重少吃臟東西,這是最膚淺的飲食之道,而精深的飲食之道,必定是七分飽食不言,少葷多素,清淡飲食,細嚼慢咽。
  這些東西你能夠做到的話,尋常的營養,你都可以吃得有滋有味,精充神壯。
  這些東西你做不到的話,即使天下最好的營養,你都會吃出病來。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17:12:07
  @qcf253 2065樓 2014-04-27 11:04:27
  有沒有知道被老鼠身上的跳蚤咬了要怎么治,太癢了
  還有就是怎么驅趕老鼠
  跪謝了...
  -----------------------------
  見到各種跳蚤病菌引起蟲癢,你別只想到去殺毒殺滅,應該跳出這個對抗療法的小框框,要去治環境。
  就像我們以前曾經講過,看到蒼蠅蚊蟲滿天飛,你是治蒼蠅還是治垃圾堆呢?
  所以治環境遠遠比治病菌要重要,因為環境不治好,病菌必定會層出不窮。
  中醫認為濕生蟲,你如果沒有潮濕陰腐蚊蟲呢?
  你如果身體不會濕濁偏重,那么濕疹蟲癢又何從而來呢?
  所以對于一些反復地蟲癢久不愈,我們并沒有在表面上去殺蟲,而是運用一些健脾除濕,升降脾胃的藥,想不到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濕疹瘙癢,反復多年的,用很多殺蟲的洗劑,怎么殺也殺不盡,你就用幾劑健脾除濕的常規湯方,因為病人有舌苔白膩或水滑的存在,這時把潮濕陰濕的體質環境改善,病菌就居家搬遷了,蟲癢也就不復存在。
  治蟲不治蟲,治癢不治癢,明得此中趣,就知治環境。
  所以對于一個身體來說,要防止濕濁,對一個家庭來說,也要注意搞好家庭衛生。
  你衛生不搞好,也難怪病菌來光臨,有句話叫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我們能夠勤于清潔家居,就像勤于清潔身體一樣,那么又何來病菌擾人呢?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17:25:00
  @妞哥看上你了 2074樓 2014-04-27 11:35:03
  樓主 請解答一下 畏熱怕冷 降溫時腰痛無力是不是腎陽虛?如何調理?謝謝了
  -----------------------------
  有首詩說:
  畏寒時欲下,苦熱復思冬。
  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
  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
  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
  有人三餐有白粥番薯咸菜,都覺得感恩歡喜。
  有人頓頓肉食滿盤,臉上都展不開笑容。
  所以知足很重要!
  不知足者,雖在天上,猶在地下。
  知足者,雖在地下,更甚天上。
  現在有一些疾病并不是真的疾病,而是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艱苦的歲月里頭,你根本沒有借口去得病,都要勤勞忙碌地干活。
  所以那時候的人們知道付出,知道感恩,反而病痛少。
  而好日子過多的人們,卻反而病痛多了,其實你身上的一些小毛小病,在經歷過很多世事滄桑的人們看來,那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為什么?
  精神力量很重要,現在人們普遍都不缺乏營養藥物,而是缺乏一股真正做人的精神,即——正氣。
  對大事難事敢于擔當,對困難挫折敢于忍受,對逆境病境敢于面對。
  小學時就懂得這樣一句順口溜,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而疾病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困難呢?
  所以人沒必要畏懼任何疾病,你如果行得正,生活上又沒有大犯養生誤區,沒有什么可擔憂可畏懼的。
  至于天氣降溫變冷時,腰部容易酸容易無力,這一方面是寒濕重濁,另一方面是陽氣不夠。
  寒濕重濁要少食生冷之物,少游泳,少呆空調房。
  陽氣不夠,要少熬夜,少思慮,少房勞,以及過度用眼。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17:34:33

  @中醫普及學堂 2533樓 2014-04-29 17:25:00
  有首詩說:
  畏寒時欲下,苦熱復思冬。
  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
  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
  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
  -----------------------------
  畏寒時欲下,苦熱復思冬。
  改為:
  畏寒時欲夏,苦熱復思冬。
  這是說一個人冬天怕冷就想到夏天的好,夏天一熱,又想到冬天清涼的好。
  這樣老是抱怨,在每個季節都不滿意。
  殊不知季節沒有好壞,好壞的是你的心態。
  境緣無美丑,美丑起于心。
  一個人吃者粗茶淡飯,他能夠高興,因為他想到這比空腹餓肚子的饑荒年代強。
  一個人住著茅房能感到幸福,能夠天天開口常笑,不是因為他擁有多少,而是因為他懂得感恩珍惜,他認為這總比寄人籬下,或者露天居住更管用。
  所以知足太重要了。
  現在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常有些 病人過來看完病后,覺得很過意不去,就給我們塞紅包。
  我們說,這是規定,到現在為止,中醫普及學堂一個紅包都不收,將來也不收。
  他們問,你為什么能做到這樣?
  我們跟他們說,你真正的要學習致富,首先不是要學習像李嘉誠那樣賺個商業帝國,你要學習像知足者那樣,懂得知足常樂。
  為什么呢?
  因為知足第一富。
  真正的富裕要向內心里面求,我們這個時代真的太富裕了。
  但很多人仍然覺得貧瘠,你給他們再多物質,他們還是貧瘠,因為他們心中從來沒有富有過。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20:22:37
  61、黃芩12
  我們再看中間黃芩能夠降膽胃之熱,這個功效我們用得最多。
  膽胃熱盛不降,病人雙關脈都偏大,甚至鼓成一個包,病人最容易見口苦反酸。
  口苦乃膽火旺,反酸乃胃氣不降。
  膽胃不降,病人中焦老容易覺得痞滿不舒,吃什么都容易脹,一檢查又是胃潰瘍,糜爛性胃炎,又是反流性胃炎。
  一大堆病名都不知道如何下手,中醫有辦法,直接降它中間膽胃,通過辛開苦降之法,把中焦升降恢復,其病自消。
  這個病人是前三天來看的,今天來復診,她的胃炎膽囊炎都有十余年了,她是一個越南人。
  經常胃痛,胸悶。
  吃了不少清熱瀉火的藥,都沒有好。

  


  我們跟她說,你這不全是火,是升降出了問題,如果純是火熱的話,涼藥下去,定顯功效。
  于是給他開半夏瀉心湯,想不到三天后,她老公來反應說,以前很少吃藥有這么好效果的。
  之前經常病痛在家不舒服,現在吃完藥后都到田里干活了。
  我們就想到這半夏瀉心湯從張仲景那時候一直傳道現在,就七味藥的方陣,有升有降,有補有瀉,調和中焦濕熱阻滯膽胃不降,真是不二妙方。
  我們用這個方治好很多胃炎的患者,所以這里特別提出來,讓大家好好研究。
  這湯方關鍵在于寒溫補瀉。
  寒的黃連、黃芩。
  溫的干姜、半夏。
  病人需要溫運,你就干姜、半夏重用。
  需要涼降,你就黃連、黃芩重用。
  調好這個方向盤,你就可以調各類脾胃中焦升降失和的疾患。
  至于這湯方還有其他治療疑難雜癥的思路,我們留到以后講湯方時再跟大家談。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20:24:58
  61、黃芩13
  下面我們再看黃芩在清降胱腸方面的運用,首先是大腸有濕熱泄瀉,這該怎么辦?
  中醫認為痢無止法,通因通用。
  腸道有敗濁,我們就要讓它們濁陰出下竅。
  所以你看治療濕熱瀉痢的葛根芩連湯,或治療腹痛痢疾便膿血的芍藥湯,都少不了黃芩。
  甚至還有專門治療腸道熱火痢疾的黃芩湯,就出自《傷寒論》。
  由黃芩、芍藥、甘草、大棗組成。
  大家看,黃芩為什么既能治肺熱,也能治腸熱呢?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黃芩的清熱是臟腑一起清的,它能夠令臟邪還腑,所以你五臟熱毒痰濁,黃芩都可以把它拔出來,降到六腑腸道去,然后又善于瀉大腸實熱,排出體外。
  真是一味難得的好藥。

