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如何養蘭
 



蘭花葉黃的原因:

蘭葉片病癥的根源在于: 
  

   1、葉色泛黃,生長正常:是光照過強。
   2、葉色變黃,新芽較小:光照過度,缺少氮肥和必要的濕度。 

   3、老葉黃化脫落:正常老化或翻盆引起。
   4、老葉快速黃化脫落:澆水過多太勤、翻盆栽種不當。
   5、新葉先端灼焦:施肥過量,栽植材料不清潔。
   6、新葉和老株均焦尖呈黑色:盆內濕熱過度,根系中有爛根。 
   7、新芽出土后又停止生長:新芽旁有爛根或不潔之物,翻開新芽周圍殖材,清除不潔物即恢復生長。
   8、葉片上有焦斑,周緣無黃色:烈日燒灼斑。
   9、葉端出現浸燙縮頭:澆水的水溫過高;澆水時氣溫過高;夏日高溫時淋到陣雨等。
   10、新芽爛心:澆水灌入芽心后水份蒸散和吸收不了,盆內殖材不清潔產生葉腐病等。
   11、葉片上有斑周緣有水浸狀:濕度過度、盆濕和空氣濕度相夾產生窒息、并伴有葉腐病菌。通風和通氣不良。
   12、葉片上有黃褐斑:根部受熱所致。
   13、葉片上有不規則黃斑、葉肉組織壞死而凹陷:病毒病又稱“巴拉斯”所致。
   14、葉片上有黃色小斑點:甲殼蟲所致。
   15、葉片上出現紫黑色,葉背面仍綠色:低溫霜凍所致。缺磷肥也會發生。
   16、葉片脫水,假球莖縐縮:盆內長期過干燥脫水所致。

云南的野外蘭花多生長在松、櫟、雜木混交林中,適合蘭花生長的土壤多由這三種天然材料組成,本人親自到野外蘭花的生長地收集腐樹皮、腐櫟樹葉經清揀、發酵、曬干!并根據各種材料的使用,再加工過,是很好的蘭花混合栽培植料。本店各種拍品的成品植料,是根據云南省實際栽培蘭花的傳統配方為廣大蘭友量身定做的蘭花植料,只要買回家后噴水后就可直接使用了,也可和其它配料拌勻使用!種植時先用配好的粗料,用到假鱗莖不到的高度后用細料,用手拍實,使細料可以填充根縫!我就是用這個種植蓮瓣蘭的,效果不錯!本品中所有材料都是經多年自然發酵或加工煮過的,可和其它材料混合使用,上盆后加蓋水苔,座水或用清水沿盆面澆至盆底有凈水流出,以去除雜質,增加盆內透氣度和表土保濕性.本植料有很好的透氣性和充足的養份供給,性能穩定,顆粒成型好,不易泥化,對國蘭走根,發苗,壯株,開花均有顯著作用.用麻櫟樹葉栽培蘭花是云南栽培蘭花的傳統方法之一,單用麻櫟樹葉栽培也是可以的,但現在效果好一點的是幾種栽培材料混合使用的,一般在理論上,我們拋棄過去的粉末狀材料而用顆粒狀材料來栽培,目的是讓蘭花根部更具疏松透氣、保水而不積水、富有天然營養而不用人工加肥料的配方,比如顆粒腐松樹皮+腐松針+麻櫟樹葉加其它的(植金石、蛇木、珍珠巖等)來做栽培材料, 所以在養蘭實踐中,我們知道選用潤水、透氣性好的顆粒狀植料而拋棄使用粉末狀粘性植料,其原因就在于給蘭花根創造一個疏松透氣的環境!便于蘭根呼吸,除此之外,好的植料還應該具有潔凈含肥的特性!特別是能吸附繁殖蘭菌而產生天然肥料的植料,有了這樣的植料您不必再為蘭花的施肥而煩惱施用化肥、農家肥、等產生的肥害和其它更嚴重的后果了。
蘭花是一株植物,需要水份的滋潤,而蘭根是肉質根,不耐水漬。好的植料能做到澆水即流,絕不積水,還能保持較長時間的濕潤水份,根據蘭花的生長特性,特別人們長期的藝蘭實踐證明,可供我們選擇的植料很多,但本人僅選擇以下幾種來栽培蘭花:

