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節交替,半歲左右或者剛斷奶的嬰幼兒容易生病,對飲食需要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嬰幼兒飲食的合理適度。如果嬰幼兒出現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及時治療,以免貽誤病情。對于體質虛弱、常發生腹瀉的嬰幼兒,可試用推拿治療,用以改善體質,增強抗病能力。
西醫治療腹瀉的原則是:預防脫水,治療脫水;合理用藥,繼續進食。在治療方面注重預防脫水和治療脫水。
小兒推拿治療腹瀉的口訣是:3個部位,7個穴位,30分鐘。每天一次,5-7天即可痊愈,有效率70%以上。
1、手部:補脾經、補大腸經、運內八卦。其中補大腸經為重點穴位,可以做10-20分鐘,以前的文章中做過介紹,單推大腸經就能達到很好的止瀉作用。
2、腹部:整個腹部,逆時針摩腹是補法,針對虛證,無論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導致的腹瀉都有良好作用。
3、背部:上推七節骨。七節骨即背部脊柱尾端的七節,從龜尾向上數七節即是。用食中二指從龜尾穴沿七節骨向上推擦,動作輕快,每分鐘100次左右,約推擦100~300次。由于小兒對揉龜尾較為抗拒,所以我們把手法改為橫搓八膫和腹部,達到腹熱透腰、腰熱透腹的目的。
總之,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家長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學習后自行給患兒按摩。不僅有助于孩子康復,也可以和孩子親密接觸。在推拿按摩時,首先需注意手法和力度,按摩力度一定要適中,嬰幼兒體質弱小,用力過度會對嬰幼兒造成傷害,嬰幼兒感到不舒適時應及時調整。其次,推拿按摩時需要在按摩部位涂上按摩油或爽身粉,這樣可使嬰幼兒感覺更舒適。最后,當在家里為嬰幼兒進行保健按摩的時候,要注意先讓房間暖和起來,避免嬰幼兒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