  


  那么它又是如何清理膀胱熱毒的呢?
  大家看,肺與膀胱相別通。
  肺為水之上源,專司水道。
  當五臟熱盛,勢必會沖上肺來,肺失去肅降之令,水熱就不能下行,結果尿就會澀赤痹痛。
  這時用黃芩清肺,使水熱由上往下走,能夠下移膀胱,自然源清而流自凈。
  所以善治療膀胱熱火的,它不獨治膀胱,一定要治肺,熱毒下行,膀胱自清。肺熱鼎沸,你單通利膀胱也難以治好。
  所以要通過清金來生水,以上來治下。
  也只有你具備有五臟整體觀的思想,在用藥時才能由簡單的膀胱炎尿道炎而想到去治肺。
  現在有非常多尿頻急膀胱炎尿道炎的病人,他們只從膀胱論治,沒有五臟相關的思想,經常把膀胱水液利干了,炎癥還難以好。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29 20:26:48
  61、黃芩14
  一旦通過降金生水,清金保肺,那么膀胱灼熱之象頓消。
  正如同天降大雨,地面上如焚之狀,便退。
  所以行軍,要善于占據制高點,高屋建瓴,這樣占據地利。
  治病用藥也要善于占據制高點,在熱毒的上攻的最高處降雨清熱,這樣和調于五臟,灑陳于六腑,水自降,火自清,源清而流自潔。
  正應了《醫門法律》上說的,肺氣肅降,則諸經之氣莫不服從而順行。
  我們從上面肺講到中間膽胃,再講到下面胱腸這黃芩一路清熱消毒下來,令濁陰出下竅,水熱從膀胱消,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好藥,能夠令五臟之毒還歸六腑。
  所以我們學一味藥必須要五臟觀,不然的話,你就看《藥性賦》黃芩治諸熱這五個字,就沒法靈活用好。
  有學生又問,既然肺膽胃胱腸都講到了,怎么不講心跟肝呢?

  


  其實要舉一反三,心經有熱,容易產生癰腫瘡毒。
  因為古人認為,心主火,諸痛癢瘡,皆屬于心。
  我們在前面跟大家講黃連時,提到 黃連解毒湯,就是專門治火毒熾盛,瘡癰腫毒的,就有黃連配黃芩。
  如果是肛門痔瘡,就用乙字湯里頭的大黃配黃芩。
  如果肝經有濕熱,你就用龍膽瀉肝湯里頭的龍膽草配黃芩。
  你看用不同的藥物搭配,組合成藥對藥陣,它就加強了黃芩清某個臟腑熱的功用。
  大家想想,這中藥的藥引子配伍重不重要,黃芩這么好的治諸熱之藥,你單用重用降肺火,配澤瀉利膀胱,配茵陳退黃疸,配黃連清心火,配柴胡解少陽瘀滯,真是指哪打哪,像一個退熱的百搭。
  今天黃芩這味藥我們就講到這里,下節課講槐花。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08:35:34
  62、槐花1
  槐花治腸風,亦醫痔痢。
  大家好!上節課我們講到黃芩。
  講它如何治諸熱,如何兼主五淋。
  為什么它連各臟腑熱盛皆可退,連小便水道出問題它也可以消。
  我們從肺講到膽胃再講到胱腸,這黃芩苦寒一路解毒下來,從口腔肺胃一直解毒到胱腸肛門尿道。
  一路降本流末,清金保肺,所以大腸熱可退,膀胱水道可清。
  我們現在用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給大家做個總結,這樣大家對黃芩的走勢就了如指掌了。
  張錫純說,黃芩最善于清肺經氣分之熱,肺有兩條道路降本流末,一條是谷道大腸,一條是水道膀胱。

  


  濁滓應該歸大腸,濁水應該歸膀胱。
  所以黃芩一方面自脾,然后通過三焦到達膀胱可以清利小便,這是走水道,治療膀胱炎尿道炎,小便澀痛,甚至肝膽濕熱。
  另一條路是由胃這里下達小腸大腸,清腸胃中腐敗無,這些腸胃中腐濁化熱,會引起泄瀉痢疾便膿血。
  古代黃芩又有另一個別稱叫做腐腸,為什么叫腐腸呢?
  原來黃芩分為枯芩跟子芩。
  枯芩中空而枯,里面中心代謝腐爛,是生長年限比較久的,它更善于清透上焦肺火,所以肺部有痰濁堵塞,黃膩不通氣,利用枯芩中空之象,腐濁之體,能夠降肺濁于大腸。
  所以我們清氣化痰丸里頭可以用枯芩,讓肺與大腸相表里這條通道的就打開。
  肺部的痰黃咳嗽就源源不斷交給大腸排出體外。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08:43:11
  62、槐花2
  而子芩你聽它名字,就知道它是生長比較年少的子根,它體質比較堅硬扎實,質地也比較沉重,這就好比枯芩是老年人,骨質疏松,而子芩是少年人,骨髓堅固。
  所以疏松的枯芩,質清,偏于主上焦肺火。
  而質重的子芩,更善于直達大腸主降,善于洗滌大腸實熱,治療瀉痢腹痛便膿血,以及癰瘡火毒,還有水熱停留在膀胱,五淋澀痛。
  但不管是枯芩還是子芩,它們功用基本一致,所以藥房一般都很少分了,我們要知道。
  當然黃芩更善于清半表半里的寒熱往來,它常配合柴胡以治肝膽之熱。
  有個病人,他在晚上時就會發一陣熱,平時又有些怕涼,這樣有幾個月了,也沒查出什么病來。
  他問我們又什么建議?

  


  我們跟他說,你這個是往來寒熱。《傷寒論》說,但見一癥便是。可以試試小柴胡顆粒。反正這沖劑也很簡單,買來一沖水就行了。
  他去買兩盒,吃完一盒,晚上發熱的現象就消失了。
  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這小柴胡退往來寒熱的功用還是顯而易見的。
  原來中醫認為,脈弦為肝膽病,一般肝膽病大都是肝氣郁滯,膽濁不降,這時你要疏肝利膽,透熱于皮膚外,降濁于六腑內。
  這時柴胡可以透肝中郁熱從皮膚表解,黃芩能夠清膽中腐濁,從腸道下排。
  我們前面不是跟大家講到黃芩有個別名叫腐腸嗎?
  藥物的名字經常跟它性格相關,就像人的一些外號一樣,一聽到他的名字,就能夠想到他大概有什么性格。
  這腐腸你可以理解,消化道整條胃腸道六腑里面的腐濁,黃芩都可以清降下來,降本流末。
  所以膽經腐熱瘀滯,黃芩就能夠幫助它通利。
  這就是為何很多肝膽病里頭,醫生都喜歡用黃芩。
  龍膽瀉肝湯里頭也有黃芩,都是幫助肝膽排水熱瘀濁。
  黃芩還善于清軀殼之熱,煩熱伏藏在經絡,散漫在腠理者,皆能消除之。
  無論何臟何腑,但氣郁作熱者皆可宣通之。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09:07:15
  62、槐花3
  李時珍曾經得到過一場感冒,發熱咳嗽,脫了很久,病得骨蒸發熱,皮膚像被火燒一樣,每天都吐很多痰。
  正逢酷暑,周身煩渴,飯都吃不下,覺也睡不好,脈勢浮洪,用了養陰透熱的各種藥,如柴胡、麥冬,一個多月都沒治好,以為病入膏肓,必死無疑。
  這時李時珍的父親,認為李東垣治療肺熱如火燎,煩渴飲水,白天加重者,用一味黃芩瀉肺經氣分之火又特效。
  這樣肺火一降,周身就得一場甘霖露雨灌溉,熱可消,煩可解,咳可止。
  于是就用黃芩重用一兩煎湯服用,第二天身熱就消,口渴就好,咳痰也沒了。
  于是可以得知黃芩一味藥,善治療祛咳發熱,煩躁欲飲,肺經氣分熱盛,如同天干地燥,酷暑難耐。
  一下子重用黃芩,就等于重用降本流末,導火熱下行的藥物,來給身體行云布雨來給身體下一場雨,這樣脈靜身涼,煩渴頓安。

