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豬湯",是我國西部地區農村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習俗,農村在快要過年的時候殺年豬,請來親朋好友,把豬的新鮮肉和內臟等煮一大鍋,配其它菜,大家一起吃喝玩。既聯絡友情,又互通信息,還籌劃來年發展,頗有意義, 以致這種“吃刨湯”文化,能沿襲至今。
1、 炒豬肝:豬肝中鐵質豐富,是補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貧血患者經常食用,不但可開胃口,而且可直接補充各種營養素,尤其是鐵和蛋白質。炒豬肝很講技術,切的時候,厚薄要均勻,芡粉要合適,炒的時候油溫要高,翻炒要快,起鍋要及時,否則就老了。
2、回鍋肉:用最好的三線肉保肋,先把肉煮熟、切片,炒的時候要爆出油,加點蒜苗、豆瓣炒出香味,吃起來又香又糯,很巴適。
7、 刨豬湯:粉腸(前段小腸)洗凈煮粑切成段,豬肝切柳葉片,豬血煮熟,瘦肉切片碼鹽上漿,筒子骨吊湯備用,干黃花發制打節,干木耳發制洗凈備用。鍋內下入吊好的鮮湯,放入姜末,熬制2分鐘,下入粉腸、血旺、黃花節、木耳、白菜煮熟,然后下入漿好的肉片、豬肝煮熟起鍋撒上蔥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