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開到荼靡:圖解二戰德軍Sd.Kfz.123“山貓”偵察坦克(上)

原創 鍋爐房老王 崎峻軍史周刊

立項和早期發展 早在波蘭戰役期間的1939年9月15日,在聽取了第2輕裝師的戰地反饋之后,陸軍武器局六處總監提出需要開發一種全履帶裝甲偵察車輛,這將不僅是一種新型的偵察載具,而且還將成為德軍標準化的偵察車輛。相對于速度而言,武器局更重視這種車輛的越野能力,以及在倒車時的轉向能力。無論是基于輕型坦克的設計,還是采用輪履合一的混合設計,只要是滿足地面偵察的要求就可以采納。在波蘭戰役期間,德軍的偵察車輛都嚴重依賴道路機動,因此并不適合執行越野偵察任務。新的標準化偵察車需要具備在道路之外進行越野偵察行動的能力,其機動性要與坦克相當。

最終,武器局和MAN公司簽署了研發合同,委托該公司對新型偵察車的底盤進行具體設計,該項目代號為VK 1301,意為13噸級別車輛的第一個發展型號。新車的炮塔和上層結構的設計工作則交給了戴姆勒-奔馳公司。實際上,MAN和奔馳這兩家公司早在1938年就被選定開發代號為VK 901的II號坦克升級型,或者稱為II號坦克新結構型(Pz.kpfw II Neue Art)。VK 901和VK 1301的最大區別在于,前者仍然保留了II號坦克既有型號的三人車組,而后者的車組成員增加到四人。設計VK 901時獲得的經驗被應用到VK 1301的設計上,同時新型偵察車也直接采用了部分原本為VK 901設計的零部件。

■ VK 901其實就是常說的II號G型,只完成了12輛,是第一種使用交錯負重輪的II號坦克變型車。

在VK 1301的設計之初,MAN公司的設計團隊計劃使用一臺為輕型裝甲車輛設計的邁巴赫HL 45型汽油機,這是一種直列液冷六缸發動機,在轉速為3800轉/分時可以達到150馬力的最大功率,同時還計劃使用8速半自動變速器、三檔速率的轉向齒輪以及帶橡膠接地墊和滾針軸承的濕銷履帶(類似于Sd.kfz 250裝甲車的履帶,需要定期逐節上油潤滑)。后來,德軍在使用中發現帶墊濕銷履帶的橡膠墊容易丟失,所以在1939年規定裝有這種履帶的車輛在硬質路面上的最高行駛速度必須限制在50公里/小時以下,因而喪失了相對于干銷全鋼履帶的速度優勢,所以武器局不再要求新研發車輛使用帶墊濕銷履帶了。

■ VK 1301其實是II號坦克M型,和G型的區別僅僅是一些部位的裝甲厚度不同而已。這兩個型號都被認為不能滿足武器局的要求,最大的問題就是速度太慢。

在具體參數方面,武器局要求VK 1301的最高速度達到70公里/小時,前裝甲為30毫米,側后裝甲為20毫米,主要武器為1門KwK 38型20毫米機關炮,輔助武器為1挺7.92毫米MG 34型同軸機槍。值得注意的是,有資料顯示KwK 38型機關炮的身管倍徑為65倍,但這一長度身管多見于同口徑的高射炮,車載型號的身管倍徑為55倍,不過兩者可以互換。

MAN公司在1941年7月時將VK 1301的1號樣車組裝完成,并計劃在同年秋季繼續完成15輛樣車。后來計劃取消,已經生產出來的裝甲組件被用于組裝VK 1303項目的車輛,但直到1942年8月都未能裝出一輛完整的量產型VK 1303,對此MAN公司的解釋是其他項目4輛樣車(VK 901和VK 1601項目)的組裝工作妨礙了完成VK 1303的相關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為止找不到任何有關VK 1302項目的信息,推斷是個短命的項目,很可能在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或者轉向裝置的設計上和VK 1301存在差異。

