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1、兒童盜汗的原因是生理性盜汗和病理性盜汗
1.1、生理性盜汗:在小孩子時期,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所含的水分也非常多,毛細血管比較豐富,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快,因此在活動時很容易就會出現出汗的現象。要是小寶寶在準備入睡以前玩的太厲害的話,在睡眠的過程中就出出現出汗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對于散熱非常有益。另外,如果在睡覺之前吃了太多食物的話,會使胃液分泌過多,從而使寶寶的汗腺也增加分泌,因此在剛剛入睡后的兩個小時以內,寶寶也會出現流汗的現象。
1.2、病理性盜汗:寶寶出現盜汗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對于上半夜出汗的小二來說,往往是因為血鈣過低素引起的,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都在佝僂病里比較多見,但是這種情況也并不是佝僂病所特有的現象,還需要根據寶寶喂養的狀態和空氣環境來做出綜合的分析。另外,寶寶患上疾病,除了會出現盜汗的情況,還會出現食欲不振和面色潮紅等現象。
2、兒童盜汗的原因是喂養及護理不當和缺鈣
2.1、喂養及護理不當:體質弱的寶寶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后,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這往往是由于喂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此外,給寶寶穿得過多或蓋的被子過厚也會引起多汗。為此寶寶晚間不宜過飽,穿衣蓋被要適當。
2.2、缺鈣:表現為入睡后的前半夜,頭部明顯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晃頭部,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發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禿”。需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如果在盜汗的同時還伴有枕禿、囟門閉合延遲、X形腿、串珠肋等現象,很可能是由于血鈣偏低引起,3歲以下寶寶較常見。
3、兒童盜汗的原因是疾病引起的
3.1、結核:兒童患了結核病不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面頰潮紅等。如懷疑寶寶感染了結核,應做肺部x光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3.2、佝僂病:患佝僂病的兒童在入睡后就開始多汗,尤其是頭部,能濕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禿和驚哭。因此,要及時讓兒童補充鈣和維生素D。
3.3、低血糖:如果兒童常在天亮前出現多汗,同時伴有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而快,則有低血糖的可能,這時可給兒童喝些糖水或進食些糕點,即可糾正。
3.4、其他:兒童患貧血、風濕、類風濕等疾病時也可引起汗多現象。總的來說,兒童盜汗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如何預防兒童盜汗1、要及時查明原因,并給予適當的處理。對于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導致高熱的因素。
2、對于病理性盜汗的小兒,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缺鈣引起的盜汗,應適當補充鈣、磷、維生素D等,并應做到以下幾點:
2.1、多接觸日光,包括戶外光線及反射的光線。可在戶外活動,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2.2、大力提倡母奶喂養。
2.3、早產兒、雙胎,經常腹瀉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兒應注意加用維生素D。
2.4、北方農村或寒冷的地區要按計劃地采取“夏天曬太陽,冬天吃D劑”的預防佝僂病措施。
兒童盜汗如何護理
1、小兒盜汗以后,要及時用干毛巾擦干皮膚,及時換衣服,要動作輕快,避免小兒受涼感冒。
2、注意及時補充水份和鹽份。可以補充口服補液鹽,簡稱“ORS”,或白開水加點食鹽、糖,糖可以促進水和鹽的吸收。
3、被褥也要經常晾曬,日光的作用不僅在于加熱干燥,還有消毒殺菌的作用。
4、此外,對易于盜汗的小兒,應進行有計劃的體質鍛煉,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體質增強了,盜汗隨之而止,這將勝過任何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