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紀念德魯克:知識社會到來!

彼得·德魯克奠定了現代管理學的根基,因而被尊稱為“現代管理學教父”,但德魯克本人則堅持以“社會生態學家”自居,致力于通過管理的哲學思想貫徹落實“自由而有功能的社會”愿景,他認為這才是他管理思想的靈魂。


11月19日是德魯克誕辰紀念日,如何更好地理解德魯克的管理思想,如何尋找他管理思想的源頭和他為管理思想所賦予的靈魂,通過德魯克的相關著作,來領會下他的“下一個社會”。

                                  


管理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自稱“社會生態學家”,今天我們也認為他更象一個“未來社會學”家,他用了幾十年研究“下一個社會”,在其等身的著作中,有著大量與“下一個社會”(經濟/商業)有關的作品。


關鍵詞有:網絡社會;知識社會;知識工作者;動蕩和變化;經濟人還是社會人;虛擬組織;企業組織與社會組織;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從制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向......


其中,第一位在管理學上提出了“知識工作者”的德魯克,最引以為傲的當然還是:知識社會!我們可以從眾多的德魯克著作中得出這個結論:“下一個社會是知識社會”!——


— 《經濟人的終結》-1939;對極權社會的動態分析,支持有效運轉社會、宗教、經濟及政治組織的發展,避免出現滋生極權國家的溫床。 


 —《工業人的未來》-1942;任何社會要想做到具有合法性,并正常運轉,必須賦予個人社會地位和功能。


 —《新社會》-1950;工人、管理者以及公司的利益,是可以與社會和諧共存的。德魯克提出了工廠社區的理念。


 —《美國的未來20-1957;極富遠見地看到了美國的未來:勞動力短缺、自動化、大量財富集中于少數人手中、大學教育、美國政治,以及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問題。德魯克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已經發生的事件將決定未來。 


 —《未來的里程碑》-1957需要將有知識有技術的人組織起來,為共同面臨的挑戰而努力。人們將會面臨的幾大挑戰是:知識社會、經濟發展、政府的效率降低、及東方文明的衰落。本書還特別關注到人類生存的精神實在。


— 《不連續時代》-1969;德魯克提出了四個重要的不連續性的領域:1、技術大爆炸所形成的新產業;2、從國際經濟到世界經濟的變革;3、新的社會政治現實中,多元機構帶來的巨大的政治、哲學、和精神的多重挑戰;4、新的知識工作的普及,建立在大從教育及其內容的基礎之上。


— 《技術、管理與社會》-1970;現代技術的本質,以及它與科學、工程、宗教的關系。


 —《人、觀念與政治》-1971;揭示了美國式的多元主義原則。


 —《養老基金的革命》-1976;美國社會的老齡化,對經濟、社會保障、政治,以及中產階級利益與價值觀的影響不斷增大。


 — 《動蕩時代的管理》-1980;世界正在步入一個新趨勢、新市場、全球經濟、新技術、新組織所構成的新的經濟時代。注重行動,而不是理解;注重決策,而不是分析


— 《邁向經濟新紀元》-1981;人口結構與動態,將經歷真切的變革,組織職能將經歷變革,科學與社會將經歷變革,經濟學與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將經歷變革。


— 《變動中的管理界》-1982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1985


《新現實》-1989;我們進入的下一個世紀,政治與政府、社會、經濟與經濟學、社會組織與新知識社會,都將發生深刻的變化。德魯克指出,政府存在局限性和領導者個人魅力(權威)存在的風險性。未來的組織將成為信息化、網絡化的組織。關注為了未來的考量,今天應當做什么。


— 《非營利組織管理》-1990;對非營利組織的任務、領導者、資源、營銷、目標、人員、決策等諸多話題,進行了深入的闡釋。


 —《管理未來》-1992; 德魯克的世界就像一個不斷延伸的宇宙,1、影響外界生活與生活環境的經濟力量;2、變革中的勞動力與勞動場所;3、最前沿的管理學概念與實踐;4、組織的新形態。


— 《生態愿景》-1993;關注社會經驗的表達,也是社會價值觀的表達。德魯克認為,只有社會結構是不夠的。這個論文集重點關注的是,個人與網絡化社區的關系;包括了經濟、技術、藝術等多個角度。