VK 1303項目最早出現在1941年8月的一份檔案上,并且已簽訂了量產合同。武器局六處堅持要求越過實驗階段,直接進入量產階段。這個13噸級車輛的第三個發展型號裝有馬力更強的邁巴赫HL 66P型汽油機,在3800轉/分時的最大功率達到200馬力,而裝甲防護和武器裝備則與VK 1301沒有區別,設計最大公路速度為60公里/小時,最大越野速度為30公里/小時。

邁巴赫公司設計的8速半自動變速器在實驗階段暴露了很多問題,在短時間內很難一一進行修改,所以將變速器換成了ZF公司的SSG 48型,這是一種帶同步器的6速手動變速器。同時,三檔速率的轉向齒輪也存在某些問題,但被保留下來。1942年4月,MAN公司完成了一輛采用軟鋼車體的VK 1303樣車。

■ 1942年4月MAN公司完成的VK 1303樣車底盤,采用軟鋼車體。

1942年6月,VK 1303樣車以及來自捷克的兩種輕型坦克——BMM公司的Pz 38(t)n.A和斯柯達公司的T-15在庫默斯多夫試驗場展開了對比測試。VK 1303樣車行駛了2484公里,發動機和離合器都沒有出現問題,但是離地間距過低的問題卻非常值得注意,在進行轉向操作時不能太用力,否則容易造成轉向過度。最終,VK 1303樣車獲得了最好的評價,這要歸功于它略高于捷克輕型坦克的車速和更好的越野能力。

1942年8月,武器局決定將VK 1303項目正式命名為“山貓”(Luchs),同時賦予Sd.kfz 123的特種車輛代號。1943年1月發布的K.St.N.1162b部隊組織裝備表中,這種車輛的前綴由戰斗坦克(Panzerkampfwagen)變更為裝甲偵察車(Panzersp?hwagen)。同時,在一些檔案材料中,“山貓”也被記錄為II號坦克L型(Pz.kpfw II Ausf.L),這一型號名稱被現存車輛炮塔和車體內部的序列號銘牌所證明。

性能和技術特點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山貓”與II號坦克具有很深的血緣聯系,II號坦克L型的代號說明該型車輛被視為II號坦克的衍生型號之一,但無論從外觀設計還是內部裝備,“山貓”都與II號坦克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其車體更大更重,動力更為強勁,行走機構也進行了重新設計,從而獲得了出色的機動能力和越野性能。

總體設計 “山貓”偵察坦克的戰斗全重為11.8噸,車體長度4.63,車體寬度2.48米,車體高度2.21米,在尺度和重量上較II號坦克有所增加(II號C型坦克戰斗全重8.9噸,車長4.81米,車寬2.22米,車高1.99米)。“山貓”偵察坦克采用裝甲車輛的常規布局,車體內部由前至后分別為駕駛艙、戰斗艙和動力艙三部分,在車體上方中央位置安裝一座雙人炮塔,其尺寸比II號坦克的炮塔更大,在炮塔正面中央安裝1門20毫米機關炮,其右側為7.92毫米機槍,左側為炮手瞄準具觀察孔。“山貓”共有4名車組成員,分別為車長/裝填手、炮手、駕駛員和機電員,其中車長和炮手位于炮塔內,車長在左,炮手在右,駕駛員和機電員在車體前部,駕駛員在左,機電員在右。車長負責全車指揮和裝填彈藥,炮手負責操縱主炮射擊,駕駛員負責操縱車輛,機電員負責操縱無線電臺。

■ “山貓”偵察坦克的四視線圖。

■ 上述照片均為1944年夏季盟軍在諾曼底繳獲一輛'山貓“坦克,屬于德軍第9裝甲師,該車底盤序列號為200164,炮塔序列號為200143。這幾幅照片展示了該車剛被繳獲時的狀態,所有的車輛外設都不見了,翼子板也被炮彈毀壞。這輛“山貓”目前陳列在英國博文頓博物館。