  


  關于黃芩清臟腑熱,大家都知道了,它既能從大腸走熱,也能從膀胱走熱。
  李時珍說,有個病人經常喝酒,小腹絞痛難忍,小便淋漓不盡,喝了很多種藥都喝不好,有一次用黃芩、木通、甘草三味藥,一喝腹中絞痛止,小便淋漓消。
  從這個經驗看來,我們認識疾病要全方位,不要只以為黃芩治肺火咳嗽,肺氣肅降火熱下行,周身熱退。
  所以善用藥者,不拘泥于一臟一腑,更善于搞通臟腑之間的關系,就像搞人際關系的,他不單善于用某人,而是善于把這個人際關系網盤活。
  所以我們學醫用藥,一邊學這味藥的功效,另一邊還要學跟這味藥功效相關的各種情況。
  這樣你可能交了一個朋友,就等于交了很多個朋友,正如同你學了一味藥的功用,你可以得出這味藥相關的各種功用,這樣你越學你越能夠神用其藥。
  故古人說,你如果不讀千金,不看外臺,那么你醫生見識不廣,用藥不深。
  我們要多看看古人是如何超出藥物功效外,又在情理之中而用活其藥的。
  這樣你學習就逐漸步入中醫之門,登堂入室。
  下面我們來看槐花這味藥。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09:09:32
  62、槐花4
  槐花治腸風,亦醫痔痢!
  槐花這味藥能夠治療腸風下血,痔瘡痢疾出血。
  它既善于清肝經氣分之熱,又善于涼血止血,它最妙的是善于打通肝腸經,引肝經之熱從大腸排走。
  所以對于單純的大腸熱毒亢盛,迫血妄行,便血,槐花一出馬,就馬到功成。
  同時對于肝經熱盛,肝陽上亢,引起的血壓偏高,頭痛目赤,失眠煩躁,這時你要找一味能夠臟邪還腑的藥,那么你可以找茵陳,通過利水緩解肝臟壓力,走的是水道。
  你也可以找大黃或槐花,通過肝與大腸相別通這條路子,來通腑排濁,緩解肝經的壓力,這是走谷道。
  現在很多病人應酬喝酒,辛辣燒烤,沒有節制,隨后就頭暈目脹,痔瘡出血,這時你單純用一味槐花,煎湯代茶飲都管住了。

  


  原來你用槐花不僅清肝,直折干活上炎,頭暈目赤之勢,更能夠利用槐花走六腑,出肛門的功用,撤邪熱下行。
  所以槐花是一味走肝與大腸相別通之道路難得的好藥。
  槐花是槐樹干燥的花蕾,而槐樹成熟的果實又叫做槐角。
  它們兩個都能清肝瀉火,涼血止血,其中槐角潤腸功效更強,而槐花止血作用更佳。
  它們兩個都可以用于痔瘡出血,在古籍《神農本草經》里頭記載,槐花主五痔。
  所以槐花這味藥都成為痔瘡的專藥,五臟六腑之熱下注,就會成為痔瘡,引起大腸火毒,血熱妄行而出血。
  而槐花正利用這苦寒純陰之藥,以其涼血之特性,能夠除一切熱,散一切結,清一切火。
  所以痔瘡腫痛,肛門灼熱,血熱出血,這些病癥都可以用。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09:11:31
  62、槐花5
  因為你痔瘡就是一團結熱,一團包裹的火。
  這時要疏泄,也要能夠肅降,槐花就能夠散其結熱,降其火毒。
  故現在藥店里都有槐角丸,就是治療痔瘡出血的特效中成藥。
  藥效直達大腸,疏泄郁熱,清降濁火,令腫痛得消,血出得止。
  我們前面跟大家講到地榆時,就跟大家提到,痔瘡出血,黃金搭檔二藥組,就是地榆、槐花。
  你尋常痔瘡出血,這兩味藥都管住。如果是久病痔瘡,體虛不足,就還要加黃芪、地龍。
  中醫認為,暴病多實,久病多虛。你要分虛實而用特效藥。
  特效藥這些金剛鉆,是建立在你審查人體陰陽寒熱表里虛實而用之,不能見病治病,我們既要治疾病的表象,更要醫疾病的根源。
  大家看,為什么這些治療痔瘡的槐花散槐角丸里頭,都會用到荊芥穗或防風這些風藥?不是一味地清熱解毒?
  這就是我們要跟大家講欲降先升的道理。
  前面跟大家講桔梗時,應該都有印象,桔梗把肺蓋一打開,痰濁瘀血就降下來,這就像上竅一打開,下竅滴水就下來,也像茶壺一提壺蓋,水液就下得快,壺蓋蓋緊,水就不容易沖出來。

  


  所以當病人肌表毛孔不通透,所以二便排泄都會不順暢,大家要有中醫整體觀的思維,不要把毛孔尿道口跟肛門鼻孔看得各不相關,它們是同氣相求的,一開俱開,一閉俱閉,一通俱通,一塞俱塞。
  前面我們給大家講整體觀時提到,你的毛孔是小鼻子,鼻子是大毛孔,同樣你要懂得舉一反三。
  你的小便尿道口是大毛孔,毛孔是小膀胱,小尿道口,同時你的肛門是大毛孔,你的毛孔也是小肛門。
  為什么?
  因為毛孔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吐故納新,也能排汗水汗酸濁陰,也能吸納清陽清氣。
  毛孔的開合跟周身健康息息相關,它更很多病癥都關系重大,所以古人說諸癥當先解表,你用解表的風藥,不單治療感冒發燒,內科雜病,疑難病痛,往往不可缺少這些風藥。
  就像前面我們講,居然用宣通肺蓋,可以使小便暢快,用宣通毛孔,可以使大便順暢。
  用開通鼻竅,可以使肛門排氣加快,同時這里用風藥,荊芥或防風來宣通腸道氣機,開發毛竅,也可以讓肛門排濁加快。
  這正是槐角丸治療腸風痔瘡出血都會用到風藥的道理。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09:17:29
  62、槐花6
  所以大家就能夠讀懂為什么治療腸風下血,治療痔瘡腫痛常常少不了風藥。
  風藥能夠止癢止痛,能夠升清陽,使清陽自升,濁陰得降,血出自止。
  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到槐花地榆是治療痔瘡赤血的特效藥,更要看到如何用升降氣機恢復肛周乃至周身氣血對流,從而達到治療痔瘡的效果。
  故古方槐花散居然用荊芥穗配枳殼,升降腸中氣機,再用槐花、側柏葉,直接涼血止血,這樣腸中瘀滯的氣機得通,臟毒得排,出血得止,出血就慢慢好了。
  大家看這古方的設計多么地完美,我們學一個方子,一定要學一個理法,學它治病的機理,這樣你學的不單是一種對治藥物的武器,而是一種制造武器的思維。
  所以為什么生產武器工具的國家,總是要勝于你使用工具的國家。

  


