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們大部分人都在經歷著看似忙忙碌碌,卻又收效甚微的狀態。局君在2個月前推過一篇文章,告訴你為什么你的時間、金錢甚至朋友會如此捉襟見肘(點擊查看原文《缺心理學 | 缺錢、缺朋友、缺時間都會讓你陷入思維困境》),見大家反響熱烈,我們今天就來討論應對的方法。
“稀缺心理”出自《稀缺》一書,作者利用“稀缺”這一經濟學原理解釋了我們陷入此窘境的復雜成因及應對之法。 本文為簡書網作者StevenFU關于此書的一則讀書筆記,談到了他對此書核心思想的一些理解。
一、為什么我們會變得貧窮與忙碌?
稀缺會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讓我們作出不同選擇。這種現象會讓我們變得更有成效;但同時也會讓我們為此付出代價:這種“專心致志”會令我們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
稀缺,不僅僅會令我們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資源,而且還會讓我們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無措。稀缺會使人變笨,變得更加沖動。我們不得不在流體智力和執行控制力被減弱的情況下,依靠更有限的腦力去勉強度日。生活,就這樣變得舉步維艱起來。
二、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當我們借用時,就是給自己的將來挖下了更深的坑。明天的稀缺注定無法像今天的稀缺一樣俘獲你的注意力。
三、如何擺脫貧窮與忙碌?
窮困之人會永遠缺錢,而忙碌之人會永遠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