■ 圖中這輛“山貓”坦克為第9裝甲師的4135號車,底盤序列號為200131,炮塔序列號為200137。該車于1943年3、4月間出廠,曾經返回MAN公司進行大修。從這幅照片中可以看到首上裝甲的兩個觀察窗之間還有一個用來吸引火力的假觀察窗,前面的護罩是用來保護傳動系統進氣口的,車頭燈的燈線從一個裝甲基座之中引出。

■ 圖從頂部俯拍的“山貓”坦克,其駕駛員和機電員艙蓋鉸鏈在內側,開啟時需要向下開啟,把手用來在車外關閉艙蓋。可以看到在首上裝甲上緣之后存在一條直線形的跳彈板。

■ “山貓”車尾特寫照片,其尾部排氣管基座左側有一個用四個螺釘固定的口蓋,大概是用來調節發動機皮帶的。慣性啟動器的連接點在排氣管基座下面,左下方的橢圓形口蓋是用來保護冷卻水加熱裝置的預留口蓋的,在冬天熱車緩慢的時候,可以從這個口蓋將噴燈伸進去,直接加熱冷卻液管道。

火力 “山貓”的KwK 38 L /55型20毫米機關炮是KwK 30 L /55型機關炮的改進型,理論射速為450發/分,可以用于射擊1200米內的軟目標和1000米內的裝甲目標,但在射擊裝甲目標時距離最好不要超過600米。“山貓”的主炮可以使用高爆彈、PzGr鋼芯穿甲彈(彈重0.18公斤)和PzGr.40鎢芯穿甲彈(彈重0.1公斤),在使用穿甲彈時的初速和對傾角60度的均質軋鋼裝甲板的穿透力見下表:

在標靶為垂直的情況下,使用PzGr 穿甲彈可以在100米距離內擊穿37毫米的裝甲,這一威力可以對付大多數的輕型裝甲目標。因為炮彈較輕,在遠距離射擊時精度不佳。在實戰中,從600米開外攻擊2×2.5米大小的目標(相當于“山貓”自身的正面投影)時的命中率約為76%,但射擊距離增加到800米時,命中率降到55%,所以綜合考慮射擊精度、炮彈穿深、炮手素質等因素,德軍將“山貓”與裝甲目標交戰的距離限定在600米以內。

■ “山貓”炮塔正面特寫照片,注意其20毫米主炮和7.92毫米機槍的安裝位置。

“山貓”的20毫米主炮采用10發彈匣供彈,在車內儲存有32個彈匣,外加火炮上裝填的彈匣,總備彈量為320發。7.92毫米機槍采用彈鏈供彈,可攜帶15條彈鏈,每條彈鏈裝彈150發,共計2250發。“山貓”的彈藥基數與II號坦克后期型接近。此外,車內還備有兩組三聯裝的MP 40型沖鋒槍彈夾,供車組成員自衛的沖鋒槍使用。

“山貓”的主炮擁有360度全向射界,俯仰角度為+18o~-9o,與之聯動的是裝在火炮右側的蔡司T.Z.F 6/38型火炮瞄準具,放大倍率2.5倍,視野為24度,標尺可根據目標距離遠近進行調節,主炮和機槍各有專用的刻度,標尺刻度劃分單位為100米,范圍在0-1200米之間。“山貓”的炮塔布局和其他德國坦克都不一樣,反而與偵察車比較類似。炮手和瞄準具布置在炮塔右側,而不是通常的左側。炮塔內的各類操縱裝置的布置也充分考慮到這一點。這一布局具有以下特點:首先,火炮瞄具盡量靠右,炮手可以用右眼單目瞄準射擊;其次,炮塔旋轉手輪設在炮手右邊,使得通常習慣使用右手的炮手操作更加便利,而火炮仰俯手輪則需要左手操縱,而主炮的擊發裝置設在仰俯手輪旁邊,機槍擊發裝置設在炮塔旋轉手輪的下方。

