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在樹體內條件適宜時,具有內膛結果習性,但要注意在樹冠內多保留枝組以培養樹冠緊湊,樹形開張的豐產樹型。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長,并及時剪除擾亂樹形的徒長枝,病蟲枝,重疊枝和枯枝等。 幼樹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讓掛果,維持樹體營養生長,加快樹冠成形。
油茶成林管理
油茶進入盛果期一般為在盛果期內,每年結大量的果實,需消耗大量的營養成份,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強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復樹勢,防治病蟲害。
灌溉技術:油茶大量掛果時也會消耗大量水份,一般7-9月的降水量大多不足300mm,而此時正是果實膨大和油脂轉化時期,欲稱“七月干球,八月干油”。合理增加灌水可增產30%以上。
修剪技術:油茶修剪多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動前進行。油茶成年樹多只抽發春梢為主,夏秋梢較少,果梢矛盾不突出。春梢是結果枝的主要來源,要盡量保留,一般只將位置不適當的徒長枝、重疊交叉枝和病蟲枝等疏去,盡量保留內膛結果枝。
油茶掛果數年后,一些枝組有衰老的傾向,或因位置過低或過里而變弱,且易于感病,應及時進行回縮修剪或從基部全部剪去,在旁邊再另外選擇適當部位的強壯枝進行培養補充,保持旺盛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通過合理修剪可使產量增長39%以上,枝感病率降低70%。
軟枝油茶主要有害生物防治
油茶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軟腐病及根腐病;蟲害主要有油茶毒蛾,油茶尺蛾,茶籽象甲等。
炭疽病主要在果實,葉,枝和樹干上發病,造成果實開裂及果實和葉片脫落,枝條枯死,樹干潰瘍等,影響樹體生長和茶果產量,嚴重時整個植株干枯死亡。防治方法是結合營林措施減少病源,增強樹勢;春夏季節定期噴1%波爾多液預防,發病早期用50%多菌靈防治。
軟腐病主要在果實,葉,芽和梢上發生,造成大量落葉,落果,芽梢枯死。防治方法是采取營林措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噴1%波爾多液預防效果也較好。
根腐病主要危害油茶1年生苗木,先侵染苗木根勁部,使苗木根部腐爛,葉片凋落,導致死亡。防治方法是清除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蓋,或用50%退菌特,50%多菌靈等澆灌根勁處。
油茶毒蛾為間歇性暴發昆蟲,主要危害油茶林的枝,葉和花幼果。防治方法是冬季與早春人工采摘卵塊;秋,冬季結合墾復滅蛹;在3齡幼蟲前用50%敵百蟲乳液噴殺。油茶尺蛾以幼蟲啃食危害葉片。防治方法是人工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人工防治有墾復滅蛹,人工捕蛾,刮卵等;藥物防治應掌握在3齡幼蟲前進行較好,在4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茶籽象甲成蟲危害油茶果,幼蟲蛀食種仁。防治方法是在5-6月用90%敵百蟲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結合油茶林墾復,消滅土壤中的幼蟲和蛹,收集落果集中燒毀。
油茶采收及茶籽制油
(1)采收:油茶采收應在果實充分成熟時進行,過早則含油率低,過遲蒴果開裂,種子落地,易霉變。應在霜降前后7~10日采收完。茶果采收后應及時進行處理,茶籽曬干后即可加工。
(2)油茶籽制油:目前,茶籽制油基本上是采用壓榨法。我國農村傳統的榨油工具為木榨機,勞動強度大,出油率低,現己被液壓機和螺旋機所代替。壓榨前需經粉碎和蒸炒處理。粉碎是將油茶籽去殼,脫殼后通過粉碎機加工成粉狀。蒸炒的目的是把生料變成熟料,使料坯顏色加深,處于最適宜油分流出的狀態,是壓榨前一道關健工序。傳統的蒸炒是用木甑蒸和鐵鍋炒。生料先經蒸汽或噴水濕潤后再炒,叫濕蒸炒;不經濕潤就炒,叫干蒸炒。以濕蒸炒為好,蒸炒時的水分和溫度,因使用的機械類型不同而異。用液壓機和木榨機,其炒料溫度一般在110~120度。蒸炒后的含水量為:7%~8%;用螺旋機其炒料溫度一般在130~140度,蒸炒后的含水量為3%~4%。