— 《后資本主義社會》-1993;德魯克認為,我們正處在從資本主義與民族國家的社會,向知識社會與組織化社會轉變的時代。在后資本主義社會里,最寶貴的資源就是知識,主導這個社會的人群將是知識型員工。


 —《巨變時代的管理》-1995


 —《德魯克論亞洲》-1995


 — 《德魯克論專業管理》-1998


 —21世紀的管理挑戰》-1999;管理的新范式,如何改變并繼續改變著管理的實踐與基本假設。


— 《下一個社會的管理》-2002;德魯克指出未來社會的三個主要趨勢:年輕人口在社會中的比例下降;制造業在經濟中的比例下降;勞動力向知識工作者轉型。德魯克斷言,信息革命下的電子商務與電子化的知識,如同工業革命中的鐵路一樣,可以說一個新的、網絡化的信息(知識)社會正在形成。同時,由于非營利組織也能夠創造社會價值和社會財富,德魯克也因此認為,企業與NGO的邊界可能越來越模糊。

              

【延伸閱讀】詹文明-楊嬌訪談錄

德魯克的思想精髓


大家對德魯克的認識較多的集中在管理領域,但是作為社會思想學家或者社會生態學家的德魯克,他在這方面的思考、精神,對我們當今時代、對我們構建大的社會文明進步,甚至說我們當今國策方面有很多指導性作用。德魯克討厭預測,但他在半個世紀前就看清了今天的社會形態,我們請德魯克的學生詹文明來解讀一下《已經發生的未來》,告訴我們德魯克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詹文明:德魯克不喜歡預測,他習慣從重大的案件解讀未來。1959年他就發現知識工作者會改變社會形態。他提出當“知識時代”來臨時,過去依賴的土地、資本、勞動力已經變的不重要,相對重要的是知識。


可是知識最不容易掌握、最不容易變成生產力。我認為他的哲學思想管理有三個特色:


第一是“動態系統觀”。他是第一個把動態系統觀用在管理上的人。


德魯克提出一個方案,他認為動態是用時間觀念平衡,系統轉化習慣。動態系統觀希望通過最基本的邏輯,把世界邏輯聯系起來。


這個想法符合中國老子、莊子的思想。他從社會角度看待企業、看待組織,而不是從企業角度看企業,德魯克不認同企業盲目做大、做強的觀點。組織、企業都是社會的器官,任何器官發生問題,會連接到其他器官,最終壞死。


德魯克提出管理的觀念、管理的系統在解決組織的問題,也在解決社會的問題。


第二是“所謂自由原則”。德魯克認為自由是負責的自由。


每個人對自己決策和行動負責,更重要的是體現在為自己的成功負責。這是德魯克講的內在責任,外在責任就是每個人是群體的成員,當群體做重大決策的時候,我們必須承擔他所做的決策。


德魯克界定一個以自由為組織的原則,任何組織其實都是自由的;其次強調人人都會自由,但是人人都有責任。


第三是創新與創業。德魯克認為動態系統觀、自由原則、不斷創新和創業使著整個社會能夠形成一個有序的循環。


他強調機會、平等、自我尊嚴的實現。自我尊嚴就是必須有功能、有貢獻、有績效。要使自己機會平等必須考慮自己能做什么,強調自己到底在哪里?才華是什么?人其實是整個動態系統觀最核心的一環。德魯克實際解決自由而有責任的事,以社會跟人類生存、發展為歸依,管理只是管理的工具。


德魯克的核心思想是目標管理,你認為德魯克目標管理跟泰勒的科學管理區別是什么?


