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客,俠義之士所為也,當今之世所無也。賈島,一名在當時無所作為、無權無勢的貧僧,卻有著當世所無的俠義之氣與豪情壯志。“十年磨一劍”一劍十年,縱使正值豆蔻年華,一隱十年,再見時也漸衰老。用十年的代價去鑄劍,又哪有不好之理?“霜刃未曾試”卻又何必再試?不試霜刃,既是對自己十年之劍的信心,又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寶劍,又如何肯輕易出鞘!“今日把示君”既肯示君,又如何不肯為君解憂。“誰有不平事”是大話么?不是。有一隱十年之心志,又豈無一鳴驚人之壯志。我今出劍,將為天下之公,為天下之理。
十年之劍,是為何劍?劍不在手,乃在心。以心為芒、以志為鋒、以血為引、以人為鞘,劍是瘦的、是鋒銳的。賈島也是瘦的,整個人也鋒銳了。賈島是僧人,但同時也是劍客、也是隱者。他以自己為劍,急切地想斬斷天地之不平,他的劍身是脆弱的,但他的劍魂是堅韌的,他以他最終的歸宿留在了這首始詩終,成為不滅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