種植岑溪軟枝油茶發展前景
岑溪軟枝油茶為著名優良品種,曾獲全國科技重大成果獎,今年(2008年)已通過國家林業局油茶良種的審定,并列全國油茶良種第一位。“岑軟”2號、“岑軟”3號兩個高產無性系通過全國油茶協助組專家鑒定,獲國家林業科技進步三等獎。2008年經國家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評定為油茶優良無性系,良種編號為:國S-SC-CO-001-2008、國S-SC-CO-004-2008。
岑溪軟枝油茶最主要的形態特征是分枝角度大、葉大枝軟、冠幅大;主枝與骨干枝交角為60度,小枝與主枝的交角為 50度。由于骨干枝分枝角度大,向外伸展形成“自然開心形”的樹冠,枝條疏密度適中、透光條件好,側枝生長旺盛 ,有利于葉中營養物質的制造和分配,能抑制頂端優勢,更有利于開花結果枝的生長。一般油茶品種的主枝與骨干枝交角、小枝與主枝交角則只有40度~35度,樹冠直立、枝葉密集、透光性差,嚴重影響了樹體的開花結實。
長期種植證明:軟枝油茶實生子代有70%以上保持了母本優良的分枝性狀,顯示了較高的遺傳力,基本保持了豐產性能。軟枝油茶枝條柔軟下垂,比硬枝類型品種豐產,這一優良性狀同樣能相對穩定遺傳,其實生繁殖后代仍能再現早實豐產的優良性狀。
高產、穩產是油茶選種中至關重要的經濟性狀,而且兩者必須盡可能相對統一。高產而缺乏相對的穩定性并非真正的良種,反之亦非選擇的目的。岑溪軟枝油茶兩者兼備。油茶產量如果連續3年變幅不超過30%,即為穩產的標志。試驗證明,岑溪軟枝油茶可連續18年連年增產,產量變幅僅為4.3%~28.7%,而其他品種則為9%~52.6%。另外,軟枝油茶種植7年后即進入盛產期,盛產期可維持50年~ 60年,若能進行集約化經營管理,則可以延長到60年~80年。而普通油茶種植后10年~12年才進入盛產期,盛產期僅有30年~40年。
有關專家認為,由于岑溪軟枝油茶具有速生、早實、高產、穩產、適應性強、油質好的優良經濟性狀和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而且不但在當代表現明顯,其實生繁殖的后代也可以穩定遺傳,因此在當前已通過國家或地方林木良種審定的油茶優良家系或優良無性系數量較少的情況下,可以推廣應用已經國家林木良種審定的岑溪軟枝油茶良種實生苗木造林;同時,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延長造林時間、確保造林質量、加快苗木生長,應大力推行造林。
油茶的產品主要有茶油、茶麩、茶殼等,經過深加工,廣泛用于食品、工業、醫藥、化妝品等重要領域。
茶油是一種淡黃色澄清透明的油狀液體,具有獨特的香味,耐貯藏,不易酸敗,不產生引起人體致癌的黃曲霉素,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主要成分是以油酸和亞油酸為主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以上,可與國際市場被譽為“西方第一油”的橄欖油相媲美,是一種天然,營養,安全,保健的優質食用油,長期食用,可增加人體免疫力,有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除食用外,隨著深加工技術的發展,茶油在許多領域都得至更廣泛的應用。
在國際市場,日本,澳大利亞和西歐等國家,對高級精煉茶油產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精品茶油的市場價格不斷走高,在2002年10月第92屆廣交會上,外商對精品茶油開出的訂單貨價高達每噸15萬元人民幣。茶油能滋養皮膚,吸收對人體最有害的290-320nm短波紫外線功能,化妝品油也具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增值空間,日本大島椿株式會社以日本紅山茶原油為基質油生產的“100%精制茶花油”,每30mL售價1950日元(約合130元人民幣),增值了數十倍,香港鴻信集團以茶油開發的“金花油”,售價達120美元/100mL;而沒包裝加工過普通的茶油也是花生油的一倍多以上
大力發展油茶種植、舊油茶品種改良、油茶種植與加工,是貫徹和落實國家林業局的發展戰略,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財政增長的目標。促進農業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