1.櫟樹葉:含有大量的天然植物生長素,是蘭花最需要的營養元素,自身能吸附繁殖產生大量的蘭菌,疏松透氣,是云南傳統的栽培材料之一;2.是發酵過的云南青松松針:本身柔軟吸水透氣,也是能吸附大量蘭菌的好東西,能刺激蘭根的生發,提供營養,添充混合顆粒植料中的較大空隙,不使蘭根干水;3.蛇木:含有蘭花必需的營養元素,顆粒性較好;4.腐青松樹皮、腐麻櫟樹皮,扳成大、中、小顆粒用,本身具有大量空隙,吸水后能長時間的含有水份,保水而不積水,也能附著產生蘭菌,還含有天然色素,正是栽培蘭花中色花的天然色素來源。

以上材料的混合使用,只是我個人的經驗,本著好用,既天然、清淡、不積水而保水、富有營養,管理上不復雜,與很多朋友不一致處,當然根據個人喜歡還可以在以上混合植料中再添加少量燒紅土、火山石等來混合使用,好植料解決了蘭花的根部問題, 關于澆水的問題:如果是使用以上混合料栽培的蘭花,很好管理,不干不澆,澆則澆透,泡澆結合,但水是絕對不能和蘭株接觸的,以免進水爛心和軟腐。

關于栽培的方法:1.混合好的料,栽培前先用噴壺噴水濕潤待用;然后把要栽培的蘭株修剪、清理干凈,蘭根受傷的地方用香煙頭燙過,用消毒液滅細菌5分鐘后倒掛晾干,待根風干軟化后再栽,有傷的地方再用香煙頭燙一下,2.根據蘭根長度和苗情選擇好蘭盆后,先用大快塑料泡沫墊底架空,再把混合好泡過水的料較大的顆粒先放入盆底(泡沫上),將蘭根整理好后,輕輕放入盆中不折疊;3.一手握蘭株,一手往盆中加入植料,邊加邊輕輕搖一搖,將蘭盆頓一頓,將蘭株輕提一提,以使蘭根與植料緊密結合;4.植料加至葫頭平齊,混合好的植料最細的部分放在最上面,最后把苔蘚或翠云草鋪上,既保濕又美觀。

