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飛
網名柳五,江蘇蘇州張家港人。張家港市詩詞學會(今虞詩社)會長,蘇州市詩詞協會(滄浪詩社)常務理事,蘇州市滄浪吟誦傳習社理事,蘇州市全民閱讀促進會理事。張家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沙洲古文吟誦)代表性傳承人。2019年被聘為中國青少年國學大會詩詞顧問及評審專家,2021年被聘為上海大學中華詩詞創作研究院特邀研究員。
詩
有贈
其一
天地不仁悲亦歌,楊朱不笑事如何。
元知管華難同席,各逞風流各砥磨。
其二
陽關獨木亦心魔,世路紛紜任寢訛。
我自中流奮一楫,浮云破處月凌波。
蝸居雜詩·次韻周秦教授《二月初二》
其一
鎮日樓高門不開,東風消息許遲來。
玉蘭一地無人管,分付斜飛上露臺。
其二
雨閉垂簾晴忘開,惺忪斗室影重來。
鶯聲何事相呼急,妨我乘云步帝臺。
其三
強支枯坐掌屏開,謠諑紛紜撲面來。
不值隔空輕一哂,風聲已報到烏臺。
其四
聞報天機一線開,憑窗邀取故枝來。
元知春色終無賴,才上衣襟便踞臺。
賀曹兄冠雄新婚四首
其一
西園明月應時圓,報喜燈花燦彩箋。
一派管弦催玳筆,新詞題到蓋頭前。
其二
雁列香車擁翠鈿,華堂高燭步金蓮。
南風裊裊虞韶起,疑是蟾宮又謫仙。
其三
弄璋弄瓦趁年華,詠絮詠鵝休慕遐。
總是詩家玉田事,弦歌聲里育仙葩。
其四
五嶺高高錦幛遮,偕來萬里筑新家。
時人不識神仙府,唯見桃花洞外斜。
白露時節
才覺臺風勁,又含丹桂薰。
溪喧三寸浪,山峙半空云。
眾鳥有留候,幾人堪輩群。
短長隨日夜,終古欠平分。
詠石榴花
容教破綠圍,造化豈無歸。
木杪一團烈,人間萬事非。
尋根諱絕域,吐艷示明威。
結子毋多慮,排排浸曙暉。
香山紅葉四首
其一
秋深石徑小,宛轉共神飛。
一葉剪明水,千家浸夕暉。
山香人不老,坐久客忘歸。
未敢早零落,還期杜紫薇。
其二
風前挽香住,嶺上掠云飛。
不減經霜色,猶添愛晚暉。
半酣題錦字,一笑指詩歸。
愿得故山意,時時親澗薇。
其三
一夜零星雨,停凝不亂飛。
盈盈承玉露,灼灼蕩玄暉。
匝地金石裂,撫膺元極歸。
湖山暖意在,四季可生薇。
其四
燕甸雪初覆,吳江冷欲飛。
摶成香一片,到此駐秋暉。
九老圖猶在,七弦風自歸。
行歌興未已,漫說佐餐薇。
賀中華詩詞學會現當代詩詞研究工作委員會張家港基地、上海大學中華詩詞創作研究院張家港合作基地成立,時在辛丑秋分后一日
秋色平分處,江天已忘憂。
守中宜步月,志遠欲登樓。
莫待蒹葭白,還將露電收。
扁舟亦我愛,先事縱驊騮。
西歷元旦前一日鷙山寺素餐年夜飯
元應十方供,今朝供十方。
山門浮梵樂,野徑軋清霜。
善積盤中素,真盈眼底光。
來年多喜樂,一念到桃鄉。
虞山興福寺次常建韻
門前破龍澗,身后老檀林。
丹桂飄香際,碧波猶見深。
談空亦著相,識我自棲心。
返照生茶銹,半城車馬音。
賀今虞暨陽兩社合并次重樓兄韻
一笑同傾蓋,相逢是瑞年。
陽春催筆下,梅雪約爐前。
雙目金臺縱,分星紫氣連。
會憑蘭芷佩,歌棹信無邊。
翻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清夢涼如水,披衣起夜游。
空明庭下積,竹柏掌中流。
古月無人管,今宵隨興酬。
合生吾與子,萬物肯埋憂。
賀蘇州中學周天行同學榮獲第九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青少年組唯一金獎