  好比如微軟開發的電腦軟件,你全世界都要用到他的,故而古人立出好的法度來,我們后人都會受到惠益。
  如果我們都知道這里頭的法度,那么你真的可以執于方,也可以不執于方,可以神用其方,也可以創造新方。
  所以我們為什么反復強調理法的重要,到時我們個大家講湯頭歌訣時,絕不是教大家一個一個湯方,而是要教大家一種不斷制造湯方設計湯方的思維,不是把你訓練成一個賣衣服的商人,而是把你訓練成一個能夠為病人量體裁衣,制造出最合身衣服的裁縫。
  大家學每一味中藥,不要把中藥看死了,而要看活。
  怎么看活?
  你就需要中藥在人體怎么走,就像槐花,它能清肝膽,涼大腸,你把這功效孤立地看,你就很難神用其藥。
  你如果犯過來看,槐花能夠從肝膽這里把濕熱趕到六腑大腸去,并且通過肛門趕出體外,從而緩解肝部壓力,令肝中臟邪還腑,臟毒外出,這樣血壓偏高的頭部暈脹,面紅耳赤,都立馬降下來。
  這真是上病下取啊!
  所以你這時再去看古方,為什么槐花配豨簽草可以治療肝陽上亢,失眠目赤,頭痛眩暈?
  而這槐花不是治痔瘡的藥嗎?怎么還能夠去治療頭部的疾病?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09:20:20
  62、槐花7
  所以你想不明白,因為你沒有具備陰陽五行的整體觀,人體內外上下息息相關,《黃帝內經》說臟腑相連。
  魄門亦為五臟使。
  這肛門五臟都可以使用它來排泄糟粕瘀熱,這就是為何用槐花在治療痔瘡瘀熱時,同時讓臟毒外出,五臟熱毒都會減輕。
  這你就可以打個比喻,你看一個油漏,它下竅如果不堵,那上面倒下來的油就不會溢出來,通通都歸到下面去,所以你如果肛門沒有痔瘡堵道,那么你的臟毒濁熱就能夠下來,如果有堵塞,濁熱就會反彈。
  所以為很你經常郁悶發火,泛酸口臭,頭暈目痛,想不到一檢查有個痔瘡,下病不治,濁陰不降,痔瘡不治好,你還容易出現各種莫名其妙的上火。
  你最大的排灼熱通道都瘀滯,你一天身體要產生多少灼熱,排泄不暢,不通通都犯上作亂了。

  


  所以上次有個病人,頭痛目赤,口苦咽干,剛開始當肝郁化火治,用丹梔逍遙散治不好,后來發現病人雙脈上越,不是簡單肝郁化火,一查有痔瘡,這時叫病人就買三黃片來吃,把大便通而不暢的癥狀解除,令臟邪還腑,隨后他頭痛目赤的癥狀就消了。
  可見你沒有查到疾病的原因,治起病來真的糊糊涂涂。
  如果你查到了原因,那就胸有成竹。
  故《黃帝內經》反復教大家要,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你能不能夠由一個頭部七竅壓力大,進而想到病人腸道有堵塞呢?
  所以《黃帝內經》說,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你整條腸胃通降功能下降,濁火不能從肛門谷道出去,自然反逆,隨著你的脾氣飲酒,都被帶到周身去。
  所以出汗也臭,腳部也臭,就是找不到疏泄的途徑。
  原來說穿了就是你的下水道有痔瘡瘀滯了,你如果不把下水道通開來,那結果是馬桶沖水,一沖下去,要花好久水才慢慢下去。
  這就是為何很多人腸肥肚滿后,吃東西胃口不大,雖然肚子大,飯量卻小,而且硬撐著,吃完后也反酸打飽脹,食物難消難下難化。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09:25:50

  62、槐花8
  這樣越吃身體贅肉就越多,那該怎么辦?如何防止痔瘡呢?
  中醫保健養生告訴你一句話:
  管住你的嘴,邁開你的腿。
  嘴巴少進濁陰,臟毒就少,體內血脈堵塞,就變輕松。
  同時邁開你的腳,痔瘡就是你肛門氣機郁滯的表現,所謂的瘡就是一團氣結包裹住的瘀熱瘀血。
  你要把氣結打散,方法太多了,你要能吃得起鍛煉之苦,就可以少吃藥苦,人生是很平衡的,勇于直面鍛煉之苦之人,他就有健康的甜美。
  而貪圖坐在電腦旁享受消耗精血,看應影碟的人,他就要飽受痔瘡之苦,因為中醫認為久坐傷肉,肉腐就成膿,膿毒瘀滯就長瘡。
  所謂的瘡在它剛開始不過就是氣滯血瘀。
  為什么我們在前面講香附時古人善用香附,用單味香附來治瘡,稱香附為瘡家妙藥。
  這里頭就有外科名方獨圣散,用一味香附治瘡癰初起,煎湯代茶飲最妙。
  原來你不管是痤瘡痔瘡這些瘡瘍皆是氣滯血凝的產物。
  你用地榆、槐花這些特效專方是去治療痔瘡已成,是去治療痔瘡的結果。
  你用木香、枳殼行氣活血,解除氣滯血凝,久坐傷肉的狀態,那是在治痔瘡的成因。
  所以為什么現在有句俗話叫十人就痔?

  


  痔瘡一方面是吃出來,膏粱厚味,足上大疔。
  另一方面是懶出來的,久坐上肉,氣滯血瘀,肉腐成瘡成膿。
  大家現在不是坐小車就是做辦公室皮沙發,要么就是做床上的軟墊,這樣你下焦郁熱都不能很好地散發開來,熱散不走,結在那里,前列腺也容易肥腫,肛周也容易長瘡,腸子也容易長息肉。
  所以對于這類白領,我們都建議他每天步行五公里。
  想不到有些頻頻發作的痔瘡的,靠這一小招法,大步邁開腿,邊走邊放屁,腸道氣機一轉動靈活,陳腐濁氣一排泄,肛周老容易灼熱發炎,痔瘡發作的也越來越少。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10:23:34
  62、槐花9
  去年有個痔瘡的病人,我們在外地沒有給他開方。
  先叫他每天走五里山路,當我們回來時,他的痔瘡就沒有發作了,后來他不止走五里,還走十里,越走越快活,越走腿越輕快,連胃口也打開了。
  以前吃點肥膩之物,肛門大便就粘膩不爽,現在吃什么大腸都排得很順,看來并不是說一定要嚴格飲食,這也要因人而異,你如果運動少了,身體消納功能減退,你吃白米大飯蔬菜,排便都不夠順暢。
  你如果運動加強,氣通血活,再配上粗茶淡飯,那大腸排濁就像箭一樣快。
  所以說現在人不是因為疾病多,而是因為關注自己身體少。
  不是因為疑難,而是因為你對運動養生重視得太少。

  