詹文明:“科學管理之父”泰勒比較偏重公眾目標。他最大的成就是第一個把知識運用在工作上;他最大的缺點是誤認為人本身是一個機器,因此他把工作不斷的細分,變成單一的動作。這樣你就容易把流程系統化,但是它的缺點是細分以后還要把它整合在一起。


當時把做零件變成生產線,這種生產線功能在19世紀、20世紀起很大作用,但是進入21世紀就不行了。因為人有整合能力而且人不是機器。


設施、規劃、執行分開做會出問題。我的經驗是一個人干,他既要規劃也要執行。


德魯克告訴我,計劃跟設施、執行要落實到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上,這樣他才有動力,出了問題他負責。


我們一定要先處理問題,而不要一出問題就成了“緊張大師”,過度反映也是問題。


有些公司有問題不要緊,不要再犯錯才是重點。我要請一個職業經理人,首先看他有沒有失敗過,如果有的話我可能雇傭他。某種程度上有幾分道理,因為他只要吸取失敗的經驗就會避免失敗,而成功從某種程度上是沒有定式的。


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是德魯克真正的精神所在,因為這體現了他的管理哲學思想,是落實到每一個人生活上、工作上;而且還能夠使他變成一個對外界有貢獻、對客戶有附加價值的人,這才是他的偉大之處。

                                 

知識型員工的管理


德魯克說21世紀可能是知識型經濟, 今天已經預言成真;并且他一直在管理強調人性化管理,請問知識型企業如何管理?

  

詹文明:同樣的問題在學校里也有人也問過德魯克先生。


德魯克說知識工作者根本不用管理。他說真正的知識工作者、知識員工他有高度的自主性。


他的知識、智慧是跟著他跑的——他帶著工具到處跑,你怎么管理他?知識員工不可以命令、不可以指導,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你要協助他做對事。


做對事才會有績效表現,知識員工讓他自己領導自己、讓他進行自我經營、自我管理,使他愿意不斷提升的高度、從而做出貢獻。


我們管理一群知識型員工,要像非盈利組織義工一樣管理。非盈利機構里邊義工、職工你有辦法管理嗎?你沒有錢給他,他不需要打卡、不需要跟你開會,但是為什么非盈利機構做的很好,關鍵在有激情。


有激情也不一定可以持久,怎么辦?要找對人、做對事,發揮他的長處,讓他真正有成就感、歸屬感。


  21世紀所有企業反過來要向美國非盈利機構學管理,非盈利機構的管理儼然成為了企業管理的典范。


 我把它歸納為四點:

第一點,非盈利機構有非常清楚的使命,并把它轉化成為精準的目標。


第二點,擅于激發義工的激情和成就感。要讓義工和職工在工作上、在所服務對象里取得成就——因為沒有這個成就感和歸屬感無法支撐他的激情。


第三點,強調績效卓著。義工能很快看到績效出現,他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


最后董事會運作。有獨立董事、有外部董事,而這些董事都是非常頂尖、熟練、干練的人才。像我們很多企業董事是掛牌、有一個人是六家公司的董事。他說因為董事每一個季度開一次會,所以不需要花太多時間。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董事要花時間、投入精力,否則你根本搞不清干什么。董事不“理事”你叫什么董事?

                                 

如何用知識應用知識    


德魯克在書里判斷的“知識型社會”已經到來,現在很多企業提倡建立“學習型組織”——只有學習型組織才能使知識工作者在這個組織里獲得成長,戰斗力更強,生產效率更高,從而使整個組織的能力隨之增強。對于“學習型組織”、知識工作者的學習您有哪些想法?


詹文明:德魯克曾經在學校里提到一個詞:“學會如何學習”。我很奇怪跟學習有什么不一樣?


“用知識應用知識”就是要用管理的知識來應用你的專業,沒有管理根本不可能,不是我知道就可以傳出去,而是應該有目的、有條例地把所知道的東西傳遞給所需要的人。


德魯克這么早就提到知識型社會,為什么知識型這么重要?因為知識型本身不僅僅有學習型、還要教導型,他要懂得能夠教導,而不是只有學習。


現在企業界都在提“學習型組織”,有的企業也在談學習型組織,但是它在轟轟烈烈搞培訓,他們認為這就是學習!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是形而上學的。


學習型組織是一個非常好的組織,因為他是所謂動力學習,系統動力學就是提供可行的方案。但缺點是關起門來搞,看不到外界目標和機會在哪里。我看到臺灣很多企業大搞內部培訓,但效果甚微。我并非認為搞培訓不好,培訓是很好的工具,但是不應該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為學習而學習”上,學會如何學習才是關鍵。企業的目的是滿足客戶,而不是滿足自己員工。


大家都把學習當作偉大的成就的話就麻煩了。學以致用才是關鍵。


請問如何培養知識員工?


