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是全世界范圍流傳最廣的一種投資體系,其自誕生以來,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和投資世界的不斷變化,也在逐步變化演進。
1、格雷厄姆的價值投體系
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的開山鼻祖,其開創了證券分析這門職業,同時將定量技術引入了證券業。格雷厄姆時代的經濟是以有形資產為主,所以格雷厄姆的價值評估體系主要是考量股價與資產賬面價值的背離以及沒有反映到賬面的有形資產(隱藏價值),這是一種靜態的評估系統。
2、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體系
作為格雷厄姆最杰出的弟子,沃倫.巴菲特對價值投資的體系和理論進行了豐富。其將格雷厄姆的定量分析方法與費雪的定性分析方法結合起來,使價值投資實現了偉大的飛躍。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集中投資原則:由于格雷厄姆采取的是尋找股價低于賬面價值的股票進行投資,但他不確定這樣的公司到底哪些會上漲,于是采取了分散投資的策略來鎖定大概率收益,而沃倫巴菲特卻采取了集中投資的原則,這是因為巴菲特在遇到費雪和芒格以后,從中學到了商業分析方法,規避了集中持股的弊端,放大了收益。
2)將格雷厄姆的定量分析與費雪的定性分析有效結合起來,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挖掘。
在運用費雪的調查法和商業分析法的過程中,巴菲特傾向于對企業的運營和管理層的研究,從中認識到了無形資產的價值,其認為無形資產是公司成長性的基礎,認為商業世界的增長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中的無形資產成分增加了,無形資產所帶來的收益也占據了很大成分。
3)在投資實踐中,將格雷厄姆的定量分析法和費雪的定性分析法相結合,巴菲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巴菲特說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費雪”,至于到底誰的思想占比大,不是我們的研究重點,但至少我們可以看到,其投資體系是格雷厄姆的定量分析與費雪的定性分析的有效結合。而這兩種投資思想的結合,讓巴菲特獲得了空前的成功,這也使得價值投資體系得到了豐富和發展。
3、彼得林奇的動態價值投資體系
彼得.林奇的出現將價值投資徹底引向了以成長性為核心的投資體系。林奇將公司分為六類,同時將費雪的調查法發揮到了極致。13年間,林奇管理的基金從2000萬美元增長到了140億美元,高成長性價值投資得到了空前的追捧和發展。
4、索羅斯的“極點”價值投資法
在許多人的潛意識中,認為索羅斯不是價值投資者,其實這是一種誤讀。但看看大名鼎鼎的技術派大師保羅.瓊斯的評價:“索羅斯,是外匯界幾乎不可見的純基本面分析者”。加之近年來巴菲特也在外匯交易市場出手,這也印證了索羅斯這位基本面分析者。
索羅斯的投資方法主要是在資產價格與價值的偏離過大,處在極可能的轉折點(稱為“極點”)時介入交易。從這里可以看出,其運用準則其實也是格雷厄姆的價值中樞回歸理論。索羅斯的偉大之處在于將價值投資的方法廣泛運用于各類金融市場,擴展了價值投資的運用廣度和寬度。
綜上所述,四位投資大師在各自熟悉的領域,為我們所有的價值投資人展示了一個獨特的投資渠道和維度,但唯一不變的核心準則,就是價值中樞回歸理論,這也是價值投資的根基。
來源: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