  不是因為痔瘡老愛發作,得痔瘡的人越來越多,而是因為勤于運動的人越來越少,懶惰的人越來越多。
  你如果不為自身身體投些鍛煉的資本,那么先天資本再好,給你應酬揮霍,沒幾年就用光了。
  所以用槐花、地榆是治你一人一時的痔瘡。
  用管住嘴,邁開腿,勤運動,少懶惰,是治整個時代,整個人生的痔瘡病痛。
  好槐花這味藥,我們今天講到這里,下節課講常山。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16:19:54
  @samsung863 2087樓 2014-04-27 12:24:09
  你好老先生,看了您的文章,非常受啟發,晚輩有一事,還望先生指點。
  晚輩27歲,男,臉上特別容易起痘,特別是鼻子下面和下巴周圍,經常長痘,一類是比較紅的那種痘,這種痘大概需要兩三天,待擠出白色物質后,消除;另一種是白色痘痘,這種痘長得快,基本一天就搞定,擠出白色物質之后,差不多就好了。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五年左右時間,之前去海軍總醫院,按脂溢性皮炎治療過,吃藥的時候好了,藥停一個月之后又反復;后來去空軍總醫院看,開了大敗毒和米諾環素,吃完就好,但過一個月之后還是這樣。。。后來就偶爾吃抗生素(頭鮑拉定片),偶爾吃降火的藥(清掃散結片或清掃解毒的藥,大多為中成藥),結果還是老樣子,吃的時候會好點,吃完還長。。
  個人感覺,我這個情況,西藥是不可能有效了,我覺得可能是內分泌失調或者肝火或心火或胃火引起的三角區長痘痘,但一直沒有醫生敢下定論,也一直沒有找到有效的根治方法。注:本人有輕重胃潰癢,不知與這是否有關;并且其它與上火有關的癥狀都沒有,像大便、舌頭,眼睛,一律正常,沒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現。
  求問先生,我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調理才好??
  本人現在實在是無能為力了,期待得到先生您的指點,在些先行謝過。
  -----------------------------
  鼻子下面跟下巴周圍長痤瘡,對應的是人體的下焦。
  人的整個頭面可以分為上下下三焦。
  所以下焦濕濁氣郁不能流通,經常久坐不動,即使走路腿腳也沒有真正打開來,邁大步走,這樣人體的腹腸腰部氣機就不夠通暢。
  所以即使長痤瘡也容易反應在人體的口鼻下巴周圍。
  這樣的人由于下焦濕氣會稍重一點,所以人體下半身會容易變粗變沉。
  一般痤瘡白膩的是濕,如果偏紅的是濕郁化熱,你如果僅用瀉火藥,只能泄熱,難以撤濕,如果用除濕藥而不用活血藥,身體很多死角的瘀滯也除不掉,所以我們治療痤瘡的常規思路是。
  第一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強心通脈是關鍵。
  第二整個臉面是陽明胃腸經循行所過之處,陽明經不降,面中容易穢濁,所以陽明經一降,臉面的濁陰就容易降下來,所以臉部是胃腸鏡子,想降臉部的濁陰要懂得先降胃腸。
  你如果胃腸不夠通暢,排便不規律,那么你臉上的濁陰怎么能夠很輕松地下去,在中醫看來,痤瘡不過就是臉上的一堆垃圾而已。
  這堆垃圾要鏟走,必須要靠兩股動力,一股是來源,心臟是面部氣血的來源,是顏面血脈的動力。
  腸道是面部濁陰的去路,所以強心通脈,通降腹腸,是治療痤瘡的一個常規大法,其他的都要因人而異。
  大家想想,你心臟強大,身體出新功能就加強,大部分新鮮氣血就能上到面部來,而且面部血液循環好。
  你腸胃功能好,大部分濁陰就會被拉下來,排出體外,根本不會出現濁陰不降,滿臉痤斑的現象。
  等后面我們講到熱性藥時,會有專門論痤瘡的治療。
  而你要問自己的是,為什么長痤瘡?
  為什么胃潰瘍?
  為什么心臟動力減退?
  為什么推陳出新的功能不夠強?
  是暴飲暴食,還是思慮過度,或者是缺乏運動?
  這些養生方面的大原則,都非常關鍵,你只要去踐行去做,都能夠很快讓臟腑功能恢復,畢竟痤瘡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并且你才二十來歲,犯不著把自己變成藥罐子,要變就把自己變成愛運動的健康娃子。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21:45:07
  @mydting 2150樓 2014-04-27 15:15:39
  樓主你好。中醫能自學么?初學者應該從哪些經典開始。前兩天讀瀕湖脈學,對什么浮沉數各種脈相有直觀的了解了,但搭上手摸摸自己的脈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判斷啊,初學者該從哪里入手呢。請樓主指教,先行謝過。
  -----------------------------
  現在知識性的東西哪里都可以學到,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大福報,因為網絡帶給大眾知識方面的便利太多了。
  難怪去年有個師弟,感慨地說,現在學醫那么多好書,又是《四圣心源》,又是《脾胃論》,還有《圓運動》,如果給我一個山洞,讓我躲進去學,不出三年,必有一番成就。
  這師弟后來果然躲起來學習了,而且學出了些心得,還為當地人治病,也臨證試出一些效果,所以他對中醫特別篤信,這源于對于自己能躲起來學的專一精神的認可。
  所以現在很多人對中醫失去信心,其實不是中醫沒信心,而是你自己專一學習的精神失去了。
  所以現在不愁沒知識可學,只愁沒有一顆心無旁騖的專一精神。
  你能夠做到在打基礎的一兩年內,不道說是非,議論人物,少看電視,少上網嗎?
  你能夠有像古代學徒那股石上坐三年的勇氣嗎?
  如果你敢大膽地回答能的話,那么正如張錫純所說的,三年技成,皆可行道救人。
  別說學醫是十年不出門,三十年才成才,如果你真正能拿出三年不窺園的精神,三年心無雜念,絕是斷非的專一,那么你很快就進入岐黃殿堂,進入醫道大門。
  這樣在你基礎打牢固的時候,再適當去找一兩個學驗俱豐的老師跟跟,你水平很快就提起來,你先前的很多疑惑就不攻自破。
  有些人就愁苦地說,現在名師太難找了。
  其實真正學習中醫,不是徒弟找師傅,而是師傅找徒弟。
  真正的醫宗師,他恨不得馬上把自己衣缽傳下去,恨不得馬上找個傳人。
  但你想想,你如果基礎不夠,根基不牢,心性不定,你能接得住他衣缽嗎?
  相反,你如果底子扎實,那么你到處都能接到各路師傅的衣缽。
  甚至拿著師傅們的書籍,都可以讀懂師傅的心。
  關于初學者,特別是想要提升脈學的認識,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由理論到實踐,那就是把中醫的基礎反復打扎實,并且嘗試放在大自然中去取類比象,領悟醫道,這樣理論高度悟性就決定你的臨床高度。
  另一個就是由實踐直接出真知,古人說,博涉知病,多診識脈,屢用達藥。
  有些人不用刻意去練套路,就在散打搏擊之中,學會克敵制勝之法,沒有其他的捷徑,就是勤于搏擊打斗而已。
  所以學醫要主動把握好每次臨證的機會,家中的父母老人兄弟姐妹朋友親戚,都是你廣大的臨證試效對象。
  現在很多學生不敢早臨床,多臨床,這很吃虧,到你真正想臨床時,往往悔之已晚,太缺乏實戰經驗,以及跟病人交流溝通獲取信息的能力。
  就像打桌球一樣,你必須要珍惜好你每次出桿的機會,每次都無比重視,你才能夠不斷地精進,所以我們反復地跟大家強調:
  不是知識改變命運,而是你對知識有沒有足夠重視的決心!
  你看電腦上存的知識更多,電腦何曾改變過自己。人不是把自己訓練成電腦,也不是把自己訓練成書袋子,而是要不斷提高你對病人,對知識對老師的恭敬重視之心,那么你就能夠憑著這顆心,去發覺很多人發覺不到的妙處,去領悟很多書本上不能用言語來形容的精微。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4-30 22:07:36
  @青肚皮小蝦米 2162樓 2014-04-27 15:48:24
  樓主 本人 女 30年來 一年到頭 嘴唇都會掉皮 也管不住自己的手 總想著要去撥。平時喝水再多 嘴唇也干 不知道中醫角度怎么看
  -----------------------------
  中醫看到頭面五官一定要想到軀體里面的五臟。
  五官的變化,不處于五臟,這就叫有諸內,必形于外。
  關于嘴唇脫皮癥,喝水也不解渴,照樣唇干,我們見過一例。
  是用健脾之藥治之好轉的。
  為什么呢?
  中醫認為,脾開竅于口!
  當脾虛就不能充分把水津四布,把陰液運化,蒸上頭面四肢來。
  所以《黃帝內經》說,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古代講的腸胃是脾胃的健運功能,當頭面九竅,缺乏陰血濡養,都要找到中焦脾胃去,中焦脾胃一方面水谷精微要足,另一方面脾胃功能要強,才能夠把水谷精微蒸上去,濡潤九竅。
  所以物質基礎跟功能這兩方面都不可或缺,這就是為何有很多人用滋陰之法,反而治不了口干唇干脫皮,因為身體陰分并不虧缺,不虧缺它又如何干呢?
  原來是脾不運化,不能把津液 搬運到需要的地方去。
  所以這個病人,一方面煲山藥、蓮子、芡實粥來喝,來養脾陰。
  另一方面每天用10克的蒼術來泡茶,來溫運脾陽,嘴唇很快不干了,而且口中也不渴。
  真是奇怪,為什么以這苦溫干燥的蒼術,反而治療干燥的嘴唇呢?
  原來古人早已言之,燥脾之藥,水液上升,即不干渴矣。
  這是張隱庵說的。
  以涼潤之藥來治干渴,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而以健脾燥濕之藥來治療唇干口渴,這是常人所不明的道理。
  因為前面是見病治病治其標,后面是見病思源治其本。
  當然前提是要病人有脾虛不能運化水濕,結果水濕下墮,不能往上蒸發,去滋潤九竅,所以容易口干唇干,容易脫皮。
  只有辯證是脾虛存在的,才可以用這種辦法,有些人說中醫的經驗,為什么不可以復制呢?
  不是不可以復制,而是你不懂得復制,復制的前提不是按病名病象來復制,而是按病因病機來復制。
  所以只要找到脾虛,把脾胃一溫鎮,這樣水精自然四布。
  中醫稱這種治法為持中州,灌四旁。
  我們可以看一個現象,以前人耕田種地,水利不是很好時,都知道在田地中間打一個井,這井底有水,你需要靠一種類似水車的東西把水搖上來,也就是搬運上來,這樣水就能源源不斷灌溉周圍莊稼。
  如果沒有這水車搬運的功能,那么你即使井底再濕潤,再多水,那你井上面的土地也一樣干干癟癟皺巴巴,得不到水的灌溉。
  所以不是缺乏水,而是缺乏從上往下搬運的力,缺乏這個功能,這就是為何很多脾虛的病人,飲水也不能把水谷精微搬運到頭面四肢來,容易疲倦乏力干渴。
  現代的人并不缺乏營養水液,他們缺乏的是這個搬運的過程。
  所以我們要再問一句,為什么脾虛呢?
  你是平時缺乏運動呢,還是思慮過度,暴飲暴食呢?更或者愛吃生冷瓜果雪糕冰激凌,導致寒涼傷中,脾陽不運,自然水精難以四布,精液不能上承。
  所以口干口渴,嘴唇干裂脫皮,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具體的用藥,你還要找當地醫生看看,一切的分析都是幫助大家打開思路,認識中醫是如何解讀疾病,是如何保健養生的。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5-01 08:13:14
  63、常山1
  常山理痰結而治溫瘧。
  大家好!上節課我們講到槐花,治療腸癰痢疾出血。
  槐花味苦性微寒。
  寒涼能降火,苦能泄熱。
  由于它又善于入肝腸經,所以槐花能引導肝膽熱邪下歸大腸,同時它又善入血分,在清理大腸熱毒時,還可以涼血止血。
  跟槐花最好搭配的莫過于地榆了,它們是治療下部出血的黃金搭檔。
  但僅限于血熱妄行,因為它們是涼血止血的要藥。
  當然你碰到肝火上炎,肝陽上亢,頭暈目脹血壓高,也可以單用槐花煎湯代茶飲,當然也可以用槐花配豨簽草、夏枯草。
  槐花在治療各類痢疾出息時,也有獨到功用。
  中醫認為,行氣則后重自除,調血則邊膿自愈。
  治療大便膿血,用清熱解毒藥,只是對治疾病的表象,你要用一些行氣活血的藥,比如木香、檳榔、當歸、白芍,才能夠徹底地將腸子里的敗濁疏泄走。