詹文明:德魯克提到其實知識工作者不必培育,不需要培育。否則他就不應該稱作知識員工,對于知識員工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協助他認識他自己,認識他自己的屬性、個性、認識他自己所應該歸屬的領域。


德魯克曾經告訴我們,可以說沒有一個人知道他是怎么學習的。他說你不相信——你怎么獲得新的消息?大多數人肯定回答,看報紙、聽廣播、看電視、聽課件。


他說你根本亂學,因為你首先要確認你自己是屬于聆聽型還是閱讀型。像貝多芬他的學習模式是做筆記,他不做筆記沒有辦法學,有人問他,做完筆記為什么不打開看?他回答我做過筆記記到腦子里干嗎還要看。松下幸之助用自問自答的“雙簧式”方式學習。


每個人的學習模式不太一樣,但是越早理清自己的學習模式越有利于學習。但是太少人不知道我們自己怎么學習,老師根本不教。第二個理清你的學習模式后,你還要注意你的最佳時間段。學習不是盲目的、無效的,這就是要“學會學習”。

                                
       

管理也需要創新         


德魯克思想和西方管理思想進入中國二十年,最近兩年我們國內領導者、企業家卻熱衷于從傳統的國學、甚至帝王思想、毛澤東思想里尋找管理根源,他們為什么從那樣根源里尋找共鳴?您怎么看待兩種思想的碰撞?德魯克思想能解決中國的矛盾嗎?

 

詹文明:中國式管理用歷史典故穿插管理思想更容易接受,但是效果如何尚待證明。


《孫子兵法》絕大部分都在講策略,不是說不好,它沒有一套系統。也許有人說我們還有《三十六計》,這些部分坦白說因人而宜。計是無計可施,在工商業不是發達的國家或時代拿來有效,但是今天未必行的通。


中國的管理者學習德魯克有用嗎?日本的一個社長也曾問過德魯克類似的問題。德魯克回答沒有用。德魯克又說除非你把西方管理轉化變成日本式的管理,如此才有效。今天也一樣,中國的管理者一定要把德魯克的東西轉化成本地化的管理才有效,也就是要融入到我們文化中。


德魯克關注社會、政治、經濟。他自己說過,他在一生當中有兩門課非常嚴謹而且經過專業的訓練,一門是政治,(政治是他專業研究內容),一門是歷史學。在學校里他講到中國歷史,講到秦始皇,比我講的都清楚。


中國歷史是沒有制度的歷史;中國歷史是爭權奪利的歷史;中國歷史確切來說是一個沒有接班人的歷史。今天我們企業犯同樣的毛病,沒有接班人制度——王永慶直到90歲才把權利交出來;連IBM這樣的企業都沒有接班人制度。


一個企業、一個國家完全沒有把接班制度當回事,怎么基業長青?所以德魯克從社會角度來看,正好恰恰解決中國的問題;從管理來看,他透過管理引導中國社會的創新。


管理也需要創新,創新也需要管理。其實早在1986年,德魯克就出版了一本名為《創新與創業精神》的書。太多人有創意沒有創新。創意是較為積極的、從社會角度創新,而不是從產品角度創新。


到目前為止,企業比較偏重技術、商品的創新,頂多稱之為改善或者發明。創新不局限于產品技術、而是真正創新實業體。如何判斷企業是不是創新?真正的創新要從實業開始,而不是產品。


假設在產品層面打轉,可能做不出來。最后發現走投無路,因為你已經是窮途末路。能影響人的行為模式或消費行為的創新才是社會創新。你比如說.com就是一個創新,不需要人到書店買,基本不是提供硬體、看見的東西。


《第五項修養》的作者彼得·圣吉講到,跟德魯克交流的時候,感覺到德魯克不是研究解決問題的人,因為他認為遇到問題的時候,先不要解決,而是應該面對自己的遠景,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等過段時間回頭來看,問題也許已經不是問題了。你怎么理解他的這種觀點?


