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懸壺先生 于 2014-6-11 16:56 編輯
本帖最后由 dottypiggy 于 2014-6-3 14:21 編輯
懸壺先生您好,我想咨詢您一下。我也是慢前患者,還有不知道是疝氣還是精索靜脈曲張,陰囊里有一根管子,用手可以摸到,經常會脹痛,躺下就緩解,并且有腰痛,陰囊里面痛的時候腰痛就更厲害。腰和小腹得溫會緩解。回想是少年時忍精不射導致的。如果一段時間不房事,陰囊內的條狀物就會鼓脹墜痛的厲害,必須排精才可以
而且還有脂溢性脫發,頭皮上經常長許多火疙瘩。
性欲亢奮,卻勃起不堅。小便有淋漓不盡的現象,有時尿道會澀痛。
長期便溏,腹脹,放屁多。大便后會覺得舒暢,便的時候也沒什么不舒服,就是不能吃辣椒,一吃就泄。
身體發胖,上眼皮腫,白天沒精神沒力氣想睡覺,一活動就容易出汗,晚上卻入睡不易。
還有飛蚊癥,一直耳鳴。
吃過許多藥了,效果都不太明顯。現在左尺脈浮大,左關寸都弱,右關寸洪大,右尺比較弱,右手強于左手。
我想請教先生我現在的情況應該怎么考慮用藥,用您說的調中益氣湯合三甲散可不可以?還是先用升陽益胃湯之類?
附上舌象請先生幫我看看:
左手不足,右手浮大無力,可用補中益氣一類的處方。但是右手脈有力,說明需要中上焦化痰祛濕,下焦用平補腎氣的藥固住。就是要以降下為主。考慮用黃連溫膽湯化痰祛濕降下為主,中焦稍佐人參、白術,下焦用菟絲子、枸杞固住,加茯神、遠志交通心腎。稍佐梔子豉湯開宣中上焦。
二、男科的理論與臨床經驗尚不完備
中醫男科與中醫婦科相比,歷史算是很短的了。中醫婦科作為一個學科的出現和成立,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而中醫男科作為一個專科從中醫臨床專業中提出并被學界所承認,僅僅只有三十年左右的歷史。所以歷代婦科著作浩如煙海,而中醫男科著作基本沒有。眾所周知的《傅青主男科》,嚴格地說,是一本內科學著作,不是嚴格意義的男科學著作。此書是相對于《傅青主女科》而言的,即除專屬婦女經帶胎產類的疾病,列入此書研究。除此之外的疾病,即是《傅青主男科》的研究范圍。其中雖也有遺精、陽痿、淋證之類的疾病種類,但是相對于整書的篇幅而言,很少很少。所以說《傅青主男科》應該列入內科類的書籍,而不是男科類的專著。
歷代男科學的理論與臨床經驗的記載,散見于內科或外科學著作里,比如類似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淋證、濁證,還有遺精、陽痿等多見于古代內科類的著作中;繡球風、下疳一類的多見于古代外科學的著作中。
個人認為,中醫男科在古代沒有形成一個專科,這就已經說明前人研究得不夠了。這有幾方面的原因:第一,當然是這是一個諱莫如深的病,古人畢竟沒有現代人思想開放。第二,可能這些病在古代不是那么難治,很多不需要成年累月地治療。雖然也能看到一些很復雜的男科醫案的記載,但是多有比較長時間的誤治史。第三,古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可能沒有現代人要求高,古人沒有現代人這么明顯地追求性生活的質量。最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古代人口沒有現代人口多,接觸到的色情宣傳也很少,從絕對數量來說,男科疾病在古代患者肯定是有限的,所以不容易催生專科的產生。因為任何一個時代,醫生都會朝著當時的多發病進行研究。
對男科疾病的歷代文獻,我是下過一些功夫的,但是臨床上可以直接拿來用的,很少。比如補腎一法,歷代醫家都有很多經驗,但是臨床上用起來極不靈光,甚至會將患者越治越重。還有前列腺炎中的清熱利濕之法,很早我就發現其弊端,所以開始自己的臨床的時候,就極少運用此法。其實這些方法,現在很多患者都知道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但是可悲的是,還是有很多醫生在大行其道地使用。比如一個醫生以地黃丸之類的治療遺精,別的醫生就覺得這個醫生很靠譜,很有水平,但是實際臨床中,病人明顯能感覺到遺精頻率不斷在增加。