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簡單翻看了電視劇《大秦帝的崛起》,對范睢這個人有點感觸。他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在須賈那里得不到重用,并被懷疑通齊賣魏對主不忠,遭到重打昏死后扔到廁所,須賈與魏齊到廁所方便,澆他個渾身透。他醒來后央求廁所管理員鄭安平將他帶出相府,之后隨秦使王稽到秦國,在王稽的推薦下見到秦昭襄王,得到秦昭襄王賞識,被任命為丞相,權傾一時。 范睢在人們心目中,與商鞅、蘇秦、張儀同等,都是大大的人才。不過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是個典型的奸詐陰狠的小人。他對秦國貢獻不小,除穰候等三貴,使昭襄王能夠專權獨斷,提出遠交近伐思想,為秦統(tǒng)一六國指明方向。 電視片中范睢有個陰毒的主意,提出既要攻地,更要攻人的主張。何謂攻人?范睢的意思是,以前秦攻占地方屢占屢反,是因為只注重土地,而忽視了土地上的人。讀到此大家可能說,沒錯呀,占了土地就要行仁政,收得人心,城池自然穩(wěn)固。但是范睢的意思與此相反,所謂攻人,就是將占領地上的青壯年全部殺死,沒了青壯年,這些地方的人自然沒法反抗秦國統(tǒng)治,這樣不就穩(wěn)固了? 多么陰毒的方法。秦將白起長平之戰(zhàn),俘獲趙國兵士二十余萬人,沒有王命,這些俘虜不好處置,秦軍營中糧食不足,無法長期供應秦趙兩國兵士,白起向秦王請命,范睢為秦王出主意,大意是應該按照攻人的策略,讓白起將趙降卒全部屠凈,省得他們回趙國后又成為反抗秦國的生力軍。 秦王覺得殺這么多降俘有礙自己英明,讓范睢以丞相令,命白起屠殺趙俘,范睢也不想背這個黑鍋,給秦王出了餿主意,既不給白起糧草,又不說怎樣處置俘虜,讓白起猜。白起明白秦王的意思,只好將趙卒屠凈,自己背黑鍋了事。 白起取得長平之戰(zhàn)勝利后,乘勝追擊,連破皮牢、太原兩城,兵峰直指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新敗,國內亂作一團,根本組織不起有力抵抗。眼看趙國就要覆滅,趙派使臣入秦,使用離間計離間白起與范睢的關系,趙使說,等武安君白起拿下趙國,功勞無二,你范睢的相位恐怕不保。范睢一聽,動了心思,到秦王那里進言:“秦攻長平在年,國力異??仗摚退忝銖姽ハ?,也會被燕、魏、韓等國瓜分,不如收兵養(yǎng)銳,等國力恢復后再攻” 趙使工作作得不錯,向秦王獻六座城池,希望秦國退兵,當然范睢也得到大量黃金,利益面前秦王與范睢皆動了心,命令白起收兵,白起急向秦王說明有利形勢,希望拿下趙國都城邯鄲,無奈秦王與范睢利令智昏,不聽白起建議,收兵回國。 當秦國退兵后,趙國國力得到一定恢復,立刻收回獻城承諾,秦王大怒,再派白起攻趙,白起不愿掛帥,理由很簡單,當趙國國力最虛時不攻,由于屠盡長平之戰(zhàn)之降卒,趙人沒有退路萬眾一心,攻趙沒有成攻的可能。 秦王不信,換帥出征,三年無功。為了培植私人勢力,范睢竟然讓自己的救命恩人鄭安平為副帥,與主帥共同攻邯鄲。鄭安平沒有一點作戰(zhàn)經驗,一上戰(zhàn)場中了趙國埋伏,貪生怕死投降趙國。還有一位救命恩人王稽,在范睢推薦下,任河東太守。秦攻趙失敗,趙韓魏等聯(lián)軍順勢攻打河東,王稽沒守住,逃了回來。兩人連累了范睢,秦王一怒,斬殺鄭安平和王稽,賜死范睢,了卻范睢害人害己一生。 這就是智者范睢的一生,從受害者一躍成為害人者,最后被秦王所害。他的兩個恩人,鄭安平、王稽跟著他享了幾天福,也送了命。假若他二人不遇到范睢,沒有太大富貴,也不會死于非命,范睢這人,不能沾,誰沾誰倒霉。 秦王似乎是最大勝利者,在范睢建議下,打了許多勝仗占了大量國土,后來他的重孫秦始皇在他的基礎上統(tǒng)一了六國,到了秦二世時,聽信趙高奸言,將秦宗室屠戮殆盡,余下的被秦未義軍再屠,到現(xiàn)在贏姓子孫也沒余多少人。 綜觀幾千年中國史,大多數(shù)人的一生就是從受害者到害人者的一生,不同的是有些害人者親受其害,有些害人者子孫被害,沒有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