  


  因為純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藥,一般不善于行走,就像你有猛將,但又沒有上好的坐騎,那么你攻擊的范圍一定很狹窄。
  所以為什么關云長一定要配上赤兔馬,故而在治療痢疾便膿血的名方芍藥湯里頭,大家就可以看到在一派清熱解毒的藥物,如黃連、黃芩、大黃里頭,中醫必配上行氣的木香、檳榔,調血的當歸、芍藥,這樣氣行血暢,濕熱毒濁就走得更快。
  如果病人下血偏多的,血熱妄行,你就可以加地榆、槐花,可以加強效果。
  這正是治痢的大法,等以后講方劑時,我們再來詳談。
  到時大家看一個名方,就知道名方里頭,哪些藥物是主將,哪些藥物是輔助,哪些藥物是攻擊病理產物,哪些藥物是調理自身氣血。
  這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5-01 08:14:21
  63、常山2
  關于槐花在《本草綱目》中還記載,槐花炒香,頻頻嚼服,可以治療聲音不出,以及口中出血。
  而在《壽世保元》中正提到,治療舌頭無故出血,槐花炒后研成粉末,敷上去就止住了。
  又記載你聲音說不出來,用新鮮的的槐花,在瓦上慢火炒焦,經常拿一兩粒,丟在口中慢慢咀嚼咽之。

  


  使咽喉常常保存有槐花的味道,這樣不久聲音就出來了。
  這種簡驗便廉的小招法,大家可以記一下。
  其功效始終都離不開槐花能除一切熱,散一切結,清一切火的本領。
  它是涼血要藥,五臟邪熱內擾就可以用它。
  它的獨到之處就是能引臟邪出肛門。
  所以本草求真中也提到,凡肝經郁熱導致頭暈,煩悶,眼中熱淚不止,服用槐花治無不效,這正是上病下取的大思路。
  你如果知道了槐花是怎么走的,那么你就不會拘泥于古書中講到的各種功效。
  今天這節課我們跟大家講涌吐痰涎藥常山。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5-01 08:16:32
  63、常山3
  其實這個吐法已經很少人用了,不要說是吐法,就連下法都為普通醫生所回避,因為很多病人吃藥后拉肚子,他都以為吃錯藥,不敢再吃。
  如果他身體真有實邪的話,那反而是給邪外出,因勢利導,這樣病人自己都不想再吃藥了,所以也失去了進一步治療的機會。
  過年時有個病人,飲食不潔,導致心胸中脹滿,想拉拉不出,想吐吐不出,非常難受。
  本來過年應該喜樂的,她卻愁容滿面,她問,有什么好招?
  我們想,過年有什么好招,而家里正有吃完橘子剩下的皮,還有生姜。我們就像給她配個橘皮生姜湯,恢復她脾升胃降的功能。

  


  結果叫病人服下后,并且還幫按一下足三里,病人感到胃中有股氣在轉,隨后大口嘔吐。
  足足吐有半盆之多,人看了沒有不驚嚇的,涌吐如箭,臭穢不堪。
  隨后把這些濁物清走,病人洗了個臉,笑了笑說,真舒服,悶了這么久,這時是最舒服了。
  真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啊!
  你瘀滯卡在中焦,當升不得升,當降不得降。
  拉又拉不出,吐又吐不出。
  中醫認為這是脾胃痞塞引起的。
  而橘皮、生姜并沒有涌吐瀉下的功效,為何病人服了,反而能吐出濁物呢?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5-01 08:19:46
  63、常山4
  原來橘皮升脾,生姜降胃。
  脾胃升降恢復,濁陰就從最容易出的地方 跑出來,其在上者吐之,其在下者瀉之。
  這時你還真難找到一種更好的辦法幫她胸脘中的積滯消納掉。
  應該說吐是最直接了當的,我們也沒想到,病人服用后會吐。
  當正氣恢復后,當吐則吐,當瀉則瀉,何懼只有。
  還有兩個病人,他們兩個都去喝酒,大家都知道,酒桌上你沒有不吃撐吃壞的,沒有不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的。
  兩個病人都吃得脹滿難受,一個回家后,就用手指摳咽喉,嘔得滿地都是。
  隨后就睡一個大覺,第二天醒來沒有什么事,又正常工作。