怎樣養好蘭花及養蘭忌戒
 
加入時間:2007-9-5 17:18:29  來源:管理員  點擊數:187
一、如何養好蘭
多年來,工作之余、暇之時,與愛蘭、養蘭之友聊及蘭事,常聽到:“不知怎么,自己的花栽來栽去很不發”,“我的花又得病了,已經倒了好幾苗”,“剛買不久的那幾苗××(名花)全死了”,“我也想投資養點蘭花,可就怕栽不好”。此類話語真是年年不絕于耳。在這些蘭友言表之中,有的顯得一臉的無奈,有的則有說不出的失望之痛苦,有的甚至對繼續養蘭失去信心,有的愛蘭者想是想養蘭但就是不敢下水。面對這種情況,自己也為蘭友甚是惋惜,但無非給予幾句慰籍之語或教之救救病苗的小方之外,也另無它法。因為死去的蘭花已無法救回,損失的經濟代價也已成事實。因此,有人說:“養蘭易,養好蘭難”,確實有其道理。但我又想:“養好蘭會者也不難”,關鍵是養蘭人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再者就是要在實踐中認真探索認識蘭花生長、繁殖的生態習性,在養蘭中把好選好場地、選好苗、選好盆、配好土,適時適量澆好水、施好肥,做好翻盆分株,搞好病蟲害防治等環節的管理,因地制宜創造好養蘭的良好環境條件,養好蘭也就不難了。下面對如何養好蘭及幾點養蘭戒忌略述于下:
古人云:“蘭喜陽而怕熱,喜雨而忌積,喜潤而惡濕,喜風而畏寒,喜干而忌燥,喜群而怕寡”。
古人養蘭口訣是:蘭“愛朝陽,避夕陽,喜南風,畏北寒”;“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濕”。
我國養蘭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積累總結了十分豐富的養蘭知識和經驗,以上所舉的古人養蘭的要訣,雖寥寥數語,卻道清了養好蘭的真經,不僅科學,而且言簡意賅,十分管用,確實值得養蘭人借鑒。然而,由于各人養蘭品種、場地、環境條件不一,因此也不可生搬硬套,而應根據各自的蘭種、場地和環境條件,在養蘭過程中不斷觀察探索總結,因地制宜地加以靈活運用,既重視養蘭的一般規律,也要注意各蘭種的特殊生態習性和不同場地環境條件的差異,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來,真正做到對古訓的借鑒和善用。
(一)養好蘭要有一個好的心態
養蘭最核心的價值就是“修身養性”。這里不從蘭文化而論,單從養好蘭而言。俗話說:“養馬、栽花、種菜園”就是一種十分辛苦、細致的勞作。因此,要養好蘭花,確需有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認真細致的素養,持之以恒的韌性,特別是要使自己的心境處于一種常態,要著眼于長遠,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二)養好蘭要選擇好場地
任何植物都有其自然生長、繁殖的生態環境、氣候條件要求,毫無例外,蘭花也是擇地而生的。至于蘭花生長、繁殖所需要的生態環境條件,只要我們認真領會,陳毅“幽蘭生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尋者遍山隅”一詩的描述也就了解了。也就是說,蘭花本是生長于深山箐谷,但也不是漫山遍野都可以生長,而是有它的選擇性。一般山頂山腳不見其蹤影,原因是山風過大過猛,或太裸露,或光照太烈,或地勢太蔭深。確切地講,蘭花偏喜生長在山箐峽谷的半山腰疏林之中,且箐谷底多見有長流水。這里既有光照又無暴曬,既可承接雨露又無積水,又可免受霜雪侵害。這樣的環境顯然就是適應蘭花的生態習性的自然環境。因此,養蘭者在栽蘭之前就要從蘭花的這些生態習性特點選好養蘭場地,努力創造適宜于蘭花生長、繁殖的生態環境條件。場地宜四周較空曠,通光、通風好,有一定的濕度,能靠近池塘小溪為佳,室內陽臺則要避油煙、煤煙等空氣污染。
(三)養好蘭花要選好蘭株
選定蘭種購蘭時,一定要細心選擇好蘭株。一是要看蘭株結構。如是兩三株連體又有一株是新苗的易栽好,易出新芽。單株又是多年老苗難出新芽,單株的一兩年壯苗,一般不難栽好和出芽,如四五株連體又壯的,則易當年開花發苗率也會高;二是看假鱗莖。假鱗莖大而較圓,粉綠黃綠且光亮新鮮的為好,因為大而圓的營養儲備充足較易栽活且壯及易開花。雖是未成長成苗但已有假鱗莖,且略圓者好,如有皺文的則是較老的苗株,不易發新芽;三是看蘭葉健康狀況。一般每株5片葉以上者較旺(主指蓮瓣品種),如每株只有3片葉以下的較差且成活率較低,葉片厚重挺拔或柔實且筋脈清晰,色澤沉實有暗光的好,蘭葉干卷無光是已脫水,很難栽活,蘭葉雖綠而有光澤,但較殘且假鱗莖、蘭根有糜爛跡象者,有時難栽活,葉片有病而傷及機理者,如萎縮干澀,大量黑斑、邊斑,葉的基部有暗黃色糜爛點的,購買時要慎重考慮,至于葉片尾稍有點干焦或葉片邊緣有點缺損,而其他部分尚健壯或雖葉片上附著小白點(介殼寄生)的,只要栽前適當處理,選購也無妨;四是看根。一般來說,根圓實而顏色較白的,根尖白而新鮮的好。雖干而尚柔實不脆且假鱗莖、葉色均好者選之也無妨。根雖多但普遍傷折至假鱗莖連接處的較差。根雖只有兩三條但全部新鮮而完好無折斷的也好。根多分叉的,即一條肉根,在中間叉出幾條肉根或形成塊莖狀的生命力較強,易栽好且發頭大。
(四)養好蘭要選好盆,配好土
根據蘭花生長、繁殖的生態習性,盆栽蘭花要用的盆質宜瓦不宜瓷,宜舊不宜新,盆身宜厚不宜薄,宜圓不宜方角,宜上寬下窄,盆底宜如仰鐘,盆底孔宜大不宜小,盆腳宜高不宜矮。重點選擇既可保持一定的水分又透氣性好的。此外,還有兩種盆蘭花界也早已廣泛采用,一種是米由盆,另一種是沙盆,這兩種盆與瓦盆比較,前者透氣性稍次之,但很美觀,價格則也偏高。近幾年來,由于養蘭規模不斷擴大,又出現了塑料制成的蘭盆,輕便、價廉,大規模盆栽養蘭用這種盆也可以說是不錯的選擇。
