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孩子學英語單詞的時候,遇到不會的有三種情況。要么是沒學過,沒見過,這種情況是真不知道。要么是學過,有印象,只是記不清詞義了;要么就是能記住,知道詞義,但不知道怎么使用。少兒英語單詞的學習,也是從未知到已知,然后從已知到掌握。孩子學使用筷子是為了吃飯,學英語是為了使用英語溝通交流。家長教孩子學筷子的時候,是在具體實物上練習,掌握動作,也是掌握了如何獲取。記憶英語單詞,也是在具體語境中練習,掌握了單詞詞義,也就掌握語境的應用。怎么能夠脫離語境獨立記憶詞義呢。教孩子學英語,記憶是使用的開始,使用是記憶的結束。如果不能清楚記憶,只是還沒完成記憶。如果不能使用,只是還沒完成使用。
當孩子能夠發音英語單詞的時候,就已經能辨音了,能辨音就能聽音。所以希望孩子聽力好,除了多聽,更要多說。表達就是在訓練思維和語感。在聽力的時候,更需要語感,聽別人說話,要站在別人的思路上去理解。理解了就可以了,并不是記住單詞不放開,聽到一個單詞,就記住;一句話,一段話,那么多單詞,怎么能夠一起全部都記住呢。理解就可以了。理解的同時,就是把聽到的,轉化為自己能掌握的。
所以聽力也是在鍛煉理解能力,而不是記憶有多準確。就像平時家長說一句話,孩子能馬上知道在說什么;習慣了語境,甚至不需要多余的表達。能聽懂詞義,就能聽清單詞發音。聽清是聽懂的開始,聽懂是聽清的結束。怎么能一直去聽而不理解呢。思考是理解的開始,理解也是思考的結束。培養用英語去思考,也是就是培養語言思維表達能力。表達就是在互動中多說多練,互動中才能體會到語境。
課本上那么多單詞,就像平時說話所表達的事物名稱;使用的時候就用它就可以了。教孩子啟蒙英語口語,就是在課堂上老師教孩子怎么使用單詞互動。認識單詞的時候,已經在開始使用單詞了;比如英語單詞“pear”,發音的時候,是孩子跟著老師模仿發音;拼寫是孩子跟著老師模仿拼寫。發音和拼寫,就是使用單詞“pear”在發音和拼寫。老師在課堂上先通過簡單的詞匯互動,接著是簡單的,重復性高的口語練習。平時使用次數高的口語,會貫穿在認知和互動中,耳熟能詳。聽覺和發音的思維是聯系在一起的,聽得多了也能說了,說得多了自然也能聽懂。如果想方設法去練習口語,只在方法上下功夫,怎么能練好口語呢;練好口語,就要在口語練習中尋求,在互動中培養語感。
很多方法是在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是在特定的內容和語境中才產生的。孩子的口語訓練體驗,不一定能全面描述出來,但是能夠知道怎么使用。所以方法是蘊藏在孩子的知識學習中,只有在掌握和使用中,才能提煉出來。在英語課堂互動中,記憶英語單詞,也是在使用單詞和老師互動。課后復習英語單詞,就是和老師教學印象互動。復習中,每個單詞都來源于課堂上的教學;使用單詞閱讀,就是還原單詞的使用。如果獨立的記憶單詞,就會把注意力放在單詞詞義上,在閱讀中就容易單個詞義的去拼湊。教孩子有效閱讀,也是記憶單詞的一種方法。聽說讀寫,都是在使用英語單詞來完成認知和理解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