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過度緊張后的突然放松會讓部分考生感到空虛。 圖/ [保存到相冊] |
高考結束,一些考生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他們的狂歡暑假:叫上同學聚餐喝酒,找KTV吼一嗓子到深夜,或者干脆找個網吧刷夜打游戲……但一段瘋狂之后,一種空虛感會油然而生。為何會有這樣的迷茫產生?高中畢業生在后高考時期該如何自我調整呢?
有資料表明,從高考結束到發榜前,考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絲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間少。高考之后的兩周,被認為是心理問題高發期。
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溫方表示,高考過后是心理和身體問題高發期,有些考生容易因生活作息變化產生健康問題。無限制地放縱,沉溺于對高考的回憶中,對前途表現出焦慮和抑郁等。
防止無端生事
每年高考過后到成績出爐的這段時間,都是考生的“寂寞期”。溫方表示,這段時間,家長尤其要注意考生的心情,幫他們度過這段寂寞期。溫方表示,這段期間尤其要防止孩子無端生事。
溫方說,考前為了讓學生安心復習,一些家長承諾了學生很多要求,有些甚至是無理要求。考試結束了,學生開始要求家長兌現承諾。“這時,家長要適度滿足學生的要求,但不能全部滿足”。當然,家長也不能完全否定之前的承諾,須以適度的方式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宣泄。
別對孩子放狠話
另外,這段期間千萬不能對孩子說絕話、狠話。溫方還提醒家長,雖然這段時間,家長也很焦慮,但不能把情緒轉嫁到學生身上。
溫方建議,家長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帶孩子做一些親子互動活動。例如一起打掃衛生,一起做飯等。
“高三這一年,學生悶頭復習功課,家長一心一意照顧孩子飲食起居,互相之間的親情互動已經到了冰點。”溫方說,這段時間讓學生動起來,一是可以把焦慮、苦悶等消極情緒排擠掉,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孩子關心社會、關心鄰里、關心家庭的美德。
溫方表示,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環節,不是說參加完高考,人的一生就終結了。在適當放松之后,還是應該為下一個新起點做準備,繼續保持學習狀態。
現象 1
高考過后,一些學生的日程被各種同學聚會擠滿了,四處吃香喝辣。回到家,父母覺得孩子在準備高考時受了苦,還要好好犒勞,頓頓大魚大肉。
娛樂無度忽視安全
分析:
溫方表示,一些考生認為,高考后苦日子總算熬到了頭,所以毫無節制地吃喝玩樂,甚至暴飲暴食,日夜顛倒地上網玩游戲,生活規律全部亂套。這種玩法實質含有一種宣泄的情緒,會導致忽略安全問題,出現一些安全事故。他舉例,以前有個學生被高校推優提前錄取,本可不用參加高考,但該學生還是參加了高考,成績也不錯,考完后去野三坡游玩,不幸從山上摔了下去。
建議:
父母要抽出時間關注孩子的日常起居,合理安排膳食,還要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如爬山、跑步、游泳、各種球類運動等。考生高考后保持正常睡眠量,依照平日生活飲食規律即可。在過度緊張后突然極度放松,通過喝酒、上網打游戲等方式宣泄壓力是最不可取的。
高考結束后,父母也有松口氣的感覺,有些人甚至對孩子放任自流。這種態度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考后心理問題產生。因此,父母要提高警惕,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并做出正確的引導。
現象 2
回憶起去年參加完高考后的生活,已經是大一學生的小孫用“混沌”兩個詞形容。高三以來一直都被老師、家長催著做這做那,高考一結束,生活仿佛一下子被抽空了,小孫在昏昏沉沉飽睡了好幾天后,除了看電視、上網、睡覺就沒有別的事可做了。
失去管理心理空虛
分析:
北京市第165中學心理教師彭曦表示,從原來時刻緊張的高三學習中放松下來之后,很多考生生活和精神都會忽然出現一段真空。后高考時期壓力的突然釋放,可能使考生產生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建議:
考生高考結束后,可適當延續一段時間備考時的生活作息,對中學時代的生活進行總結,對未來的生活展開“設想”,甚至可以提前做一些功課,如詳細了解目標學校的各方面情況,還可以選擇一些學習的內容,如考駕照、學習計算機應用軟件、英語等實用的技能。這不僅能讓考生平穩度過這段日子,更可為今后學習、生活打下基礎。
高考后,父母最好不要再過多代替孩子打理他們的日常生活,要給他們創造一些機會去參與各種各樣的勞動。父母也可以帶孩子外出旅游,或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孩子們結伴外出散心。
現象 3
高考結束后的第一天晚上,小宋便依照參考答案給自己估出了分數。可她心中卻惶惶不安,擔心萬一失利,分數不高或者出現扎堆情況,影響錄取。小宋那段時間一直十分焦慮,每天度日如年,吃不好、睡不好,分數出來的前一天晚上就守在電腦旁不停刷新。
估分不利寢食難安
分析:
溫方表示,很多人的思維方式中,消極思維方式占優勢,遇到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時,往往會疑神疑鬼,把自己的問題往壞處想。溫方說,曾經有這樣的同學,覺得自己考壞了,實現不了自己愿望了,然后采取自殘的方式報復自己,結果在醫院時收到了錄取通知書,自己考得還不錯。
建議: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心理教師張瑤建議考生,高考結束后選擇一些平時感興趣的事去做,可以參加一些健康、安全的團體活動,在互動娛樂中釋放壓力。
考試結束后,父母的態度對考生心態的影響相當大,有時甚至遠遠大于成績本身。所以,父母也要適時調整心態,充分發揮“避風港”的作用,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如果孩子沒有發揮好,父母要鼓勵孩子把煩惱和痛苦說出來,不要再責怪他,要理智引導孩子把注意力轉離高考,再鼓勵孩子對未來做出選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