配制好栽蘭用土也是養好蘭花的一個關鍵環節。我國配制養蘭土的植料約有十大類,主要選取透氣性好,又有蘭花生長需要的各種營養成份。一是石料,如火山膨脹石、珍珠巖等;二是陶料,如膨脹陶粒、碎瓦等;三是泥料,如塘泥、山地腐殖土、火燒土、泥炭土等;四是砂料,如粗河沙、風化巖沙等;五是渣料,如煤渣、蔗渣、貝渣等;六是糠料,如木糠、椰糠;七是植物纖維料,如水苔、棕毛、樹皮等;八是殼料,如谷殼、花生殼、核桃殼等;九是糞料,如牛、馬、羊的干糞等;十是泡沫塑料。養蘭土配制所用植料要因地制宜,適當搭配,還要根據不同蘭花品種進行選用。從云龍而言,有大量的優質山地腐殖土可充分利用,適當配以部分石、陶、沙或殼類,即是很好的養蘭用土,既經濟又方便,不必大量外購植料。
(六)養好蘭要適時、適量澆好水、施好肥
養蘭中,對蘭花的水分需求管理十分重要。給蘭花澆水要了解摸清所養蘭花的生長、繁殖生態習性,針對蘭株的健康狀況和碰到的異常變化,才能選擇到比較有好的方式方法。
給蘭花澆水以中性水為好,要知道“流”水勝“死”水,“清”水勝“濁”水。最好是用雨水和未污染的河水,其次是自來水和井水。如使用自來水,最好在用前積蓄在水缸中幾天,待氯氣逸出后再安全使用。從水溫角度講,可以人的皮膚感觸舒適為宜,過高使蘭根發軟,過低會抑制發育。
給蘭花澆水,“準時不如適時”。因為構成水分散發的原因很多,如盆質、盆的大小、配土的保水性、蘭盆所置位的通風狀況、氣溫、空氣濕度等,因此只能以蘭盆土的干濕度來確定澆水的時間和給水量的多少。澆水量與節令氣候的關系也很大,一般來說,在通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春、夏、秋、冬四季的澆水量也是不同的。春季稍多給水,夏季多給水,秋季減少給水,冬季少給水。冬、春季日出之后澆水,夏、秋季日出之前澆水,晴天高溫多給水,陰雨天低溫少給水。蘭花與其它花卉植物從葉的構造上相比,蘭花葉背面有下陷的氣孔,有厚的角質層和皮下纖維,都能減少水分蒸發,所以還能夠適應較干生長環境,而且蘭根需要空氣與需要水分同樣重要,在長時期中,蘭根既要需有穩定的水分供應,還需要有一定的空氣供應。因此,在澆水的間隔期要在前次澆水后盆土干了后再澆。澆水要一次澆透,不要少量勤澆。另外,為了使蘭根常得到較好的空氣,還可采取高盆淺栽。所謂“干蘭濕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澆水過多就會出現葉片變黃、爛根、易得病等情況。
平時盆土的水分應控制在濕潤略干為好。即用手捏盆土可以成團,但放手后土又變得松散為宜。另外澆水時間最好選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要求在日落前澆完(夏季除外),使蘭葉片上的水分能在入夜之前蒸發完。
為了促使蘭花更好地生長、繁殖,除給蘭花適當的通光、通風、土壤和水分外,還要提供所需的養料。即對蘭花進行適當的施肥。蘭屬植物所需的肥料成分主要為:氮、磷、鉀、鈣、鎂、硫、鐵以及錳、銅、硼、鋅等微量元素。這些肥料和微量元素的缺失會直接影響到蘭花的正常生長以及開花和色彩。肥料主要分為有機肥和無機肥。從作用效果上看,有機肥優于無機肥,從肥效快慢來說,無機肥勝于有機肥。而無論使用哪一類肥,都要針對蘭花生長情況的實際需要,慎重加以選擇,并且還要使用得法。
養蘭中如何把肥料用好,這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術。人們常說:“沒有瘦死的蘭花,只有肥死的蘭花”,這很有道理。也就是說施肥不當會導致蘭花死亡(在我縣濫施羊糞,導致蘭花死亡或蘭葉燒為半截的例子很多)。因此,在對蘭花施肥中,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要領。
一是,要在平時認真觀察所養蘭花生長營養狀況;再確定是否需要施肥和需要施什么肥料。
二是,凡是用有機肥必須經過漚制、發酵(1~2年)腐熟后才能安全使用。
三是,使用肥水一定要稀釋,一般掌握在20~50倍之間。施肥時一定要沿盆沿勻緩澆下,操作中力求避免肥汁灌入葉鞘和沾在新芽和新葉上而引起壞死。施肥后為了謹防肥傷,第二天要透澆一次清水。
四是,每次施肥前須保持盆土稍濕,忌盆土干燥時施肥。施肥前最好用純頭竹簽輕撬松一下盆土,但十分注意不能損傷蘭根,如在盆內埋入有機肥,一定要翻入盆沿土內加以覆蓋。從云龍目前多數人主要使用本地優質山地腐植土為主配制養蘭用土的情況來看,效果不錯,如果蘭盆一年換一次土,一般不需再施肥,如果是兩年以上才換土,后期就有必要適當施肥。
五是,每次施肥要考慮蘭盆的大、小,植株叢束群的多與寡,以及苗株健康情況等,從而靈活掌握肥料的濃度及用量。一般而言,正常生長的蘭株葉是柔潤而富有光澤;缺肥的蘭株葉片顯黃、變簿;葉片濃綠、葉尖呈焦黑色的蘭株則說明肥料已過多。春蘭類施肥可稍濃,秋蘭類宜淡稀,素心類不宜過多施肥;蘭株太弱的少施肥,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瘦馬不可多加料”;剛下山的新草不宜隨即施肥,因為它需要有一個適應人工栽培生態環境期。
六是,施肥的時間要考慮季節。一般說從春末到初秋這段時間是蘭花的旺長期,需要較多的養分,因此也是施肥的最佳適宜期。冬季蘭花處于閑眠期,不施肥為好。除季節外,施肥在什么天氣和氣溫條件下施肥效果最好也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問題。一般來說,蘭花吸收養分最佳的溫度在15°~25°之間,同時光照越多蘭株吸入的養分也越多。蘭花是需要肥量不多的植物,所以施肥宜淡,同時應懂得“瘦蘭切勿施濃肥,肥蘭也不可久不給肥”。
