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四月,和風拂面。應王燁巖老師之約,前往其家中為李氏砭法長春首次分享暨痧友見面會活動助力。
對于一個不常出門、也沒見過啥世面的人而言 ,行走他鄉是最為艱難的挑戰。從遼寧到吉林,風塵仆仆、一路輾轉,終于踏上這片散發著熱力的沃土,心中不免緊張、忐忑不安。好在有位家住沈陽的吉林姑娘一路相伴,之前在沈陽二月的痧友會上相識,也是志同道合,親密無間。
長春——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陌生,是因為從未去過;熟悉,是因為她的名字已經聽過千百遍。
熱鬧的大街、寬敞的街道、來往不斷的車流、熙熙攘攘人群……城市算不上繁華,但是卻有種親切而純樸的真實感。
此行的目的地是遠離火車站大約二十公里處的農大北門嘉年華小區,王燁巖老師的家,也算是他和王雷老師的私人養生館。
在身邊諸多學養生、做保健的人當中,王燁巖是我最敬佩的,沒有之一??铣钥啵慌吕?,不記得失、不求回報,最重要的是頭腦聰明、思維敏捷、博聞好學、行動力強,而且為人積極樂觀、渾身充滿正能量。我不知道他付出過怎樣的努力,也不了解他經歷過多少挫折,我只知道一個并非中醫世家,又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長久從業經歷的人,在接觸虎符砭法短短數月的時間里能夠理解、消化、融匯貫通并身體力行發揮到極致的,他應該是唯一的一個,成長之迅速,史無前例。如果不是天分,就只能理解為緣分了。
今天的活動應該是觀摩會、分享會,交流會。燁巖老師一心要把近期兩次助教外加親赴問痧堂追隨李老師所搜集到的干貨全部無私奉獻給身邊熱愛砭法的人。
游學期間,每天耳濡目染,高深理論配合具體實踐。小王老師受益頗深,感發無限,已經到了不吐不快的程度,因此才促成了今天的長春首次分享。?
為了這次分享會,小王老師準備充分,事無巨細……拖鞋、板凳、紙巾、銅砭、刮痧油、筆記本、碳素筆、刮痧服、還有紅糖開水和走南闖北帶回的各地小吃……真是一應俱全。
四月的長春,春風拂面。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艷陽高照,升溫竟然比遼沈地區還要明顯。客廳朝南,透過窗子,一片金色的陽光鋪灑開來,明媚而溫暖。
除了先報名的額定12名,連同老師和硬要參加的積極分子一共擠進20個人,這其中幾乎都是吉林人,純粹異地他鄉的就我一個。小小的客廳人滿為患,大家并肩圍坐,新朋老友其樂融融,李氏砭法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墻上貼著全息經絡圖,桌上立著人體穴位模型,掛鉤上吊著各種各樣的拍痧板,書架上擺滿《黃帝內經》等中醫著作……環顧四周,老師家的客廳,已被中醫元素所占滿。
十點半,人到齊,燁巖老師開講。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現階段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從脾胃失調轉移到肝膽問題)
2、從手指簡單分辨體質陰陽偏頗(五指分別對應脾肝心肺腎五臟,手指偏向可見五臟陰虛或陽虛)
3、李氏砭法16字精髓(以通為補、以通為治、以通為泄、以通為?。?/p>
4、刮痧見效的關鍵所在(手法、辨證等)
5、谿谷理論(《素問·氣穴論》:“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保?/p>
……?
此前李老師在全國各站授課多次提到的著名要穴足臨泣這次被燁巖老師首先翻出來共享。點按3-5分鐘對于改善頭痛、目眩頗有奇效?,F場腳丫伸出一片,紛紛效仿。
還有足部的地五會,同為膽經要穴,點按可以改善低血壓……這些穴位都是我們以往并不了解或者并沒重視的,不學習怎能知道經絡中蘊藏的奧妙?
燁巖老師準備選一位病模示范咽喉不適的刮法,剛剛低血壓的一堆,這會兒咽喉炎的倒找不出來了。遠道而來的我幸運地成為第一只小白鼠。這個算是老師獎賞我的福利吧???
刮痧過程中,個別部位很痛,一度有些心慌,我一直掐自己內關,強忍著,堅持。?
等到刮兩臂時已經好轉。又沒有想到,連手背都給我刮出紅痧,合谷也不放過。我知道痧毒是要從四井排出去的,既然要出痧就出得透徹、出個夠好了,讓痧毒出得更猛烈些吧!