拈花鎂光下,捷報破時空。
如馭云中翮,遙招星際風。
行天思不老,求道覺無窮。
猶待夏闈榜,先標一箭功。
包山寺四首
其一
欲解深秋意,驅車古道邊。
一團山裹寺,四顧水涵天。
飛鳥時浮沒,蒼松正鞏堅。
依稀有梵唱,只在寸心懸。
其二
山門迎健步,衣袖動頹云。
寺靜羅秋色,僧閑臥夕曛。(寺中成聯)
村花插瓶凈,野橘拱香焚。
極目忘來意,憑闌自不群。
其三
階新垂故轍,藤古譽長春。
魯壁書猶在,齊梁史未湮。
林公非好辯,賈島只求真。
值此談鋒鋭,應能洗客塵。
其四
暮鼓煙波里,何須傍好風。
三洲俱感應,五蘊自成空。
究理知名實,明心覺始終。
歸去秋光靜,長橋東復東。
范仲淹
寒門一舉舉朝傾,塞外江南滿盛名。
武鎮羌戎長策穩,文興廟學碩才盈。
以憂以樂顧先后,佐道佐君諳重輕。
不朽有三垂士則,猶持萬笏拱天平。
王安石
文章經術別開爐,不近人情德便孤。
窺孟訓承民本貴,變天拗到彗光枯。
平生自許同伊呂,終古難逾是法儒。
千載梅花香尚在,鐘山明月照殊途。
蘇軾
謫向凡間若許春,峨嵋秀色此生塵。
一門三杰群飛雁,兩黨無津獨立人。
筆下風濤猶縱酒,眼中青白已還淳。
平生功業常州歇,為賦河豚欲上頻。
李清照
清麗端莊別一家,含英漱玉氣輝華。
縱橫論史當深戒,俯仰摩碑只謾嗟。
最痛中流潮信改,誰憐晚境世情賒。
黃花檢點新來瘦,扶醉沖寒對暮鴉。
詠史
遼落江山猶萬里,新亭舊事更凄迷。
人情未許推方岳,何物寧馨誤庶黎。
誰使清通兼簡要,爭傳擊楫不聞雞。
長安與日知俱遠,覆面著床哀祚移。
香山湖
云壑深流送冷香,粼粼鴨綠逗斜陽。
吳王幽徑松吟沒,野老長橋楓染將。
入抱嵯峨依塔影,填膺汗漫起霞章。
東風已約東坡上,要與梅花醉一場。
注:張家港香山下有香山湖,湖山掩映,山有夫差西施采香徑、東坡梅花堂等古跡,湖于近年規模擴大數倍。
安陵書院
高臥煙波得大通,知行早證道無窮。
九天云色晨鐘外,萬古潮音夜卷中。
春駐心顏迷野鶴,曲成教化應南宮。
宿緣還與蘇州好,明月樓臺一例同。
2021張家港市古琴音樂會聽重慶張毅先生撫《瀟湘水云》
北望蒼梧淚不干,中原更遏水云端。
胸間金鐵蕩吟疊,指上煙簑晚渡寒。
有責匹夫多自許,誰家天下費偷安。
紛紛翻覆手猶在,要待先生籠袖看。
次紫陌兄寄蘇州韻
靈巖叩罷意難休,霜落楓飛十四州。
傾盞不知招幾客,消愁猶待上層樓。
狂奴故態君如鏡,明主來時我亦鷗。
倚斗遙探春尚遠,紛紛梅訊竟何由。
題王震鐸先生《松溪漁隱圖》
靜守云開對夕巒,影生畫壁漸闌干。
分流溪水終宵響,滿谷松風透室寒。
洗耳無非謀一得,采芝不過換三餐。
老翁未解藏蹤緒,歸去猶持釣月竿。
東渡寺櫻花四首
其一
朝聆啼鳥晚江風,古寺櫻花寂寞紅。
只合身閑多曼妙,不爭春減自玲瓏。
層林半掩香猶暖,寶殿微光色已空。
月滿蓬山夢難得,垂垂低首海天東。
其二
鐘鳴早課璨珠璣,滿寺氤氳絳雪霏。
心垢奈何看拂面,車塵莫共笑沾衣。
和融石柱別開境,逸舉屏風瀕破圍。
夜雨攜將傍窗格,好教春盡不須歸。
其三
高樹婆娑石磬緘,峭寒無賴薄春衫。
偏驚杏早游人誤,未許鶯遲短笛銜。
郊甸接云藏野寺,江皋撥霧認歸帆。
可憐東顧初陽怯,富士山頭氣象嚴。
其四
六渡功行每不驚,懷人天氣近清明。
斷霞高壘香臺掃,落綺平分講坐傾。
砥礪春寒浸棋局,消磨劍氣漫鐘鯨。
鷓鴣聲里檐飛動,一角湖山掌上輕。
高涼兄命賦瓶中桃花圖一首
伺影橫窗引幹斜,案頭錦瑟指間沙。
誰憑翰墨深深印,長供夭桃灼灼華。
春在胸襟無止境,舟回天地亦生涯。
我今夢得東君旨,暫領河陽一縣花。
