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慕已久的紅樹林,在溫煦的海風(fēng)中,終于跳入眼簾的那一刻,我忽然覺得仿佛有成群結(jié)隊的綠色海妖,正從大海里冉冉升起。
它們濕漉漉、水淋淋,猶如渾身綴滿了細(xì)密的珍珠,串串珠鏈從樹干和葉片上流淌下來,在陽光下發(fā)出瑩瑩光澤;它們肩并肩、背靠背,胳膊和手指互相勾連,用足尖在光滑的海涂泥灘上踩出一個個腳印兒般的氣孔。它們綠油油、翠生生,裹著海底世界千年萬年的精氣,像一塊塊綠色的珊瑚礁,為海岸線篏上了一道長長的絲絨鑲邊。
紅樹是濕地的特色植物,相傳在地球的亞熱帶地區(qū),一些原本生長在陸地的有花植物,進(jìn)入海洋邊緣后,經(jīng)過極其漫長的演化過程,形成了在潮間帶生長的紅樹林。它們來自更遠(yuǎn)的南洋群島么?在炎熱的海洋季風(fēng)中,越過了浩瀚的南太平洋,最后被海南島瓊山市東寨港沿岸的海灘所迷醉,忘卻歸路縱躍登陸,在此安營扎寨。它們擯棄了人滿為患的舊港肥田,而選擇了貧瘠的鹽咸灘涂,另辟蹊徑。它們是真正富有競爭意識的智者,在這寸草不生的荒灘上,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家園。
這種在潮漲潮落之間,因受到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因其富含“單寧酸”,樹皮割開后呈紅色。,不僅裸露的木材顯紅色,而且砍刀的刀口也變成紅色。故稱“紅樹”。紅樹的木材、樹干、枝條、花朵都是紅色的,樹皮的提取物可制作紅色染料,馬來人稱它的樹皮為“紅樹皮”。因此,紅樹林名稱只與樹皮有關(guān),而與花、葉顏色無關(guān)。
這片延綿54公里的熱帶海岸潮間帶,被1833公頃蔥郁茂密的紅樹林群落所覆蓋。海妖搖身一變,變成了灌木、變成了喬木。紅樹有的取名紅海蘭、有的取名海欖雄,還有叫水椰、秋茄,臺灣稱為紅茄苳,多達(dá)28個品種。就像幾十個獨(dú)立分散又簇?fù)硐噙B的原始部落,相安無事悠然自得。天然質(zhì)樸,奇異珍貴的紅樹,如今已成為海南風(fēng)光中獨(dú)一無二的自然景觀。
每日漲潮時,灘涂上的紅樹林,漸漸被一寸寸涌動上升的潮水吞沒,紅樹便一寸寸的矮下去,像海妖的沐浴,最后整個兒酥酥地淹沒在藍(lán)色的浴缸里,只露出綠色的樹冠,顫悠悠地浮在海面上,酷似一只巨大的海碗中新沏的綠茶,更像海上盛開的綠睡蓮。那綠色鑲嵌在深藍(lán)色的托盤上,又襯在蔚藍(lán)色的天空底下,天上地下都是柔柔的藍(lán)。上下左右彌漫無際的藍(lán)色中,紅樹林的綠,從藍(lán)色中脫穎而出,有著祖母綠一般純凈的質(zhì)地和安靜的品格。
退潮時分,紅樹林便如出水的綠芙蓉,緩緩?fù)嗜\藍(lán)的輕紗,從銀色的海灘上笑吟吟地站立起來。水珠一滴滴地從它的身上濺落,它抖動著翠綠色的葉片,裸露出碧玉般的身軀。每一片橢圓形的樹葉,纖塵不染、一無雜質(zhì),厚重柔韌、光潤鮮活,充溢著海浪般澎湃的力量,散發(fā)著陽光熾熱的氣息。每一根纖維中都浸透了水分,每一個細(xì)胞中都蘊(yùn)積著水氣。潮漲潮落,海水每日不倦的洗禮,在它的葉上一層層涂抹著琺瑯質(zhì)般的綠釉;于是紅樹林的綠色,永不衰涸、永不萎黃。
陸地的荷塘有蓮、河中有草,水中的綠色,原本不足為怪。
但紅樹林不是草,而是樹。水中之樹,海中之木。紅樹林的綠色,被大海養(yǎng)育、又被大海保鮮。若不是海妖的魔術(shù),紅樹林怎么能在苦咸苦澀的海岸灘涂上,生根發(fā)芽,化腐朽為神奇呢?