在栽培蘭花中,如何把握好澆水、施肥,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術。實踐證明,如何掌握好給蘭花澆水、施肥,在加強充分認識對蘭花生長繁殖習性所需生態環境條件外,更重要的是要靠養蘭者在各自的實踐中逐步摸索,文中所提供的數據、公式概念等僅只能作參考,因為一般人無法測準自己所養蘭花的生長繁殖和營養狀況,所用的水源水質以及手中擁有肥料的肥質成分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再者,因養蘭者各方面的條件也千差萬別,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七)養好蘭要適時分株翻盆
養蘭中,蘭花的繁殖目前以無性繁殖的分株為主。當假鱗莖長到一定數量時候就可以分開,即分株,俗稱分盆。要養好蘭,掌握好分株的方法要領也是重要的,否則,有時也會造成損失。在分株中,首先要選擇好分株的時間。一般來說,分株繁殖除寒冬盛暑外,都可以進行,但最佳適宜的時間是三月和九月前后,因為這個時期溫差小,對蘭花分株后的正常生長沒有多大影響。分株上盆最好選擇晴朗的日子。從蘭花的生長繁殖習性來講,蘭花為叢束群生,因此在分株時,一盆蘭花3~5苗一叢栽培為好,便于正常生長。如少于2苗,則恢復生長慢、遲見花。分株前宜不澆水10天左右,使盆土略干,以利分株操作。分株時,取出苗后用清水洗凈葉叢和根,然后放置于陰涼通風處涼干,當蘭根表皮呈灰白色,根稍已發軟時,就可選擇好“馬路”(各個假鱗莖之間自然出現的闊空隙帶)進行分株。分開后,清理、修剪去爛根和枯葉,對創面、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可用高錳酸鉀或硫黃粉),以防病菌感染。然后即可上盆。操作中要細致,動手要輕。以免傷葉、斷根和碰傷、碰掉芽子。
蘭花的翻盆就是一盆中蘭花株數過多,盆已顯得小而又不想分株,或一盆蘭花已兩三年未換過土,盆土營養已耗盡,需換盆換土。適時翻盆有利于蘭花根等發育良好。分株、翻盆中,用土要以新配土為主,配土中一定要配入少量原盆土(蘭花吸收的營養為蘭菌,蘭根周圍細土蘭菌較多),但若因蘭花得病而翻盆的則不能配入原土。分株、翻盆后上盆時,要根據蘭株數情況選擇好適宜的盆(大、小),并采取高盆淺栽。分株、翻盆后,噴澆透水,然后置通風陰涼處,護理六、七天后再澆一次透水,一個月后納入正常管理。
(八)養好蘭,要適時防治病蟲害
蘭科植物的病蟲害很多,但危害蘭屬的蟲和病并不太多。在養蘭中,應積極提倡預防為主,治療為輔。要認真保持和創造養蘭場地環境的清潔衛生和良好的光照、通風、溫、濕度等適宜條件,適時用藥防預病蟲害,使蘭株健壯生長,能有足夠的抵抗力防止病蟲害的發生(針對性的具體防治和四時具體管理方法另文介紹)。
二、養蘭中的忌戒
養蘭的目的本是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質。當然,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養蘭來獲取正當的經濟利益也是無可非議和應積極倡導的。但養蘭人要養好蘭,確實也要在心理和行為上有所忌戒,養蘭者應先養己,養善積德,養心養性,娛己娛人,結交好友。在學好養蘭的科技知識的同時,要修養養蘭的心理素質和行為素養,提高養藝審美水平,才能真正達到實現養蘭的目的。
(一)忌浮燥。要養好蘭,不是一蹴即就的事,不下三年五載的功夫,是難以養出點好花的。因此,要有平靜如水的心態,腳踏實地作風,認真細致地栽培管理,持之以恒地堅持,不能朝三暮四,隨意跟風。
(二)忌性急。養好蘭要透徹了解蘭的習性,掌握蘭的生長繁殖規律,循規辦事,順其自然,方能養好。由于一味性急而栽植程序簡單粗放,會留下后患;由于性急濫澆水,濃施肥,亂用藥,好蘭栽死無可補救,造成欲速而不達的苦果。
(三)忌粗心。養蘭是一種“細心活”,需要十分耐心、細致。由于粗心大意,購蘭時真假不辯,會上當受騙,或錯失良機;由于粗心大意好花錯售,后悔也不及。
(四)忌手重。養蘭是一種“繡花活”,重手粗腳,蠻干盲干,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折根、折葉、斷芽,常會出現養蘭千日敗在一朝的情況。
(五)忌虛假。養蘭要從學做人開始,要學蘭的精神品質。在法制、誠信為要義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蘭友之間在蘭花品種的交換、交易中,要牢記“誠信”二字,切忌造假、售假,張冠李戴,以次充好,相互欺詐,生財無道。如是就會因貪財反而受騙,因急于快繁殖,分株不當,濫施肥而導致良種枯死失傳,因見利忘義而失去朋友。從而違背養蘭的宗旨,終會被蘭界和社會所唾棄。
以上五忌問題在現階段養蘭和蘭市交易中時有出現。真誠希望廣大新手蘭友切嚴戒之,要在養好自己蘭花的過程中,修出正果——蘭德,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獲取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為建設文明、富裕的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于蓮瓣蘭的特性及栽培管理