注:今虞詩社所在地張家港,有一鳳凰鎮乃古河陽城,鎮有萬畝桃園,一年一度舉辦“桃花節”。此地至今仍有“河陽”、“金谷”等地名,疑為南渡僑置。
林屋洞
天地如雞子,我身化盤古。
無始亦無終,長夜猶道阻。
一念方悸動,混沌生罅縷。
道心忽有光,青磷甚幽苦。
揮斥億萬年,撐裂數尺許。
道路盤復旋,猙獰過儺舞。
趄步避怪風,挺身作天柱。
水聲透重巖,臥虎乍飛舉。
一氣貫心性,隔世逢道侶。
萬物齊生輝,莫非真言吐。
洞外別有天,振衣若振羽。
梅花爛滿坡,長春竟誰主。
今虞詩社歌
叩源奚浦酹空明,天下宗盟早樹旌。
氣格健標江國秀,詩才雄并草堂名。
一門俊器二馮重,異代楸枰三局輕。
秋興吟將十三疊,慨然投筆憶崢嶸。
湘靈云史紛相繼,龐氏金家亦苗裔。
蘭芷芳菲沙渚浮,魚龍變化海門濟。
半山碧洗磬娟娟,小院涼生煙細細。
忽忽百年佳麗城,往來人事知興替。
今虞大纛立江東,古渡夕陽收篋中。
詩重靈心兼學問,行關世運有專攻。
腰間猶拄東林骨,耳畔時馳南陌風。
以德為鄰棲彩鳳,緘言養氣潤絲桐。
銀杏夭桃頻歲見,禪蹤圣跡都題遍。
蒼茫獨立眼何空,萬里江天醒一囀。
江北江南互眺臨,月圓月缺任翻變。
恒持一念念初心,轉益多師師昔彥。
師者初心九轉酬,元龍未許臥高樓。
間關花語傳庠校,爛漫童顏解壑舟。
村社漸還風俗古,溪橋又與鷺鷗游。
奪袍云擁席中醉,連榻星移指縫秋。
今逢谷瀆櫻開日,座下青龍誰可匹。
龍起長含吐月珠,客來皆執生花筆。
且教吟詠歲時安,莫使疏狂風雨疾。
樂水生涯春尚多,名山事業永如一。
詞
菩薩蠻·女兒起床
千呼萬喚門方啟,蓬鬟腫眼闌干倚。一步一躘蹱,樓梯琴鍵功。◎亭亭依柱久,平舉小蔥手。老爸背恭垂,先教款款飛。
鷓鴣天·訪蔣捷墓
古寺荒山隔一丘。中間誰與說風流。賣花聽雨迷煙鎖,蕉綠櫻紅浸月浮。◎斷靄下,太湖秋。我來惟見暮鴉愁。階前蔓草無心事,裹著斜陽亂點頭。
鵲橋仙·庚子山塘昆曲館雅集
流槎漾線,拱橋畫眼,穿過乍疑河廣。亦知牛女事茫然,但織得、巧云微漲。◎蘭襟琴挑,露妝曲破,夾岸花燈悄放。殘蟬新月各低垂,共聽取、眉尖心上。
卓牌子·摜蛋
深衙閑庭里。三五個、千金死士。臨陣捉對廝拼,各憑如是交情,恁高心氣。◎風生談笑起。漸不敵、恩牛怨李。半晌兩盒香煙,數杯清茗,輸牌豈能輸嘴。
八聲甘州
庚子重陽后三日常熟吳會長約訪常熟美術館,蓋蔣廷錫舊宅所在也,內有紅豆樹一棵,乃蔣移自錢牧齋拂水山莊,樹齡四百余年云云。
是誰家玉樹老朱顏,怕人笑橫秋。把盛唐詞氣,晚明才調,鎖入層樓。莫問幾年花發,幾世悟浮休。一點相思淚,已足風流。◎望極云中青鳥,解琴心千疊,旦暮難收。縱南枝又放,零落未遮留。正徘徊、霜痕畫瓦,唳冥冥、一剎過仙舟。長身立,背斜陽處,更惹新愁。
澡蘭香·題武大落櫻照次夢窗韻
因風匝地,冒雨擎天,大夢此時易覺。紅顏漸褪,粉蝶何知,故事幾曾如約。一城香、迷了煙光,還教書空弄萼。涼意在、繽紛舊路,無人披箬。◎最怕終身已誤,再誤他生,亂投羈魄。斜飛照水,獨立憑闌,想見萬家神幕。近清明、又惹閑愁,總有馀懷漫酌。鎮日里、淺寄萍蹤,深藏髽角。
沁園春
春在何如,春去如何,偶惹寂寥。忽溪頭薺菜,青青意得;陌頭楊柳,黯黯魂銷。夢里聞泉,閑中吹笛,更踏飛花過謝橋。灞陵岸,有歸舟吞沒,天際波濤。◎當時我自憑高。欲江北江南肩并挑。便清音海上,招來深院;幽香谷底,捧上層霄。逢嚇乘風,巡檐弄雨,翻覆到頭誰損腰。二三子,且拈花與我,塊壘同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