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曙林1954年出生于北京,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攝影系,1976年開始攝影,幾十年來創作的攝影作品真實地記錄了中國社會風貌的變化。《八十年代中學生》系列作品拍攝于1979至1989年間,作品從不同視角豐富地展現了改革開放初期北京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
任曙林的十年拍,始于拍攝1979年高考,此后他開始走進校園。1979年,任曙林25歲,在煤炭部下屬的煤炭科學院電影室里工作,他托人找到了離家和單位都只有幾百米距離的北京171中學,和校長說他是搞攝影的,想長期拍中學生。老師們一開始不大同意,怕影響課堂秩序,但最后校長還是答應了,條件是不能拍課堂。
北京171中學位于和平里北街,1958年建校,1970年代末成了東城區重點中學。那時,不斷有挎著相機到學校來的記者,老師會按要求組織學生“配合”拍攝,這讓不少學生反感,“不就是表現‘四化’建設成果嘛。”叛逆的男生會在私下里痛罵這種“配合”,對積極“配合”的女生不屑一顧,一旦挎相機的來了,他們就會放倒消息樹——“拍‘四化’的來嘍。”
任曙林也被學生們當成了來拍“四化”的。可沒多久,孩子們發現,這個人好像不大一樣,老師不做任何組織工作,這個人也來無影去無蹤,你做什么他也不干涉你,就忽而按一下快門,不知道他在拍什么,也不懂有什么好拍的。“不說話,不交流”是任曙林剛進學校時給自己定的一條規矩。“我不是老師,也不是他們的朋友,我就是一個專業攝影師,他們學生牛,我也牛。”任曙林回憶。他曾用文字記錄那次拍攝的情景:“錄音機中的圓舞曲把同學們帶入了歡快且傷感中。乘涼的游客在不遠處圍觀,竊竊私語不時傳入耳中,此情此景有點像一出舞臺劇,亦真亦幻。”
△
▲
△
1986年11月 北京171中學教室
1985年9月 北京171中學教室
1985年9月 北京地壇體育場
1985年6月 北京總政游泳館
1986年6月 北京171中學教室
1986年5月 北京171中學教室
1985年9月 兩個女中學生在北京東城區第五俱樂部
1989年3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4年8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4年8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4年6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1年10月 山東肥城縣中學
1981年10日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1年6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3年6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4年6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雨后(據說這張被國外收藏家高價買走)
1985年6月 北京總政游泳館
1980年7月 北京75中學考場
1986年7月 北京171中學教室
1984年1月 北京171中學教室
1988年12月 北京171中學教室
1986年4月 北京171中學小禮堂
1984年2月 北京171中學教室
1984年1月2日 北京171中學教室
1984年9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6年7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9年1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1年1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4年9月 北京地壇體育場
1983年10月 北京地壇體育場
1980年7月7日 北京東城雍和宮
1981年5月 河南平頂山市中學
1980年7月8日 北京54中學考場
1985年10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5年8月 北京171中學校門口
1985年4月 北京171中學操場
1981年7月7日 北京143中學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