 

 

 

 

 

一、關于蓮瓣蘭的根系

要栽好蓮瓣蘭,首先需要了解蓮瓣蘭的習性和特點。俗話說“養蘭即養根”,因此首先了解它的根系生長習性是至關重要的。蓮瓣蘭生長地域范圍小,有特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因而形成根和莖粗、壯、圓、實而長的特點,根的直徑一般在0.5cm上下,長往往超過20cm。蓮瓣蘭生長的地理位置臨近冬天下雪積雪的線段,在這種氣候條件下生長,在0度以下進入休眠期,那么根和莖必須生長得壯實,才能滿足生長條件的需要。由于蓮瓣蘭的根系粗獷壯實,使其具備了耐寒的優點,所以,它既能適應氣候寒冷的地方栽培,又適合在亞熱帶地區種植。蓮瓣蘭是根菌共生的植物,其根由表皮、肉質層和中心往三部分組成,肉質層又好似海綿體,具有很好的吸水能力,而這種功能體系的正常運轉,又需要良好的透氣環境條件來保障。因此在栽種時必須掌握其特性,盡可能提供適合于生長的有利條件。

根據蓮瓣蘭根系特點分析,家養蓮瓣蘭必須遵循這種客觀條件才能使其根系健康生長。

關于根系的處理通常在養植蓮瓣蘭的過程中存在兩個誤區:

1、錯誤的“消毒”概念。蓮瓣蘭是根菌共生的植物,只有在根系周圍的蘭菌給根系提供營養,蘭花才能獲得充足的生長必須的物質。不論健康與否,在栽培前均使用殺菌藥“消毒”,實際上就是破壞了這種自然平衡的生長條件,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使蘭花不得不重新繁殖蘭菌,較長的伏盆時間導致了苗、根、芽等的生長遲緩。嚴重者產生比病害更為嚴重的藥害。