有資料顯示,德軍計劃在“山貓”的后期生產型上將火力升級為威力更強的50毫米火炮,但并未實現。

■ 向車首方向拍攝的炮塔內景,機槍、瞄準鏡、駕駛員和機電員的座席都已經不見了,在駕駛員一側可以看到打開后垂掛下來的駕駛員艙蓋,注意中間的20毫米炮炮尾。

■ 武器系統的平衡裝置為一根固定在炮塔頂蓋內側的螺旋彈簧,彈簧末端通過一個棘輪連接著一段鏈條,以此平衡整個武器系統的重量。在炮塔的左前角有兩個固定位,分別用來固定防毒面具罐和信號槍。

■ 同軸機槍通過一個基座固定在主炮左側,彈鏈通過一個斜槽向MG 34機槍的機匣左側供彈,發射后的空彈殼會落進右側的袋子里。機槍通過一個復雜的連桿裝置連接到炮手右側的方向機手輪下面,通過一個類似于手槍扳機的裝置擊發。

■ 從打開的炮塔后門觀察到的炮長位置,注意在座圈附近有一小塊防滑板。

■ 這張圖中可以看到方向機以及驅動炮塔轉動的齒輪。炮瞄鏡的尾端連接在一個固定在炮塔頂部內側,可以活動的樞軸上面。在方向機后面是兩個防毒面具罐的固定位。

■ 方向機手輪在右側炮塔座圈以下的位置,而高低機手輪則在火炮搖架下方,射擊時要拉動旁邊的拉桿。

■ 星形天線基座的樞軸一直通到車內,在它左邊是備用防彈玻璃塊的儲藏位置,右邊則是放置主炮彈夾的彈藥架。

■ 右側再往后的彈藥架可以容納10個主炮彈夾,K.F.F 2觀察鏡,一部分備用防彈玻璃塊和備用潛望鏡也儲存在這里,畫面最右的彎管是防火墻上的熱風管,用來把動力室里面的熱空氣引入戰斗室內,在天冷時為乘員取暖。

機動性和操縱性 “山貓”的動力裝置為邁巴赫HL 66P型汽油發動機,在轉速為3200轉/分時,功率為180馬力,從而賦予了“山貓”15.3馬力/噸的高推重比,其加速速率和爬坡速度都比一般的坦克要快。“山貓”的操縱性能也極佳,其負重輪輪距和履帶接地長的比值為1∶1.04,是所有量產坦克中最接近1∶1理想數值的一種。“山貓”的三擋速率轉向齒輪也進一步提高了轉向能力,但后來因為可靠性不佳,被換成了較為常見的離合制動式轉向機構。235升的油箱容積可以保證車輛連續行駛8小時,中間不必停下來重新加油。“山貓”的機動能力參見下表:

“山貓”的全履帶行走裝置使得它具備了遠優于輪式車輛的越野能力,這對于野戰條件下的偵察行動至關重要。“山貓”的行走裝置極富特色,摒棄了II號坦克的板簧懸掛裝置和單排負重輪設計,而是采用扭桿式懸掛裝置和交錯式負重輪結構,每側有主動輪、誘導輪和五個大直徑負重輪構成,其中三個內側負重輪和兩個外側負重輪。在第一對負重輪和最后一對負重輪的扭桿臂上還配有額外的液壓減震器。“山貓”的履帶Kgs 63/360/90型干銷全錳鋼履帶,寬度為360毫米,要寬于II號坦克采用的280毫米寬度履帶,在重量增加的情況下有效保證了較小的對地壓強和較強的通過性。

■ 動力室蓋板上開有化油器進氣口,進氣口有裝甲罩保護。這輛館藏車輛的底盤號是200117,但不知為什么后來卻按照200164那輛車的涂裝方案,被漆上了2141的戰術編號。

■ 動力室兩側各有一個散熱器,右側散熱器的旁邊可以看見用來在車輛之間交換冷卻液的轉接閥(冬天使用,用已經熱車完畢的車輛,通過交換冷卻液的方式幫助其他車輛熱車),燃油和冷卻液的加注口也在這里。