結束示范,無比輕松。渾身直冒熱氣,那個結節明顯變小變軟,不仔細探查幾乎摸不到。只有我自己知道,牛仔褲連腰帶腿都濕透了。
旁觀者一個個瞪大眼睛,邊看邊聽邊學邊記,每個人都像小學生一般,認真地上課。
戴眼鏡的姐姐,長年從事出租車駕駛員職業。右腿一直脹痛、寒涼。?
燁巖老師曾為她刮痧治療過幾次,診病判斷出癥結根源在于胸椎矯型彎曲。穩定心肺后,重點刮拭腰骶部、患側右腿膝蓋周圍。?
其間,刮到腘窩時,涌出大量黑色痧皰,患者突然心慌、惡心,不能自持。大家都很緊張焦急,為她擔心,而燁巖老師表現得極其淡定,手中的工作并沒有停止,他一直告訴大家說沒事,并且讓兩個人分別掐患者的內關穴。不一會兒,眼鏡姐姐連續打了幾個嗝兒,氣了通上來。緊接著,沖向衛生間開始嘔吐……
早前倒是聽說過氣沖病灶反應,可始終沒有目睹,一直半信半疑的,今天終于親眼見識了!
泄完病氣,眼鏡姐姐像更新換代的升級版,與剛才判若兩人,一直到全部刮拭完畢,談笑風生……
其間,有位長春痧友講了一個插曲,非常搞笑:她們家的小狗病了,感冒發燒,于是就跟小家伙商量,先做了思想工作,然后把毛剃光,全身刮痧,小狗居然非常配合,一次治愈。這件事見證了砭法的奇跡,被大家引為笑談。
長春的徐叔,堅持刮痧調理一年了,除了定期預約請王氏兄弟(王雷、王燁巖)做專業調理,還專程飛赴上海問痧堂請李道政老師和弟子治療過兩次。平時他自己也熱衷于李氏砭法的學習實踐,堅持不懈。今年70歲,你看他面色紅潤、聲音洪亮,今天還自己開車來的。當之無愧是我們的楷模。?
徐叔有點耳聾耳鳴,燁巖老師重點示范了治療耳疾的刮痧方法,關鍵是:耳朵一定要出痧!一定要出痧!出痧!
看那鮮紅如血的痧相,不難猜出,徐叔這會兒有多痛苦,但可以忍耐,可以承受,估計是痛并快樂著吧??
圍觀者最大的收獲就是“餳餳”。無論我的脖子、眼鏡姐的腰骶還是徐叔的耳朵,都要“餳餳”。???
以前刮痧都以為一個部位必須要一次刮透,在李氏砭法這里,在燁巖老師這里,可不一樣。刮一會兒,要換個地方刮,過一會兒再回來接著刮,就像咱們家里蒸饅頭發面似的,要讓病灶部位充分發酵,只要方法對,力度滲透進去,即使刮拭一會就停下來,那個部位的氣血仍然會保持充盈運行的狀態,推動痧毒不斷排出,而且比一直刮出痧還要透徹,痛感也輕,效果還好。所以,我們要記得,餳一餳它,放一放痧,換個部位,呆會兒再刮。???
東北群里高手如云、臥虎藏龍,別看大家平常都低調謙謹,不露聲色,其實每個人都有故事,每個人都不平凡。今天到場的同志們有專業醫生,有小兒推拿高手,有從業數載的艾灸技師,還有二十年前就接觸并師從臺灣呂季儒教授學習刮痧的老前輩。如今,大家都被李氏砭法所折服,心服口服、心悅誠服。
與會同志圍觀了數個現場示范,紛紛技癢。燁巖老師建議大家互相刮手臂感受力度和方法,因為關節以下是相對安全的,即使初學者手法有偏差也不會造成嚴重傷害。?
徐叔的持砭被戲稱為“剜菜”;眼鏡姐力度太輕,銅砭發飄;立宏姐近水樓臺跟兩位王老師學到不少真傳,相對而言技高一籌,但是畢竟不夠老練,不到三分鐘就速度就亂了,后勁不足,即便出痧也多是肌膚之痧、血肉之痧,難以刮出臟腑之痧。我們這些人當中,在李氏砭法的實踐上,沒有一個人能達到燁巖老師的高度:砭砭力度一致,板板滲透均勻,透皮入骨直達病灶。這其中除了技術層面的原因,還有常人不常注意到的精神層面問題,他是用心在做這件事,他是傾注全力專注于這件事,無論對哪位患者,他都是一樣的真誠,不遺余力。因此我稱他的砭法為“最走心的大機器生產”。?
