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形成的原因不同,可以分成①先天性肝囊腫,②創傷性肝囊腫,③炎癥性肝囊腫,④腫瘤性肝囊腫,⑤寄生蟲性肝囊腫。平常我們見得最多的90%以上的囊腫就是先天性肝囊腫(也叫真性囊腫)。
創傷性肝囊腫是肝臟外傷后的血腫或組織壞死液化形成的一個囊腔,因為它不是一個真正的囊腫,所以也把它叫做假性囊腫。
炎癥性肝囊腫是由膽管發炎或結石梗阻引起的膽管囊狀擴張,內容物是膽汁,也叫膽汁潴留性囊腫。
腫瘤性囊腫包括畸胎瘤、囊狀淋巴管瘤、囊腺瘤等。
寄生蟲性囊腫主要是肝包蟲性囊腫,病人在牧區接觸犬、羊或直接食入棘球蚴絳蟲卵后,蟲卵在腸道孵化成幼蟲進入血液停留肝臟生長發育成包蟲成蟲,并在肝臟內形成包蟲生活的一個“窩”,這個“窩”就叫肝臟包蟲囊腫。
肝臟先天性囊腫是一種胚胎發育障礙性疾病,所以說它是一種良性的、先天性的疾病。說它良性,是說它一不是腫瘤、二不是癌癥、也很少癌變,它是肝臟里面的一個“小水球”,球壁是上皮細胞,球內是水,上皮細胞產生水,使水球不斷膨脹變大。說它是先天性,是說它的正常細胞在胚胎期沒有發育好,不是說它在胚胎或出生后就開始長囊腫,大多數都在身體不長或衰退性即成年或老年時開始長大。
先天性肝臟囊腫分為單發、多發及多囊肝。 囊腫的數量可多可少,少則一個,幾個、十幾個,多則成千上萬個(多囊肝)。囊腫的大小可大可小,有些很小,只有幾個毫米;有的黃豆大小,葡萄大小,雞蛋大小;有的可大到20多厘米。囊內液體少則1毫升,多則可達上萬毫升。多囊肝常常合并有多囊腎。
臨床表現
疾病癥狀
當囊腫直徑達10多厘米時可能會出現壓迫癥狀,比如壓迫胃、壓迫腸出現上腹部飽脹感;壓迫膈肌影響呼吸;肝門部的囊腫壓迫膽管可出現黃疸;多囊肝壓迫使正常肝組織越來越少,肝功能受到影響。如果囊腫內細菌入侵感染,可以出現腹痛與發熱。
創傷性肝囊腫除了有外傷史外,可以有右上腹部疼痛,發熱等。
炎癥性肝囊腫常見的癥狀是反復發作的腹痛、發熱、黃疸。
腫瘤性肝囊腫可以出現腹部膨隆、腹脹、消瘦等。
肝包蟲性可以有過敏反應、腹痛、腹脹、腹部包快、肝大、發熱、黃疸、腹水等。
疾病危害
先天性肝囊腫大多數因為很小對人體沒有什么影響,對肝臟也沒有影響,因此也沒有什么癥狀,絕大部分都是在體檢時發現。當囊腫越長越大、越長越多時就會出現癥狀。
[1]診斷鑒別
輔助檢查
肝臟囊腫檢查首選B超檢查,既便宜簡單又準確可靠。CT對肝囊腫的診斷意義很大:可以把整個肝臟顯示在CT片上,然后肝臟上所有大大小小的囊腫都可以呈現在CT片上。這種圖像的顯示比我們平時看到的B超圖像要全面、清楚,我們自己和臨床醫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肝臟囊腫的情況。肝臟包蟲性囊腫可以做包蟲囊液皮內試驗(Casoni試驗),但禁止做診斷性穿刺,以免引起過敏性休克和包蟲腹腔擴散。
鑒別診斷
肝臟囊腫除了要區分先天性、創傷性、炎癥性、腫瘤性和寄生蟲性外,還要與肝臟血管瘤、肝膿腫、肝癌等鑒別。鑒別的方法需要臨床醫生根據病史、癥狀、體征、化驗和檢查去綜合判斷。例如肝臟海綿狀血管瘤增強CT時表現瘤內有血流、或血流由周邊向中央彌散,而囊腫是沒有血流的。肝癌病人常有乙肝、乙肝病毒攜帶、肝硬化,化驗甲胎球蛋白升高,CT增強掃描呈現血流快進快出的表現等。
疾病治療
創傷性肝囊腫如果沒有感染或膽汁潴留,可以自行吸收。否則需要做穿刺引流或手術引流。
炎癥性肝囊腫需要手術治療原發病如膽管結石、膽道狹窄等。
腫瘤性肝囊腫常常需要手術進行切除。
肝包蟲性囊腫需要手術治療。
先天性肝囊腫絕大部分都不需要處理,只需要定期觀察。一部分生長較快、囊腫較大、伴發感染、出現癥狀者需要處理。
先天性肝囊腫處理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把“水球”內的水引出來或讓其不再產生水。包括①囊腫穿刺抽液術,②囊腫開窗術,③囊腫引流術,④囊腫切除術,⑤肝移植術。小一點的囊腫通過穿刺注入無水酒精、破壞囊腫上皮細胞,使其不再產生水,囊腫也就不會長大了。大的囊腫可通過微創手術(腹腔鏡)在囊腫上開一個口子,讓水引流至腹腔,水就可以吸收了。有些囊腫需要切除部分肝臟。
如果是多囊肝采取上述處理就比較困難了,當其影響了肝功能時,唯一的辦法就是肝移植了。
先天性肝臟囊腫目前還沒有預防辦法。也不能通過藥物治療和預防。重要的是定期體檢與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