  


  而另外一個沒有經驗,也不敢嘔吐,就睡覺,第二天睡醒就感冒不舒服,這樣一直持續了一周都沒胃口,精神不振,搞了半個多月休養,才慢慢恢復過來。
  一頓暴飲暴食花了半個多月去消化,飲食不節,把身體搞得一塌糊涂啊!
  在這里并不是向推廣以探吐法來解應酬之苦。
  中醫認為,你涌吐必然要傷到正氣,所以你即使把邪氣趕出來,也自損正氣,所以最好還是在源頭上修學養生。
  逢年過節,少吃些,應酬酒桌上,不要貪杯。
  這才是真正的健康出路。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5-01 08:21:18
  63、常山5
  我們接著看常山,為什么能理痰結,而治溫瘧?
  古人認為無痰不成瘧,瘧疾忽冷忽熱,它是痰在作怪,是一種怪病,中醫認為怪病多由痰作祟。
  所以用常山來治瘧,就是借助它吐痰涎的功效。
  我們不是說要學用常山治瘧疾,而是學一種方法,一種道理,一種給邪以出路的思路。
  你用常山治瘧疾,在寒熱發作前兩小時,或半天服用,效果就好。
  中醫認為這種理法叫截斷扭轉。
  《黃帝內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在病法之前,把痰涎趕出,氣機理順,疾病就沒有發作的機會。
  有人就會問,你怎么知道疾病什么時候發作?

  


  這就是要看這種疾病的性質,像瘧疾還有痛經,風濕痹癥,哮喘,這些疾病,它們都有發作的規律可以捕捉,病人會告訴你什么時候發作最頻繁。
  像瘧疾它有規律地發作,有每天按時發作,有隔幾天發作的,你只需要算準時間去用藥,效果更好。
  還有痛經,月經來時就用,這時你用姜棗茶有效,而有些頑固的你用上去,效果還不太明顯,這時不是藥力不夠,而是你沒有掌握好用藥的方法。
  你只需要叫病人月經來臨前三五天就喝姜棗茶,喝到來月經的時候,病人會感到既不痛經,月經顏色都好多了,沒有那么多晦暗。
  這就是在疾病發作前下手,往往能取到更理想的效果。
  所謂小草好拔,大草難除,小疾好治,大病難醫。
  中醫不是治小病,而是要看出疾病發展的趨勢,在它還沒有壯大之前就截斷扭轉,這是真本事,是真正能防治大病的。
  當然還有冬天哮喘,風濕痹痛加重的老年人,每天都是這樣,中醫也有招,叫冬病夏治,利用一年大自然最熱的三伏天,來把身體陽氣調動出來,把沉寒痼冷散出去,只要你不在隨便受寒受涼,飲食生冷,那么你秋冬天風濕痹痛發作跟哮喘發作的次數明顯就減少了,甚至有些還達到根治的效果。
  大家看,為什么每天酷暑三伏天時,那么多中老年人都知道到中醫院去做三伏灸,因為他們深受其益,這樣搞過后,一年的疾病都要少發很多。
  所以《黃帝內經》說,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成。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5-01 08:22:47
  63、常山6
  又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止已亂治未亂。病已經成了你再去治療,已經動亂了你才去治理,就像口渴了才去挖井,準備打仗了才想到去鑄造兵器,這樣不都晚了嗎?
  大家看!《黃帝內經》這段話說得多好,這可是養生保健能夠治療大病防止大病的道理。
  人家很多醫書都在下游抗洪搶險,唯獨《黃帝內經》站在上游最高層植樹造林。
  現在大家都推崇《黃帝內經》,都認為這經典好,但是你如果口上認同,去跟風,而自己并沒有身體力行地按照《黃帝內經》中去做,那你也受用不到啊!
  所以說,你如果書櫥案頭,放滿《黃帝內經》,但每天卻到十一二點還不懂得睡覺,還在上網,這樣你讀《黃帝內經》前是你,讀了以后還是你,那就等于沒讀。

  


  因為你并沒有真正重視《黃帝內經》,并沒有真正去學習人體的使用手冊。
  所以說你知識再豐富,如果自身不受用,那也白搭。
  中醫只有你真正按照里面健康保健的規則去走,真正體會不生氣的好處,體會早睡習慣,帶來凈勝充滿的快樂,再體會飲食有節,身心舒暢的愉悅,你才能夠真正以切身體會去傳播中醫普及中醫,去拯救病苦,幫助患者。
  所以《黃帝內經》說,要以你自己的正常去調病人,因為現在很多病人都沒有健康的常識了,都不知道什么是正常。
  如果你自己又沒有標尺,連你都飽食過度,熬夜,憤怒,穿短裙,吃冷飲,搞得身心疲憊,你的標尺都不正常了,你又拿什么正常的東西去指導病人呢?
  所以醫生不僅是用藥去攻擊疾病,更是如何打理好自己身體,把最好的正知正見,傳遞給病人,當然這些知見是你自己親自實踐,身心受用的。
  這就是中醫實證內證的精神。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5-01 08:23:38
  63、常山7
  而《黃帝內經》之所以能夠流傳千載,因為那里頭的道理都是古人反復實踐參究的,古代不要說是寫一頁紙,就算寫一行字都不容易,那可是要刻在竹板上的,不要說要保存一部書,就算是要保存幾句話都不容易。
  古典的醫籍能夠流傳下來,不是因為貴重如金石,也難以代代相傳。
  大家知道常山是涌吐藥,也是治瘧疾的藥,它通過涌吐痰涎來截瘧。
  《本草綱目》上說,這種瘧疾必須是在發散表邪,被提出陽分過后,用上去神效立見。
  原來這也是因勢利導之法,《黃帝內經》說,其在上者因而越之。
  你表邪在皮毛,就通過發越之法提出肌表。
  你如果痰濁中阻偏上的,你就用涌吐之法,給邪以出路。
  如果病邪日久,已經陷進去的,你再用這種辦法,就是失其法,失其時機,真氣必傷。
  所以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特效藥,都是相對的,要因人而異,因病情而異,就連一個感冒發汗的藥,也不是說有感冒的人都適合。

  