蘭菌分有益菌(需氧菌)和有害菌(厭氧菌)之分。只要在一個富含氧氣的環境中,有害菌,也就是產生黑斑病等的病菌很難存活和繁殖。這是一個必須充分認識的一個概念。

2、錯誤的“營養”概念。首先必須明白,蘭花的種植與蔬菜的種植存在本質的區別,給蘭花提供的營養,除了葉面施肥以外,基肥實質上是給蘭菌提供一個優越的、富含營養的小環境,而不是直接作用于根系的。

二、關于蘭盆的選擇

選盆是栽好蓮瓣蘭的基礎條件。蓮瓣蘭有粗壯而長的蘭根,根系需要充分的疏松透氣,同時要有利于蘭根的適當的生長空間。這里所謂的“適當”的生長空間,一般來說就是“看根選盆”的概念。栽培一盆蓮瓣蘭,無需看其苗數多少,只要在其根系充分舒展的情況下,選擇的蘭盆能盛放下根系即可。從傳統的蓮瓣蘭種植的情況看,蓮瓣蘭的根系與葉長近1:1的比例,也就是說,用傳統方法種植的一株蓮瓣蘭,在維持根系發育與維持葉、苗、花生長發育的營養分配比例也是1:1,根系在給蘭花提供營養的同時,自身也消耗了過多的營養。如此選盆栽培,其作用一是有效控制了根系的過度生長,其過剩的營養成分必將分配到苗、葉、花的生長發育上,其二,根盆配比適當,環境溫度很容易透過盆體直接作用于根系,有利于提高蘭根的有氧代謝和蘭菌的繁殖。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須知陽光不僅提供植物生長必要的光合作用,還有更重要的是提供溫度的作用。

在日常的蘭花栽培中,最常見的錯誤概念就是:盆大、植料多則營養充分。其實在根系與盆體不般配的情況下,最常見的則是根系僵化控水困難導致生長緩慢、少發苗、不發苗甚至根系腐爛。

三、關于植料的配制

傳統的和目前仍然沿用的植料配制,都偏愛腐葉土,更有甚者為了更能體現它的自然性和順應性,不惜從蓮瓣蘭原生長地購拉土材用來栽培,力求更加完美自然。這種精神固然可嘉,但其行為其實不可取。

我們知道,蘭花的生長需要約18種有益菌給其提供營養物質,而腐殖酸中這類有益菌繁殖很快,無庸諱言,有害菌的繁殖同樣也很快。到原生地花大力氣購拉土材的做法,其實不過就是取點菌種而已。

使用樹皮等作為蘭花栽培植料的做法,是從人工菌的培育上受到啟發而啟用的,事實證明,這是一種很好的蘭花栽培材料。樹皮首先作為一種硬植材本身具有很好的通透性,其次樹皮作為蘭菌的寄生宿主因其腐化時間很長,能給蘭菌提供較長時間的營養需要,通常使用該植料栽培的一盆蘭花可維持兩年以上無需更換植料,使用省事、經濟。

栗樹葉具有的優點是營養作用發揮迅速,其缺點是:1、營養提供的時間短,一般來說在自然環境條件下,約3-4個月即面化,在日常供水過程中,面化的植料因水分的原因沉積于盆底,不同程度地阻塞了疏水孔,導致整盆植料上干下濕現象的發生,最終導致糟根現象的發生,同時因植料通透性下降,給厭氧菌提供了大量繁殖的條件,導致黑斑、黃褐斑等病發生。2、樹葉本身帶有各種各樣的、兼有一定數量的蟲卵,在作為栽培材料使用中也是難以預防的。3、因樹葉的面化問題,常見的是整盆植料的落盆現象,既影響了美觀,同時也使管理顯得繁瑣。因為樹葉的上述特性,所以在使用上必須限量,以充分發揮其優點,避免缺點。

輔助添加的唐基蘭石或者浦里蘭石,在維持盆體濕度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利用其空心的特點給蘭菌提供一個利于繁殖的小環境。蛇木具有不易腐化的特性,使用原理與樹皮相同,其中摻入適量的顆粒羊糞也是為蘭菌的繁殖服務的。

上述的植料配制,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勤給水可以避免植料在發酵過程中產生過度的熱量對根系產生燒傷,同時可以有效排除根系蘭菌產生的有害氣體,有利于根系健康。

