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里有三棵枇杷樹,分布在三姓人家的小院里。由于栽植的位置不同,接收的光照亦不同,所以每年結果的時間也不盡相同。當朝南的枇杷樹上的枇杷已經泛黃,而面北的枇杷樹上的枇杷還是青綠,三棵枇杷樹上的枇杷次第成熟。但今年它們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所掛的果實都是特別的多,這是我許多年未曾見過的一個景象。大院里的人一邊吃著成熟的枇杷一邊說:今年是枇杷樹的“大年”!所謂“大年”就是開花多、結果多,“小年”則相反。聽后我就在想,這么多年了,為什么單單今年三棵枇杷樹都是碩果累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一次“大年”?“大年”之后就是“小年”的道理,我粗淺的理解就是:因為“大年”花多果多,耗盡了樹下的營養,那么勢必對次年果樹開花和結果有影響,照此推理,應該是隔一兩年就會有一個“大年”的!但多年來,就是沒見過像今年枇杷豐收景象!
前幾年幾棵枇杷樹上掛著零零星星的枇杷,沒等完全成熟就被鳥兒叼食殆盡。今年或許是枇杷結得太多了,或許是鳥兒少了,我們能一天天地看著樹上的枇杷由青變黃,進而變紅掉到地上。實際上今年人和鳥兒都飽嘗了枇杷的滋味,可以說是各取所需了,至少我是吃了一些的,感覺其味道很純正,遠勝于超市里賣的那碩大的枇杷。直到前天單位里的一個電工師傅還搬來一個梯子,摘了滿滿的一臉盆的枇杷。此時此刻我還能聽到鳥兒在枇杷樹上嘰嘰喳喳的歡快叫聲,想必大院里的鳥兒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大年”和“小年”是果樹的一個特有現象,一些專家對此也進行了研究,想方設法在改良土壤營養方面做些探索,以期達到“大年”增收,“小年”不減產的目的,但收效并不如愿。對此,我以為自然界的變化對果樹、花卉和農作物影響太大了,“人算不如天算”不是沒有道理的!所謂“人定勝天”也只是增強自信、激發熱情的一種心理暗示而已。我們大院里的三棵枇杷樹今年之所以“大豐收”,還是得益于今年的天氣,今年我們這里的春天時間比較長,氣溫也適中,這在近些年來是很少見的,這無疑對枇杷生長極為有利!
直到目前,我家樓下院子里的那棵面北的枇杷樹仍綴滿著枇杷,雖然不是我家的,但樓下的鄰居枇杷樹的主人很熱情地說了“想吃就摘”!說實話,我不想吃枇杷,只想拍那些吃枇杷的鳥兒!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