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具有兩種基本職能,即合理組織生產力、維護與完善生產關系。
郭致星指出當管理作用于組織的運行過程中時,又表現為一系列具體職能。最早對管理的具體職能加以系統闡述的是法約爾。他在1916年發表的《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一書中把管理的具體職能分為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五項,即"五職能說"。其后,許多學者又從不同的角度對管理的具體職能做出了解釋,如吉利克的"七職能說",厄威克的"三職能說",孔茨的"五職能說"等等。在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中,人們通常將某些職能適當歸并和組合,將管理的職能分為計劃、組織、領導、控制。
1.計劃職能
計劃的任務主要是制定目標及目標的實施途徑(即計劃方案)。具體來說,計劃的工作主要包括:①描述組織未來的發展目標,如利潤增長目標,市場份額目標,社會責任目標等;②有效利用組織的資源實現組織的發展目標;③決定為實現目標所要采取的行動。計劃是管理的首要職能,管理活動從計劃工作開始。
正確發揮計劃職能的作用,不僅有利于組織主動適應環境變化,統籌安排各項活動,而且有利于正確把握未來,保證組織在變動的環境中穩定發展,還有利于組織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以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2.組織職能
再好的計劃方案也只有落實到行動中才有意義。要把計劃落實到行動中,就必須要有組織工作。組織是指依據既定的目標,對成員的活動進行合理的分工和合作,對有限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使用以及正確處理人們相互關系的活動。其目的在于從勞動的分工和協作,從上下左右的相互關系,從時間和空間的聯結等方面,將各個部門、各種要素、各個環節有機地綜合在一起,保證組織活動有序進行和效益的不斷提高。透過有效的組織工作,管理人員可以更好地協調組織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更順利地實現組織目標。
組織職能的具體內容主要鈕括:設置管理機構、劃分管理層次、建立組織結構、確立管理體制、確定各機構的職權范圍、明確相互合作范圍、明確相互合作關系、建立信息溝通渠道、人員選拔、培訓"、使用、考核和獎懲。
3.領導職能
為了有敬地實現組織目標,不僅要做好計劃,設計合理的組織結構,將組織成員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而且要使每一個成員以高昂的士氣、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組織的活動中去。在組織的各種要素和資源中,人的因素對組織目標的實現及實現的程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調動組織成員的積極性就成為管理的核心問礎,這也正是領導工作的任務。
所謂領導是指利用組織賦予的權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揮和影響下屬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工作的過程。一個組織要生存下去并取得成功,就需要有效的領導。而一個領導者是否有效,取決于他所領導的組織績效如何。作為組織的領導者,需要將個人的領導素質和領導才華轉化為取得組織績效的能力。
4.控制職能
人們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常常使實踐活動偏離原來的計劃。為保證目標即為此而制定的計劃得以實現,就需要有控制職能。控制就是按照既定目標、計劃和標準,對組織活動各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偏差并采取措施予以糾正,以保證各項活動按原定計劃進行,或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對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更符合實際的組織活動過程。控制的實質就是使實踐活動符合計劃,計劃就是控制的標準。管理者必須及時取得計劃執行情況的信息,并將有關信息與計劃進行比較,發現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
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是最基本的管理職能,它們分別重點回答了一個組織要做什么和怎么做、靠什么做、如何做得更好,以及做得怎樣等基本問題。管理職能并不只是這四種。郭致星指出作為管理工作的手段和途徑,隨著管理對象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管理職能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