它們的腳尖就直直地插入在退潮的海灘上,漆黑的樹根被殘留的海水涂得發(fā)亮,如同海妖一雙雙形狀各異的舞鞋,在平滑的泥漿上旋轉(zhuǎn)出一個個或圓或方的足跡。那樹根疙疙瘩瘩、瘢痕累累,一坨坨形如斑貝、一片片盤根錯節(jié),每一種不同形狀的樹根和葉片,便是不同的紅樹品種了。
小船在被海水沖刷而成的河道水巷里穿行,兩岸都是密密匝匝、郁郁蔥蔥的紅樹林。林深處密不透風(fēng)、陽光閃爍如針。時而可見一株株粗壯雄偉的獨(dú)立喬木,立于江南茶園般連片的低矮灌木之中;又見甘蔗林青紗帳般的樹墻撲面而來,河道急拐,眼前卻是幾叢敦實(shí)的紅樹,如大陸的翠竹桑林,一色鋪排開去……
只一片紅樹林,竟把天下植物的風(fēng)光都收盡了。
紅樹林茂密的港灣,水波不興平靜如鏡。藍(lán)的水、綠的樹,偶有不知名的飛鳥,掀著斑斕的彩翼,嘟地從空中掠過,水里有如劃過一道彩虹。
再低頭細(xì)看那紅樹的根部,四周圍有粗壯的須根,像堅實(shí)的圓柱支撐著宏偉的大廳,穩(wěn)穩(wěn)地立于稀濕的淤泥之中。潮來潮去,風(fēng)嘯風(fēng)息,它的根系猶如一只只遒勁的鷹爪和鐵錨,牢牢扎于海底的礁石。它用樹根編織成一道不朽的箍網(wǎng),自愈自生,日日常新。
凡有紅樹林的海岸,就有了天然的屏障和堤防。
它喝下苦澀的海水時,定是把海里的鹽份,都用來為自己被風(fēng)暴侵蝕的創(chuàng)口療傷了;定是把水中沉淀的濁物,都化作了自己生長的養(yǎng)分。
若不是海妖的絕技,紅樹林的種籽,怎么能隨生隨長,落地生根呢?
紅樹開花時,或白或黃,雙朵并蒂?;ò晁拿叮杉?xì)密,滿樹繁花藏于葉后,不暄不鬧?;o靜開著,種籽也悄然而孕。然后從果實(shí)的底部,漸漸伸出一支細(xì)細(xì)的綠色胚根,一天天飽滿,呈紡錘狀,又似山頂洞人的骨針,針尖朝下直指海灘。
待到成熟的日子終于到來,那種籽被地面強(qiáng)大的引力所吸,脫離了它的母體,向濕潤的灘涂猛地射去。只一個瞬間的彈跳,橄欖形的樹種似有神助,一個沖刺,便立錐一般扎于淤泥之中了。它的身子繃得筆挺,就像從高低扛上飛身直下,穩(wěn)穩(wěn)落地。
細(xì)細(xì)聆聽,可聽得它將自己播種入地時,那“啪”的一聲。如鳥驚雁過,融雪滴雨,極輕微又極壯烈。那極小極小的精靈,在海水里掙扎,它若是沒有及時伸出自己的小手把海灘抓住,就被海水帶到陌生的遠(yuǎn)方去了。
東寨港偌大的紅樹林,每時每刻都回蕩著紅樹種籽落地的聲音,噗噗猶如雨滴瓦檐,咚咚如雹打芭蕉。更像是海妖急促的呼吸,與海浪的拍打匯成奇妙的歌聲。
正午時分,可見一株株紅樹小苗,從退潮后的灘涂里悄悄破土而出,搖搖晃晃地站立起來,就像大海送來的禮物。當(dāng)漲潮的海水覆蓋了海灘時,沒有人能夠看見紅樹的幼芽,因為它恰是在被海水淹沒的時候,在沒有陽光的黑暗中發(fā)力的。它那么弱小卻又那么頑韌,一直在水下耐心地潛伏,等待陽光穿透海面的那個時刻,等待潮流退往大海深處。它在黑暗中摸索通往海岸的路徑,然后在海水中一點(diǎn)點(diǎn)生長、再朝著天空一寸寸伸展;最后繁衍壯大,成為海中的一棵樹,成為很多很多海中之樹。
海水可以磨去礁石的棱角,海風(fēng)可以將山巖化為齏粉,但海水與風(fēng)暴卻成就了紅樹林,。紅樹林是活的生命,植物生命有時比巖石更頑強(qiáng)更堅韌。
在海洋與陸地的邊緣地帶,綠色的海妖托起了一座不沉的綠島,海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