在栽培蘭花的實踐過程中,在使用新植材的同時,適量摻入一點老的、蘭花發育很好的盆體內的栽培材料,可以大大縮短蘭花伏盆時間,這樣做,實際上是將已經培育好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群的材料移入新植材中,有利于蘭花的健康、快速發展。

四、栽種方法

栽種蘭花時植料必須是濕潤的,忌用干料栽培,同時必須舒展其根系,以便使根系充分地發揮其作用,那種將根系團抱在一起上盆的方法是極端錯誤的。為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可以在上盆前在靠得較緊的根系之間插入一兩片樹葉以分隔根系。栽種過程中忌用力壓植料在添加植料的過程中,搖動盆體使植料自然下落即可,這樣做既確保了植料充分落根,又能保持盆體內植料寬松,利于蘭根盡快恢復正常生長。

定根水一般來說在栽培后的次日給水較好,但第一次給水必須使用大水一次性澆透,以避免細土沉積現象的發生同時保證盆內根系環境的通透性。

五、日常管理

蘭花是有生命的,它長期生活在我們給它提供的環境中,它的生長好壞由我們能否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及管理來決定。養蘭植料的選擇是蘭花生長環境中的重要一環,選對了植料,養蘭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對植料的科學配制決不可掉以輕心。

蘭界前輩們流傳下這么兩句話:一曰“干蘭濕菊”,二曰“通風透氣”可謂圣人之言,被養蘭者奉為金科玉律。

筆者以為,“干蘭濕菊”中的“干蘭”,按書上說的其“干”與“潤”同義,但“干”與“潤”其實只有一線之差,而現代人生活節奏緊湊,面臨工作、生活、學習、交際應酬等等繁雜事務,已經全無古人文人雅士的悠閑,要在這一線之間把握好,全無可能。近年來蘭界先行者提出的“重水植蘭”法,經實踐證實是切實可行的植蘭方法,后來者可以借鑒。本人總結“干”養法常見有如下弊端:一是空根問題的出現,過干導致蘭根水分不足,細胞不可避免地發生脫水,稍有加重,則造成不可逆的根系細胞損害,這個時候給水,恰恰造成了細胞水腫,加快了根系細胞的死亡,形成空根。二是假性滲透,在植料過干的情況下,水往往順盆壁或者在植料之間形成的幾個空隙間流出,從外表看似乎已經澆透,實則還是干土一盆。針對這種情況的出現,有些蘭友“聰明”地采取了“泡盆”的方法,將整個蘭盆浸泡入水中,然后對照時鐘按時取出,雖說其樂也融融,實則苦不堪言,更為可怕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水或者乘水的容器不可避免地將成為某種疾病的傳染源!這種方法,為初學養蘭者戒!三是糊葉、少芽,生物的孕育、生長都離不開水,芽點的孕育需要充足的水分,這個道理不言而喻,在一個類似“沙漠”的環境下,小草、小樹如何能夠存活呢?糊葉的出現也往往是過度控水造成的后果,包腳葉焦糊雖然不會直接影響到整株蘭花的生命,但畢竟在觀賞價值上受到嚴重的影響。

說到“通風透氣”,人們往往談到種蘭環境的溫度、濕度,通風性如何、蘭房坐向等等,這些都是對的,但大多數人往往疏忽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盆體內植料的“通風透氣”,筆者認為這是個不容疏忽的概念問題,有關原理,筆者在前章有過論述,不再贅言。有些蘭友詢問時常說蘭房各方面都不錯了,但還是種不好蘭花,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就是忽視了這個問題。在筆者接觸的各類養蘭環境中,陽臺養蘭難度可能是最大的,但也有許多蘭友養得非常好,究其原因就是在這個問題上處理得非常到位,在蘭盆這個小小環境中把蘭根養好了,養壯了,花葉還能不好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植蘭經(二十九)
蘭花栽培 .
蘭花的春季翻盆方法
蘭花弱苗的培育
蘭花翻盆“八注意”
蘭花上盆4步曲,老手也不一定知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宜兰县| 襄垣县| 格尔木市| 关岭| 老河口市| 福泉市| 鄢陵县| 尚义县| 全州县| 图们市| 岐山县| 淳安县| 邻水| 张家川| 宜春市| 景洪市| 太仆寺旗| 岳阳市| 马龙县| 本溪| 霍山县| 蒙山县| 万宁市| 略阳县| 玉屏| 南开区| 恩平市| 德昌县| 沙湾县| 清苑县| 安国市| 八宿县| 和平县| 湄潭县| 庄浪县| 安康市| 内江市| 图片| 若羌县|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