時光易逝,轉眼就是一天。同伴們陸續告辭返程,雖然我是最遠的,但我答應了燁巖老師,既然來了就一定要留到最后。?
長春的劉阿姨,是親切又慈祥的一位老人。她對我們這些晚輩發自內心地疼愛。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有因必有果。??燁巖老師與她初次見面,下午空閑的時候主動提出為她調理。
劉阿姨經歷過諸多磨難,命運似乎待她不公,多年前曾患乳腺癌,一側乳房切除,一只眼睛視力消退,雙手肌肉萎縮,特別是右手軟弱無力,酸麻脹痛,二十余年無法工作。
然而劉阿姨的心態真令我大吃一驚,她感恩一切,說能夠活著就是最大的勝利。有家人相伴,有朋友支持,退休后還兼職一份律師工作,整個人充實而樂觀,但行好事,不問前程。
這是一個大工程,有史以來第一次圍觀燁巖老師的大手筆。
燁巖老師對待工作就像一位西洋美術家創作自己的油畫,精心勾勒,絕不留白。
當刮完陽蹺的申脈、陰蹺的照海、膽經的足臨泣、地五會、脾經的公孫、太白、大都、隱白還有癌三根……我以為就大功告成了。不料,敬業的小王同志又刮起阿姨的手臂。劉阿姨雖然一身毛病,但氣血倒還充盈,而且二十多年的呂氏刮痧經驗,奠定了她從容淡定的心理和生理素質,不需要先穩定心肺就直接刮的頸項、腰背、下肢,不過最后,燁巖老師還是回到起點,在手三陰經重點關照了一番,特別是患側右手連手背帶手指都刮透了,那卡茲卡茲透皮入骨的聲音,在靜謐的夜晚有節奏地回蕩耳畔,這該是虎符銅砭特有的樂章吧?
四點多開始,七點結束。全程接近三個小時,劉阿姨氣色良好,只在刮拭鎖骨時表現出一點難以忍受的痛苦。
燁巖老師說,重癥必刮骨!鎖骨、脛骨、脊椎骨,每一根肋骨都要刮到,用砭角摳進去,盡管很疼,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療效。以往我一直認為李老師的“徐而和”就是頻率和滲透的問題,輕柔和緩,可以實現“無痛刮痧”,原來遇到重癥時,力度和深度也一樣要具備。如不痛徹心扉,怎能撼其根本、驅除病邪、助體強???
劉阿姨感慨福緣所致,收獲良多。燁巖老師的分享,徹底顛覆了她從1992年至今數十年對刮痧的認識,此前李氏砭法的忌諱她全部中彩,燁巖老師刮的許多部位是她從前根本沒有觸及過的盲區!真想不到刮痧可以是這樣的,今天的學習和體驗彌足珍貴……
從上午十點半到傍晚七點,八個半小時,留到最后的我,見證了全部干貨。燁巖老師那份細致、執著,深有感觸,望塵莫及!
即將告別嘉年華的主人,沒有過多的寒暄,一切盡在不言。熱情的長春阿姨邀請我去她家小住被我婉言謝絕,阿姨堅持打車送我到輕軌車站。上了返程的火車還接到阿姨的電話,關懷備至,問詢平安。
感恩遇到的每一位朋友,謝謝你們!得遇知音必是今生有緣。
告別長春,夜已降臨,星光點點,燈火闌珊,隱去白晝的喧囂,一切歸于靜謐,流于自然。
她并沒有想象中大城市的繁華,一切都那么樸素,跟我此行拜訪的主人一樣,安靜而從容,平和而恬淡。王燁巖和哥哥王雷一樣,砭術師承正統、為人正派。從第一次聽課就看出,他絕不是不懂裝懂、不會裝會、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那類人。他與人為善,從二三十歲的妹妹到四五十歲的哥哥姐姐,再到六七十歲的叔叔阿姨,無一例外都稱呼他倆為“王老師”,人人都敬愛、疼惜這對天使般的小伙兒,這是一種尊敬,更是一種信任。
生活就像是在修行,王燁巖行走在踐行砭術的長路上。這修行既苦且累,單調甚至有些凄涼。它可能會為他帶來足以溫飽的收入,但絕不會創造出萬貫家產。因為選擇砭法必是一條堅忍之路,在平淡的生活中,創造生命中的不平凡。
長春之行,結緣、惜緣、隨緣。祝福你們——我的朋友,感恩各位——我的伙伴!而我也將帶著獨有的收獲與心情,踏上歸途。謝謝你!謝謝你們!長春,再見……長春,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