■ 和二戰時期的多數德國戰斗車輛一樣,HL 66P發動機也使用油浴式空氣濾清器。

■ 空濾旁邊的漏斗狀開口為燃油注入口,蓋子已經丟失。

■ “山貓”車尾的發動機冷卻氣體出氣口防爆網的特寫,也有不安裝防爆網的情況。

■ 博文頓館藏“山貓”的排氣管消音器已經丟失了,但彎管還在。后中央牽引基座上方的兩個短桿是用來固定動力式低溫啟動器的。車體后部的兩個牽引基座也是和底盤側裝甲一體切削成型的。

■ “山貓”的誘導輪和其他德國坦克都不一樣,裝有分成六段的掛膠輪緣。

■ “山貓”的主動輪為前置,有23對驅動齒,德國車輛頑固地采用前置驅動輪的原因是這種布局的爬坡能力更強,并且能減少在泥濘地帶轉向時履帶脫落的概率。

■ “山貓”的交錯式負重輪使用外徑為720毫米,寬度為65毫米的橡膠輪緣,每組負重輪為兩片。懸掛系統為貫穿車體,交錯排列的液壓扭桿。此外,在每側第一組和最后一組負重輪的懸掛搖臂位置還各安裝了一個HT 60型液壓減震器,以減少振動。減震器帶有護板,以防履帶掀起的雜物打壞減震器。

■ “山貓”的Kgs 63/360/90型干銷全錳鋼履帶,這種履帶型號為其獨有,不和其他車輛通用。

■ “山貓”在車體前部首下位置的支架上掛有備用履帶板,能夠起到加強正面防護的效果。

裝甲防護 作為一款輕型裝甲車輛,“山貓”的裝甲防護水平僅限于防御輕武器和破片的攻擊,但相對于II號坦克有了明顯強化。“山貓”采用經過表面硬化處理的均質軋鋼裝甲板,車體前部為帶有10o~22o傾角的30毫米裝甲,車體側面為20毫米垂直裝甲, 車體后部為帶有28o傾角的20毫米裝甲,車體頂部為10毫米。炮塔正面為傾角10o的30毫米裝甲,側面和后部為傾角21o的20毫米裝甲,炮塔頂部裝甲為12毫米,此外在炮塔正面還配有厚度30毫米的弧形裝甲防盾。

“山貓”的正面裝甲能夠抵御20毫米普通穿甲彈的直射攻擊,側后裝甲能抵御7.92毫米鋼芯彈和炮彈破片的殺傷。這種防御能力在面對敵方反坦克武器時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山貓”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很大程度上要仰仗高速機動、良好的操控性能、相對較小的外形以及車組成員利用地形地貌進行隱蔽的技巧。“山貓”并不是一種需要憑借自身火力和防護殺出血路的戰斗車輛,其戰斗力足以對付僅裝備輕武器的敵軍有生目標和缺乏防護的車輛,憑借優良的機動性完成火力偵察和尋找敵軍防線弱點的任務。

■ “山貓”的裝甲結構示意圖。

觀測和通訊設備 “山貓”的主要職責是執行戰場偵察任務,向己方部隊提供及時準確的敵情信息,所以必須具備良好的觀測能力和較強的通訊能力。“山貓”的四名車組成員都有自己獨立的出入艙門,便于快速登車和下車。在炮塔頂部左側的車長艙門上裝有襯墊,在艙門向后開啟時,車長可以把身體探出艙門,直接坐在艙門上進行觀察。在關窗行駛狀態下,車長可以通過艙門上的一具旋轉式潛望鏡觀察周邊情況。炮手的正前方是火炮瞄準具,他還可以通過自己頭頂艙門上的潛望鏡和炮塔右側的觀察縫進行觀察。在駕駛員座席的正面和左側設有觀察窗,在機電員座席的正面和右側也設有觀察窗,為上述兩名成員提供前方及側向視野。此外,在駕駛員座席旁還裝有陀螺儀方向指示器,以幫助駕駛員保持正確的行駛方向。

■ “山貓”炮塔頂部特寫照片,頂部車長艙門和炮手艙門之間的小型艙門是用來發射信號彈和探出信號旗的。靠前面那個方形薄鋼板結構的用途尚不知曉,可能用來放置毒氣試紙或者用來充當某種測距裝置的基座,注意艙門上的潛望鏡窗口和炮塔后部的大型艙門。在左側炮塔一角可以看到車載電臺的天線基座。