陳陳相因,不僅表現在現在的臨床,在文獻中也是如此。不僅同時代的互相抄襲,縱向地看,就是抄襲古人的東西,很少看到向深入的地方開掘的。比如丹溪論遺精,認為遺精主乎熱,滑精主濕熱或腎虛。丹溪以后,基本看不到能跳出這個圈子,或深入地闡述熱或濕熱形成的機理,以及用臨床來佐證自己的觀點。直到成都中醫藥學院冉品珍教授的一個遺精的醫案,始能看到自出機杼,而將病理和治療思想闡述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個人認為冉老的這個醫案,有很多開創性,符合現在的臨床,可惜的是,冉老未再留下更多的男科醫案。
我的體會,內經中關于男科生理病理的論述,雖然不多,仍有指導意義,循此以求男科疾病的治法,確實能收到良效。后世醫家的著作,要深入到其思想中去,也會發現男科疾病的治法。比如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男科病從肝論治的思想,但是多流于逍遙散、四逆散、小柴胡之類散肝的治法,最近一年來我以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為指導,取得了一些經驗。說明從肝論治,可以考慮得更細致一些,流于粗疏,很難取得確切的療效。
至于具體治法,容后面章節再述。此節暫到此為止,因囿于個人經驗,難免言語極端,請賞讀者多拍磚。
本帖最后由 懸壺先生 于 2014-6-11 16:57 編輯
三、現在男科病的基本病機,以虛勞為主,濕邪彌漫
虛勞為主,濕邪彌漫,是我最近臨床對男科病基本病機的一個體會。現行的《中醫內科學》學教材將虛勞定義為:虛勞又稱虛損,是以臟腑虧損,氣血陰陽虛衰,久虛不復成勞為主要病機,以五臟虛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多種慢性虛弱證候的總稱。顯然很多男科患者的證候是符合這個定義的。《素問·通評虛實論》里將虛勞的定義概括為“精氣奪則虛”,這使我們能更好地把握男科病作為虛勞一面的特點。很多男科患者發病的根本原因,多有“精氣奪”的原因,比如長期手淫、縱欲過度或先天腎虛不足,這些都是滿足“精氣奪”的條件。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誤治等因素導致出現各種復雜的變證,但是“精氣奪則虛”的病理特點不會改變。精氣一奪,脾腎即虛,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先后天都損,脾土不能生肺金,故肺虛,腎水不能滋肝木,故肝旺,心不能受氣于脾,以及腎虛不能上潤于心,故心虛。男科病精氣被奪的特點很鮮明,所以臨床所見五臟皆虛的特點也很突出,故以虛勞概括其虛損的一面,是很恰當的。
濕邪彌漫作為男科疾病病理的另一面,在現實的臨床中是很突出的。按我個人的理解,濕邪很重主要有兩方面所導致:一是精氣奪則脾腎不足,腎為主水之臟,脾為制水之臟,脾腎失其主水制水之功能,則三焦水液代謝紊亂,不化為濕,則化為飲、為痰。臨床以濕氣多見而痰飲亦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最近幾十年飲食的極大豐富,而食物基本都是農藥、化肥、抗生素、激素培育出來的,甚至我們的食物中不乏轉基因食品。所以在機體內存留的垃圾勝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這些垃圾,就臨床所見,多以濕邪的形式存在。這就是為什么不僅僅四川的男科病人如此,外地來蓉的病友也是如此的原因。從古人的醫案來看,古代病人確實沒有現在這種濕邪很重的特點。現代的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導致了現在男科疾病的極端復雜性。所以獨立分科出來研究,對于新理論的產生、新經驗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可悲的是現在出版的醫學書籍,多因襲前人之說,對時代的疾病病機特點闡發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