詹文明:德魯克從來不面對問題,他認為這是很愚蠢的做法。我們通常認為的問題,其實僅僅是現象。


德魯克不愿意對現象做任何分析和解讀,同樣不愿意為現象解答謎底。更多的時候他強調,“你應該問對問題,而不是尋找答案”。


他說在企業運營當中不可能有答案,假設有答案證明你是悟道的開始。問題縱然是問題,你不應該面對它,你要理清根本、長期的問題是什么。


絕大多數CEO一天到晚抓問題、講問題、然后探討問題,陷入了開會的泥潭中。德魯克說這樣做只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沒有益處。


他說所有人都在檢討,但是極少數人真正看到問題背后的機會,只看問題不看機會終究會錯失機會;只看問題,一直把問題當做問題,終究會陷入問題的泥潭。也許有一個偉大的機會等待著我們,而我們卻以為這是問題。


遇到問題不管它、不去面對它,好像有時候自己境界達不到。我愿意先忽略它——暫時不管它,其實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問題也在發生變化。這也許就是德魯克的偉大與高明之處!


 




彼得·德魯克,我不想稱他為“大師”,這個年代大師已經泛濫了,我試圖以“旁觀者”的身份解讀這位卓越的“旁觀者”,但卻和大多數人一樣陷入對他的敬仰和推崇中。


 曾昭逸在《旁觀者》序中寫到:“旁觀者注定會是一個思考者,他也注定會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當今時代很難找到一個比德魯克更具時代洞察力、能引領時代的思考者了。”


在采訪中詹文明也提到:17歲那一年,他聽完凱尼斯經濟學家演講,他就說經濟學家關心市場,我關注的是人和社會。我生活在社會中,不關心社會和人,關心市場完全背道而馳。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數十年所做的研究、寫作、觀點都圍繞社會層面,沒有一個離開過。絕大部分人看他的管理書,以為他就是管理大師,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這不是他所要的,因為管理學是他的工具而已,不是他的全部。


好比他拿一把斧頭,人們只看到斧頭卻沒有看到這個人。當50年后人們依然癡迷于他的管理思想時,我才驚覺大師是不可以超越的?!芭杂^者”不僅需要洞察力更需要勇氣,在華爾街習慣用財務報表說話、美國企業標榜用利潤證明自己的卓越時,他率先提出管理是一種使命、責任和實踐。


在一次采訪中“管理學中最權威的人士”弗雷蒙德·馬利克曾經遺憾的說,世界上大部分的商學院都沒有開設德魯克的課程,可以說是學術界和管理界的損失。值得慶幸的是中國情況還不算太壞,論壇上熱烈的氣氛和踴躍的發言就足見德魯克在中國有廣泛的市場。


面對很多哲學本源的問題,德魯克常說自己不知道。在這里無知是無知的態度。無知的態度遠比專業、經驗來的更重要。當德魯克是一個超級顧問時,會問美國的企業管理者很多看似“無知”的問題,其實他把自己放空了。


德魯克用他的言傳身教和偉大著作,影響著他的學生、他的讀者和整個世界。電影《預見未來》有一句經典的臺詞,“未來會因為你的關注而改變”。當我們開始關注并試圖改變時,一切都“可能”改變。


(記者  楊嬌)


“傳播知識價值,倡導獨立思考!”

微信公號:價值中國

價值中國微信全站精華搜索: 數百萬篇極具價值的經濟/商業/金融/文化類文章期待對話。微信公號中,輸入您感興趣的任意“關鍵字”,可搜索精彩的專家見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請不要錄用天才式員工
詹文明:將企業做成一個健康的社會器官【商評觀點】
德魯克“自我管理”守則
德魯克管理精髓匯集(二)
管理自己
《管理:使命篇》第四十五講:“大棒”還是“胡蘿卜”?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常山县| 波密县| 台山市| 房山区| 建宁县| 海门市| 白城市| 息烽县| 绿春县| 七台河市| 鹤峰县| 孝昌县| 洞口县| 绍兴县| 天柱县| 合水县| 大同市| 公主岭市| 新宁县| 盐亭县| 苗栗县| 久治县| 达日县| 伊吾县| 海伦市| 洛宁县| 安阳市| 永吉县| 清水河县| 托克托县| 高雄市| 宾川县| 慈利县| 东平县| 佳木斯市| 天气| 新龙县| 衡东县| 米泉市|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