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元宵節啦!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是新年里的第一個月圓夜,人們要吃湯團,晚上看燈會。白居易《正月十五夜月》詩云:“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無妨思帝里,不合厭杭州。”可見唐代的杭州仿效京城長安,元宵燈會就已經頗具規模了。那老底子杭州人過元宵節要做啥事兒,一起來看看!
看燈會
說起南宋杭城的燈會盛況,周密的《武林舊事》里記敘得頗為詳盡。從上一年九月賞菊之后,杭州人就開始陸續試燈了,也就是準備工作,稱為“預賞”。“一入新正,燈火日盛”,就是一過了年,這燈火就一天比一天熱鬧。書里還特別提到:“天街茶肆,漸已羅列燈球求售,謂之燈市。”也就是說當年的中山路一帶,是有“燈市”的,專售各種彩燈。在天街一帶,這段時間里還有各種做歌舞表演的藝人“數十隊”,專門到大戶人家去賀喜,連旅舍客邸,也有他們的蹤跡。從“樓燈初上”到“四鼓乃還”,要熱鬧一個通宵。
“龍燈開光”
不僅要觀燈,元宵節還有舞龍,舞龍這種風俗幾乎遍及大江南北。
不過杭州的傳統卻有所不同,這就是清代《杭俗遺風》中提到的“龍燈開光”。其中寫道,吳山“山右龍神廟,俗稱龍王潭。燈節城廂內外,所行龍燈,于十二日到廟,點睛參偈掛紅,名曰“龍燈開光”,斯為新年之一大陣場也”。俗信以為,龍燈是歸龍神管轄的,所以凡是龍燈,就得先到這兒來報個到,也算是祖先流傳下來的一個規矩吧。
吃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又是一大樂趣。
明萬歷《杭州府志》稱:“俗于十五日夜,各以米團供神并祖先訖,大小分食之,謂之燈圓,取團圓之意。亦有于十三夜作米圓,謂之上燈圓;十七夜作米圓,謂之落燈圓。”到了清代,在《江鄉節物詩》里又提到了“上燈圓子落登糕”的俗諺,落燈該吃年糕,寓意“步步高”,這和上燈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一樣,都是人們對于幸福生活的期盼,也是值得我們大家珍惜的。
元宵
![]() ![]() 20世紀80年代以來,錢塘燈會重新崛起。新式的彩燈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更是巧奪天工,也就愈發光彩照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