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多女少是一方面,嫌貧愛富也是有的,彩禮過重娶不起的也很多。
我經常回老家農村,常常聽到看到這樣的現象。村里光棍越來越多,娶媳婦是一個家庭最大的負擔。不必明說,房要的是樓房,車要的是新車,還要有廠子,有存款。男孩子找對象低三下四,女孩子找對象挑三揀四。已經成為社會風氣。父母操心受累把孩子拉扯大,倒成了活該死的了,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后還要扒一層皮,還要弄個精疲力盡遍體鱗傷。真是苦不堪言啊!
一家人省吃儉用努力賺錢都是為了娶媳婦。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孩子一天比一天大了還在打光棍兒。這是一種恥辱,一件丟人的事。
老家鄰居的孩子25歲了,眼見就是剩男了,家里急得團團轉。后來經人介紹了一個女孩子,這女孩子家庭名聲很不好,母親和姥姥都是利用婚姻騙錢的,已經出名了,騙人無數。可鄰居還是非常愿意這門親事。只女孩子第一次來家相親的看房費和見面禮就是五萬,不管成不成女方就要這五萬。還算幸運,女孩子同意交往下去。交往過程中花錢無數,最后也談婚論嫁了,彩禮要20萬,要一套裝修齊全的樓房,提前說明以后離婚了錢不退回,還要提前說明樓房自己住,不和公婆同住……——最后終于結婚了。女孩子什么也不做,丈夫外出打工回來還要做家務。就這樣女孩子還三天兩頭的回娘家,還把離婚掛在嘴邊。后來生了個娃……
——明知道是上當受騙也愿意,別人還說什么呢?一家人幾十年的積蓄,還有欠賬都拿這樣的婚姻來冒險,值得嗎?或許你會說這家人迂腐,說他們卑微,但這就是農村婚姻的現狀。能理解嗎?你的悲哀無濟于事。
我的一個表弟,在村里是一名大學生村官,工作干得非常起色,農村成了他鍛煉學習的一個極好平臺,但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沒有一個合意的姑娘闖進自己的生活,于是父母那個著急啊,好不容易有了合意的姑娘,倆人在相互談了半年后,想在年前把婚結了,但女方獅子大開口,要出了20萬元的結婚彩禮、用品,這讓一個靠地吃飯的莊戶人家咋能承受得了。據表弟說,這20萬元里還不包括蓋新房,買小汽車的費用,加上這些的話,那就得50萬元啊,去哪找這么多錢,于是,倆人拜拜了。
除了女方“賣女兒式”的索要巨額才例外,還有男女雙方價值取向不同,找不到合適的對象的因素。
現在的農村小伙個個英俊瀟灑,他們不甘心在村里守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趁著年輕都要走出去闖一番天地,于是,通過個人努力,到城里有了一席之地,但根兒還是農村的,有的小伙三十好幾了還是找不到老婆,每年過年回老家,成了父母的一大心病,于是四處給打探對象,但這部分小伙極不情愿找一個村里的姑娘生活一輩子,于是一年一年的拖著找不到老婆。
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姑娘,從我個人觀點來看,找對象一定要找一個志同道合、有共同愛好的男士,且不說學歷、愛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最起碼說到一個話題能有共同語言吧。我在25歲時,村里媒婆介紹了一小伙,那小伙現在回想起來論長相與身高都沒得說,可就是從小不愛學習,沒上完初中就輟學做小買賣去了,倒是有點資產,車、房、存款都具備,就是張口說話沒個把門的,信口開河有的說沒的道,而且一股暴發戶的那種自傲感,沒有一點城府,于是在談了一個月后,我果斷地與他分道揚鑣了。
村里天地廣闊,有思想有能力的小伙,沒有一個是剩男,討不上老婆者必有其一定的原因,并非男多女少一個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