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氣候中心公布強厄爾尼諾事件形成,并可能發展成極強厄爾尼諾事件,美國甚至給它取名“李小龍”,形容其來勢兇猛。如果有人告訴你,干旱、洪水、中國大媽組團炒黃金、股票漲跌甚至是簡簡單單的面粉漲價,都和這個厄爾尼諾有著密切的聯系,你千萬不要以為他是個神棍。這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確實有著蝴蝶效應般神奇的聯系。
極強厄爾尼諾事件可能出現,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可是到底跟我們有毛關系?數據帝告訴你,這能帶來賺錢的機會。通常,厄爾尼諾發生時,有色金屬價格會發生明顯震蕩。在大宗商品交易中有色金屬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的價格變化能直接影響期貨、股票市場的漲跌。所以,了解有色金屬價格的走勢,就能更好地把握股市,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自此走上人生巔峰……
……………我是一本正經的分割線……………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厄爾尼諾是怎么影響有色金屬價格的。簡單來說,厄爾尼諾主要影響有色金屬的采礦和物流,影響方式是降雨的多寡。說白了,厄爾尼諾其實就是太平洋“發燒”,導致太平洋周邊國家一點也不“太平”,出現氣候異常。比如太平洋西岸的菲律賓、印尼、澳大利亞容易出現干旱,太平洋東岸的秘魯、智利容易出現洪澇。
而這些國家恰恰又是部分有色金屬的重要生產國,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智利和秘魯的銅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38.5%,印尼和秘魯的錫產量占據了全球總產量的36.4%,菲律賓和印尼的鎳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28.3%。
在菲律賓、印尼等基礎設施薄弱的東南亞國家,金屬采礦通常需要依賴于水力發電作業并通過水路運輸,一旦遭遇厄爾尼諾引發的嚴重干旱,可能引發缺水缺電停產,或者導致產品無法運送到港口。對于智利、秘魯等南美洲國家來說,情況則完全相反。如果出現厄爾尼諾,上述地區可能面臨大量降雨,遭遇洪水的礦區同樣將面臨停工減產風險。
從歷史統計來看,自1991年以來,每逢厄爾尼諾現象發生,鎳價格平均上漲13%。近十年,2006年8月-2007年1月以及2009年6月-2010年4月的兩次厄爾尼諾事件中,鎳的價格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類似的是,2009年-2010年的厄爾尼諾事件中,因為智利和秘魯在這一時段雨水偏多,多地發生洪澇災害,銅價格快速攀升。
你看,學好氣象知識是可以發財致富成為土豪的。如果你想做一個有知識含量的土豪,請繼續閱讀。
厄爾尼諾的表象是太平洋特定區域海洋溫度顯著偏高,不同國家對這個特定區域的定義稍有差異。我國一般采用NinoZ(Nino綜合區)海溫的距平指數(較常年偏高或偏低的程度)作為判定厄爾尼諾的依據。
當Nino綜合區海溫距平指數≥0.5℃,并能持續3個月及以上時,認為進入厄爾尼諾狀態。當Nino綜合區海溫距平指數≥0.5℃至少持續6個月(過程中間可有一個月未達標準)則定義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根據海溫距平累積偏高的程度,又把厄爾尼諾定為極弱到極強五個等級。而從去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到今年8月已經持續16個月,國家氣候中心預計未來還會持續到明年初,強度可能達到超強,因此這可能成為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太平洋“發燒”為何會帶來氣候異常?正常情況下,赤道地區太平洋的海水靠近印尼、菲律賓一側更溫暖一些,靠近秘魯、厄瓜多爾一側相對冷一些。因此,太平洋上空形成了這樣一個環流——印尼、菲律賓一側多上升運動,降水豐沛,秘魯一側多下沉運動,降水較少,這個環流被稱為“沃克環流”。但是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時,太平洋東側的秘魯一帶因為海溫升高,下沉運動減弱甚至轉為上升,降雨增多,與此同時印尼、菲律賓一側的上升運動減弱甚至轉為下沉,降水減少,“沃克環流”改變,導致了氣候異常。
不僅如此,這樣的異常,除了沿著赤道附近向東西兩側傳遞,還會向著南北兩極傳遞,進而影響到全球的氣候。總體來看,熱帶太平洋沿岸國家受影響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本次厄爾尼諾已引發巴西冬季干旱、春季洪澇,美國西部嚴重干旱,北美冬季暴雪,春季以來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嚴重干旱,今年5月印度高溫熱浪等極端事件等。對我國來說,今年汛期南方暴雨、華北干旱等也跟厄爾尼諾有關。
一般厄爾尼諾強度越強,帶來的氣候異常會越明顯。但從統計來看,厄爾尼諾帶來的異常情況并非固定不變。1951年以來,多數的厄爾尼諾年我國東北的夏季偏冷;但1997年發生極強厄爾尼諾,東北夏季的氣溫反而是明顯偏高的。
此外,厄爾尼諾年通常西北太平洋的臺風活動偏少,如1981-2010年期間平均每年生成25個臺風,1998年發生極強厄爾尼諾,僅生成14個臺風,異常偏少。但是今年1-8月臺風生成16個,數量卻比往年同期(13.5個)偏多。
其實影響氣候的因素有很多,厄爾尼諾只是其中的一個,單憑厄爾尼諾來預判未來的氣候,并非“一招鮮吃遍天”。況且海洋和大氣的相互作用也不是一兩天的事,包含了累積、相互反饋并滯后的過程,這也反映了氣候預測難度之大,準確度目前無法和未來3天天氣預報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