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盆腔炎開始艾灸,用隨身灸灸了2個月左右,感覺白帶正常了點。八髎用四孔艾灸盒艾灸40分鐘,關元,神闕,子宮,歸來每穴懸灸20分鐘,每天不間斷的灸,灸至來月經,結果這個月的月經才一天多一點就干凈了,顏色暗黑,量小。
現在甚為苦惱,這三個月以來經量真是一次比一次少,現在想放棄又不想前功盡棄,可是又擔心是不是艾灸傷了血,自己是不是到底不適合艾灸。
這是灸友張女士前天發來的疑問。其實一直有灸友詢問,艾灸后月經不正常的問題。由此嚇跑了不少灸粉們。今天就將這個問題說個明白。
如果體內寒氣比較重,在開始艾灸后,艾草的藥效和熏灸的熱能,使體內逐漸充盈著元氣。此時寒濕還沒完全排除,就會出現正邪相爭的情況,也就是排病反應,當體內的寒氣正在排出,但是還沒有完全排出的時候——
寒氣會暫時的堵塞經絡,影響氣血的運行,表現出來就是經量減少或者經期延后,并且呈現出黑色。接著灸下去,等病邪完全排除了,身體也就變得更健康了。
所以啊,出現這種情況說明您身體過寒,需要堅持艾灸補陽祛寒。
例如:
①只灸腰腹,沒有灸下肢,引火下行,調和陰陽
②施灸過程中沒有休息,陰血損耗,沒有給身體自愈的時間。
開頭這位灸友有說,每天都是不間斷地灸,而且為了方便,幾乎只灸腰腹部。這樣很容易導致補氣太過上火,損耗了氣血。
有一句話叫做:氣有余便是火,就像大補元氣的人參、鹿茸吃多了會上火,如果艾灸過量,取穴不合理,補氣太過就會上火,將血液收住,損耗氣血!
氣補好之后,要進行疏導,使其能夠順暢的運行起來,否則就會造成氣郁血滯。
開頭案例中的灸友,連續三個月,幾乎不間斷的艾灸,相當于不停的往鍋爐下扔柴火,火越燒越旺,卻不給鍋爐爐內的熱量以出口,后果就是傷津耗血!
對于眾多面臨此疑惑的灸友,除了建議你們適度休息外,可以艾灸幾個下面幾個活血引血的穴位,配合刮痧等。等到氣血充盈的時候,月經就會漸漸恢復的。
1、足三里:增強脾胃的運化生血能力,引火歸元。
2、然谷穴:主治月經不調,升清降濁,平衡水火
3、復溜穴:腎水不足,內火亢盛
4、涌泉:引血歸源!
艾灸方法:
分兩天灸完這些穴位,每個穴位15-20分鐘,隔一天艾灸一次。
這幾個穴位,不僅適合艾灸后的月經推遲、閉經,對于氣郁、血虛引起的閉經和月經推遲,同樣適用。灸后一般都會快速恢復經量。
如果您心中沒底,存有疑慮,那么你可以停掉艾灸,如果原來您的月經是正常的,那么停掉月經1-2個月后會逐漸 恢復到你原來的月經。到時要提醒您的是,也許你原來的治療會前功盡棄。
刮痧方法:用刮痧油和刮痧板,先從命門到長強,打通這塊的經絡,使這里的瘀堵盡快疏通。
用刮痧板兩側呈八字刮開,因為這兩邊有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這些穴位主生殖和泌尿。疏通這里的經絡,在加上艾灸,會很快協助建立氣血運行。
灸友莉莉說:
艾灸的前四個月,我的月經每次都要推遲十幾天,而且月經量比灸前還少了。只有一天,第二天便干凈了。我幾度懷疑自己不適合艾灸。可是艾灸時明顯感覺身體很舒服,感冒也變少了。沒忍心放棄灸療。我想可能是我氣血淤賭太嚴重了,艾灸在正邪交戰的過程比較艱辛,我得想辦法幫它一把。
于是,我開始刮痧,一個星期刮一次。再配合呼啦圈扭500個以上。艾灸依然天天堅持,奇跡出現了,到第五個月,月經準時來了,而且量多了。痛經也幾乎沒再犯過。
要奉勸姐妹們,艾灸真的很好,不要因為一些排病反應就給嚇住了。身體康健真的需要代價的。艾灸給我們的這點考驗,你以后會覺得,一切都值得的。
另外也要人反映艾灸后月經變的淋漓不盡,干凈沒幾天又出現褐色的分泌物,再接著就是類似月經的紅色,如廁的時候才會有,都不敢同房,更不好備孕。
其實初次艾灸的女性,出現這個,有可能是陰道會流出來一些褐色分泌物,是艾灸幫助排瘀,很多人有這種現象,不要害怕,在幾日或十幾日內會慢慢消失。
⊙版權聲明:文章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