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幽窗不可聽,
挑燈閑看牡丹亭;
人間亦有癡如我,
豈獨傷心是小青。
杭州城隍山城隍廟門口曾經有一副對聯
上聯寫的是:
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無緣不聚。
下聯對的是:
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
凡青春若夢的年紀、經歷結婚育子階段的人,想必都會對這副對聯深有感觸!因為人生的姻緣和合被賦予了實現果報的任務,沒有前緣、沒有宿債就難成夫妻,也不會成為父母子女;很多人知曉杭州西湖西泠橋邊有座南齊詩妓蘇小小之墓,還有一座為推翻滿清而拋頭顱的秋瑾之墓,但很少有人知道西湖孤山瑪瑙坡旁還有一個小小的石墳,墓碑上刻著明詩人小青女史之墓;可惜此墓在文革時已被破壞殆盡!
民國時期孤山北岸馮小青墓
馮小青
名玄,字小青;明代萬歷年間南直隸揚州人今屬江蘇。其祖上曾追隨朱元璋南征北伐,打下大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勞,馮家因此享有高官厚爵,到馮小青父親時受封為廣陵太守,馮小青的童年就在太守府中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父母對她從小就悉心培育,舞文弄墨、撫琴彈弦,希望她長成一個才貌出眾的姑娘。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建文四年“靖難之變”中,馮家幾乎全家罹難,惟存小青逃往杭州,在杭州馮小青舉目無親,只好寄居到一個曾與馮父有過一回交往的本家馮員外家中,馮員外是經營絲綢生意的富殷,見馮小青孤身一人,楚楚可憐,就收留了她。馮家大少爺馮通是個精通文墨的儒商,與馮小青情投意合十分投緣,不久16歲的小青便嫁與馮員外之子馮通為妾,夫妻終日酬唱,其樂融融。但是好景不長,馮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先對馮通的行動嚴加約束,繼而又對馮小青的生活挑三揀回,不久小青便被幽禁在三面臨水僅有一條路可通的孤山放鶴亭邊,不許與丈夫見面,她每日只有駐足池旁觀看自己倒映水中的倩影,晚上她面對孤燈一盞,形影相吊,因而她養成了那種自身戀愛的畸形現象。唯以《牡丹亭》一書自遣,因而在她極少傳世的詩篇中有一首《讀牡丹亭絕句》,“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癡于我,豈獨傷心是小青。”馮小青漸漸茶飯不思,人變得病弱懨懨,沒過多久便因傷心抑郁染上重病又拒服藥物而撒手人寰,那年她未滿18歲;在她香消玉殞的不久以前,描繪過三幅自身的畫像,常焚香獻祭以寄其不勝自憐之慨,死后她被埋葬在瑪瑙坡旁,墓碑上刻著“明詩人小青女史之墓”。《紅樓夢》引小青詩:“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需憐我我憐卿。”黛玉形象實以小青為原型。
性心理上有一種狀態,叫“影戀”,即對自己的鏡像產生了愛情,馮小青就是這樣的人。
歷代名姬圖之小青
民國一行人來到馮小青墓前,由柳亞子主祭,并為此事題:"馮郎春航,能歌小青影事者,頃來湖上,泛棹孤山,撫冢低徊,題名而去,既與余邂逅,屬為點染,以示后人,用綴數言,勒諸墓側,世人覽者,倘亦有感于斯。民國四年夏五,吳江柳亞子題。"
現在的馮小青墓碑
《絕句》九首
1、春衫血淚點輕紗,吹入林逋處士家。
嶺上梅花三百樹,一時應變杜鵑花。
2、新妝竟與畫圖爭,知是昭陽第幾名?
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3、何處雙禽集畫欄,朱朱翠翠似青鸞。
如今幾個憐文彩,也向西風斗羽翰。
4、脈脈溶溶滟滟波,芙蓉睡醒欲如何?
妾映鏡中花映水,不知秋思落誰多?
5、盈盈金谷女班頭,一曲驪歌眾伎收。
直得樓前身一死,季倫原是解風流。
6、鄉心不畏兩峰高,昨夜慈親入夢遙。
見說浙江潮有信,浙潮爭似廣陵潮。
7、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愿將一滴楊枝水,灑作人間并蒂蓮。
8、西泠芳草綺粼粼,內信傳來喚踏青。
杯酒自澆蘇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
9、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
世間亦有癡于我,豈獨傷心是小青。
——選自 穆恭的《馮小青詩詞選》
她曾到孤山上的尼姑庵去面對觀音大士默占一詩,“嵇首慈航大士前,不生西土不望天,愿祈一滴楊枝水,遍灑人間并蒂蓮”。如今孤山北麓,馮小青墓原址立有一石碑,以記其事,令人感慨;她自身經歷了不幸的感情離世,臨死卻無仇恨,依然希望天下有情人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