  有些體虛的人,你不補其中,而強發其汗,反而會導致大風拔樹根之弊端。
  所以大家不要被偏方特效藥所迷惑,不要迷信湯方藥物,要深入辯證,即使你是治瘧要藥,即使是能理痰結涌吐痰濁的常山,你都要慎用。
  《醫學座右銘》說,臨證之難,難于變化,處方宜慎,慎則周詳,分清寒熱陰陽,辨別表里虛實,診察務求精到,舉止切忌輕浮。
  這樣你才能夠心愈細而膽愈大,志愈圓而行愈方。
  大家知道吐法也是八綱八法里頭重要的一門,旨在因勢利導,給邪外出,所以有病則病受,正虛體弱者應當慎用。
  即使用藥時,也要由小量漸增,把握中病即止的度。
  而在吐后應當多休息,少勞作,等到胃腸功能慢慢恢復后,才用容易消化的粥水來養胃氣,切忌食用各種油膩辛辣,容易助痰生濕之物。
  好這節課我們講到這里,下節課我們講葶藶子。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5-01 16:51:46
  @253216906 2167樓 2014-04-27 15:58:44
  樓主,我老婆老睡覺的時候就做夢,和放電影一樣,而且,冬天手腳冰涼,夏天手腳就發熱,皮膚也比較枯黃,這是什么情況?如何治療
  -----------------------------
  一般身體夏天很怕熱,冬天卻怕涼,夏天手腳就煩熱,冬天手腳就冰涼,這是身體底子比較差。
  就像茅草屋一樣,夏天不能遮風擋雨,風雨很容易趁著漏洞進來,冬天又不能防寒御冷,寒風佷容易鉆進來。
  這樣就反應出底子薄,身體差,正如很多中老年人,如果底子很差的,隨之風雨寒暑一變化,身體就這酸痛,那不舒服,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
  所以對于久虛慢性病,始終要守住培養元氣正氣,鞏固脾胃。脾胃不好,毛色就會枯黃,元氣正氣不足,神就會定不住。
  而你看為何很多年輕人,像做孫子的,他根本不懂得爺爺為什么刮風下雨就輾轉難眠,皺眉痛苦。
  爺爺跟他說,這是風濕啊,老毛病,天氣預報。
  但孫子始終體會不到,反問說,爺爺,為什么我沒事啊,為什么我不會肩頸酸痛呢?
  爺爺會笑著說,傻孩子,等你像爺爺這樣老了,就會知道的。
  所以中醫看到這點,就認識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道理。
  現在很多人越來越容易傷風怕冷,越來越容易受周圍環境影響而搞得心浮氣躁,睡眠不沉。
  從這個側面反映他身體正氣不足了,不是因為外在邪氣太厲害,而是因為你身體里面底子太薄。
  元氣淺薄,就像蘆葦扎根在墻上,風往哪吹,往哪倒,元氣深厚,就像參天大樹,扎根曠野,暴風驟雨不能動其分毫。
  人不能怪怨風雨寒暑,不能怪怨四季交替,不能怪怨同事煩你,不能怪怨周圍環境不好,要知道靜在心,不在境。
  現在很多人自己心定不住,心猿意馬,像平原烈馬那樣,易放難收。晚上一上個網,一追個連續劇就到深夜。
  所以你說氣虛正氣不足,靠什么來補呢?
  靠的是節制欲望,控制心性,才能真正地有補益于身體。
  大家想想,什么東西最貴呢?
  不是黃金鉆石,而是人的欲望。
  因為你心意識一整天沒有停止過,沒有安詳定靜下來過,都處于焦慮緊張狀態,你想想晚上這心腦列車,你像剎也剎不住,就像慣性一樣,只往前沖,你能夠有個安穩覺睡嗎?沒有安穩覺睡,你的皮膚能煥發出光澤嗎?
  無休止的欲望,它消耗的東西比黃金鉆石還貴,它消耗的是人的生命跟三寶精氣神。
  體虛之人,《黃帝內經》告訴大家,最快速長養精氣神的辦法,就四個字——恬淡虛無。
  心要恬靜,飲食貴在清淡。
  對得失都像天地過客那樣不掛礙,都知道人生的真相,一切都會過去,那么你即使在蝸居里頭,你都能夠睡個安穩覺,即使啃著饅頭,照樣可以養出喜樂的臉,嚼著菜根一樣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
樓主中醫普及學堂 時間:2014-05-01 17:10:43
  @愛的港灣456 2174樓 2014-04-27 16:14:01
  樓主你好本人男38歲13年開始長白發頭頂掉發。勃起不堅性欲不強,手腳愛出汗,陰囊潮濕經常腰酸,請支招。
  -----------------------------
  人過四十,陰氣自半,現在很多人還沒有到四十就顯得疲憊,提前衰老,為什么太平盛世,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反而人們更容易疲倦勞累多病呢?
  我們可以回歸到《黃帝內經》去看,當時黃帝問岐伯,為什么古人近百歲還動作不衰能夠自理,現代人到了半百五十歲就動作衰退,行步遲緩,思維減退呢?
  岐伯一一作了對比,他把健康長壽總結為飲食生活起居多方面的原因,人之所以容易衰老,是因為平時應酬用酒飲料來當水喝,這叫以酒為漿。
  跟朋友家人打交道,時時刻刻都是金錢名利,從來沒有談到溫暖人心的親情友情,這叫以妄為常。
  在外面應酬喝醉了,還縱欲,這叫醉以入房,精血兩傷,本來酒乃穿腸毒藥,色乃刮骨鋼刀,當兩方面都用到極致時,身體再強悍,也很快被摧殘掉。
  所以岐伯說,他們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道保持精氣充滿,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心神,只圖暫時的快活,放縱自己的欲望,生活極其沒有規律,暴飲暴食,所以往往五十多歲就顯得衰老,身體機能減退得很快。
  當然這是一個時代現象,我們不能因為大家都這樣,就同流合污,混淆其間。
  追求健康,并不是叫大家要完全無欲無求,最起碼要能夠節制欲望。
  你想想為什么車子如果剎車系統不好,絕對不允許上道,因為出事故是相當容易的,所以年輕人如果不能夠駕馭自己的心神,行為約束力不夠,那么身心就佷容易出問題。
  中醫認為,發為血之余,人體最容易出現精血衰退的表現,就是白發掉發,當你身體氣血不足時,臟腑都不夠用,自然不會分出多余的氣血來長好頭發皮膚。
  一旦氣血不足,身體就會出現自救反應,陽痿疲倦,這提示你要少縱欲多休息,所以陽痿疲勞是身體在自我調整,你需要為身體規律的生活一陣子。
  手腳容易出汗的人,一般比較容易緊張,陰囊潮濕的人,一般肝經濕熱重,因為肝經下絡陰器,像陰囊潮濕有個比較安全的外用方,直接用馬勃打粉,撲在陰囊上,每天一兩次,一般搞幾天,陰囊潮濕就會好個七七八八。
  但前提要注意杜其濕熱來源,因為你嘴巴進來的海鮮魚肉,煙酒膏油,在身體疲勞時,消化運化不動,就紛紛沉降在腰腹肚子,所以腰容易酸,肚容易脹。
  而這些陳腐的食物敗濁,就會變成中醫所謂的濕濁,濕濁是往低處走的,所以向下一滲就會變成陰囊潮濕,再向下腿腳就會變得沉重,走起路來都會拖泥帶水,抬不起勁,就像超載上坡的老車,爬不動一樣。
  所以這時,中醫認為下病上取,你下面的陰囊潮濕,腰酸陽痿,要從上面節制飲食入手,少給腸道增加負擔,七分飽勝調脾劑。
  中醫認為上病下取,你上面的白發掉發,要從下少縱欲著手,精血保藏得牢固充足,頭發才會烏黑鞏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讓男女都尷尬的病竟然泡壺水就好】
談一個羞羞的病,十個男人九個有,十個女人十個有,別不好意思哦
中醫跟診日記2第50天:能滋陰潤燥,清心除煩的麥冬
《輕松學經方3》第30講 婦女之友方——小柴胡湯4
生了痔瘡,兩味中藥一泡就好,只要你不經常腹瀉就能用
治痔瘡最好用的一個方子,學會去用,讓你痔瘡不用去開刀動手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漳浦县| 翁牛特旗| 离岛区| 重庆市| 宜丰县| 张家港市| 峡江县| 台湾省| 霍山县| 牙克石市| 营山县| 蓬溪县| 康平县| 丁青县| 随州市| 凉城县| 达孜县| 泰兴市| 策勒县| 宾阳县| 洪洞县| 庄河市| 赤壁市| 巴林左旗| 且末县| 嘉黎县| 察雅县| 乌鲁木齐县| 盐城市| 周宁县| 彩票| 松滋市| 抚远县| 吴川市| 体育| 衡南县| 贵南县| 淮安市| 梅州市|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