■ “山貓”的車長艙門設計非常精巧,較長的外置鉸鏈使得這個艙門可以向后完全放平,艙門還可以通過一個鎖止裝置來固定在合適的開啟角度,以防突然落下砸傷人員。安裝有潛望鏡的艙門內圈帶有滾珠軸承,可以通過拉動手柄自由轉動,這個手柄同時也是車長艙門的內側鎖緊裝置。

■ 圖中間的物體是炮塔右側的觀察窗,可以看到觀察窗的固定結構底部被一塊鋼板墊高了10毫米,這是因為這個觀察窗原本是為側裝甲30毫米的III號E型坦克設計的,然而“山貓”的炮塔側面只有20毫米,不能直接安裝。左側為放置資料的盒子和備用防彈玻璃塊的儲藏位,右側則為容量為12發的信號彈箱。

■ “山貓”的駕駛員座席內景,注意正面的觀察窗位置。

■ “山貓”的駕駛員座席下方內景,駕駛員的操縱裝置包括左右兩根用來轉向的操作桿,左側那根還整合了手剎的功能。靠右較高的操作桿是換檔桿,腳下還有油門,剎車,離合器的踏板。

在通訊設備方面,“山貓”裝有一臺Fu.Spr型車載電臺,用于車輛之間的語音通信,最初安裝的型號為Fu.Spr.a型,在1943年以后都改為Fu.Spr.d型,其工作頻率在24.11~25.01兆赫之間,行進間通話距離為1公里。車輛之間的溝通還可以通過指示性射擊、發射信號彈、打手勢或旗語等方式來進行。在于后方指揮部聯系時,“山貓”則使用一臺Fu.12型遠程車載電臺,由一臺功率80瓦的發寶雞和一臺波段在1120~2300千赫之間的中波接收機組成,在行進間的語音通話距離約為25公里,使用莫爾斯電碼的通訊距離為80公里。此外,車內還配有對講裝置,便于車組成員之間互通信息和傳達指令。

Fu.Spr型車載電臺安裝在炮塔內,由車長操縱,其鞭形天線在炮塔頂部右后角。Fu.12型電臺安裝在機電員座席旁,由機電員操縱,該電臺的星形天線安裝在車體右側。有資料顯示,Fu.12型電臺僅安裝在連長、排長和分隊長的座車上,但實際上量產的“山貓”全部都配備了遠程電臺。

■ “山貓”的炮塔左側內壁特寫照片,左側黑色的物體是車長一側的通話裝置轉接盒,再往右則是望遠鏡附屬物品儲藏箱和耳機/喉部通話器收納箱。

■ “山貓”的車體上層結構右側帶有一個可以旋轉的星形天線基座,一個筒狀的裝甲護罩保護著天線基座下面的絕緣陶瓷。

■ “山貓”的機電員座席內景照片,原來布置在變速器上面的Fu 12電臺已經不見了,只剩下上方的兩個固定點和通向右側的線纜。

微信公眾號“崎峻軍史周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蠢萌的小虎—I號F型
德國戰馬 二號坦克——從二戰軍事模型封繪中了解歷史德國篇2。
二戰最好的重坦?撕破虎王神話
永恒的傳說----虎王
【魚鷹社】虎II型坦克
開到荼靡:圖解二戰德軍Sd.Kfz.123“山貓”偵察坦克(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安多县| 山东| 年辖:市辖区| 巩留县| 仁寿县| 西乌珠穆沁旗| 昌吉市| 凌源市| 湖南省| 札达县| 逊克县| 星子县| 钟祥市| 古蔺县| 长武县| 景泰县| 伊春市| 凤阳县| 新郑市| 常德市| 华宁县| 仪陇县| 郎溪县| 棋牌| 丰原市| 策勒县| 桑日县| 甘泉县| 神农架林区| 赣州市| 贵溪市| 大埔区| 通海县| 长葛市| 宁陵县| 舟山市| 辽中县| 铜梁县| 南昌市|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