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3842,TL494、SG3525是非常經典的三款PWM控制芯片,特別是作為經典的峰值電流模式單端PWM控制器UC3842,早期一批做開關電源的工程師都是從這一款芯片起步,從此踏入了開關電源的這個行業。UC3842最早是Unitrode公司的產品,其開發了一系列的UC384X產品,TI收購了Unitrode公司,沿用了原來產品選號。后來,其他的芯片公司仿制生產這一款產品,有許多派生選號,如CA3842,CW3842等等。即使是后來許多新的峰值電流模式控制器,基本上也是基于UC3842的原理進行設計。時至今日,在一些小功率的輔助開關電源中,UC3842仍然有使用。
1、內部基本結構
圖1 UC3842內部功能結構圖
圖2 UC3842芯片內部圖
2、管腳及封裝
8個管腳的UC3842,DIP8、SO8、SOIC8這3種封裝最為常用。
圖3 UC3842管腳
管腳1:COMP,內部誤差放大器的輸出端
管腳2:VFB,電壓檢測端,也是內部誤差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
管腳3:ISENSE,電流檢測端,連接到電流檢測電阻或電流檢測變壓器的輸出。
管腳4:RT/CT,振蕩頻率設置端,此管腳連接1個電阻RT到VREF,連接1個電容CT到地,設定開關頻率。RT>5 kΩ,CT>1nF,開關頻率設定的公式為:
管腳5,GROUND:地。
管腳6,OUTPTU:內部圖騰柱(Totem Pole)驅動器輸出,連接到外部功率MOSFET柵極。
管腳7,Vcc:芯片的供電端。內部設置了1個34V的穩壓管,保證其內部電路工作在34V以下,防止外部高壓損壞內部電路。
管腳8,VREF:內部5V參考電壓(基準電壓),用于內部各部分電路的工作;同時5V參考電壓可以通過RT給振蕩器的CT提供充電電流,使內部振蕩器正常工作。
3、工作原理介紹
輸出電壓信號和基準電壓2.5V比較后產生的誤差電壓,經過電壓誤差放大器U1放大,由Comp管腳輸出。Comp管腳輸出的信號,通過2個二極管降壓,然后再由2個分壓電阻2R、R經過1/3分壓,得到電壓為Vs,連接到比較器U2的反相輸入端,此為電壓外環。
電流檢測信號直接連接到比較器U2的同相輸入端,電流檢測信號進到芯片后,和Vs進行比較后,產生脈寬調制的脈沖,Vs電壓為電流信號的給定,也就是電壓外環作為電流內環的給定信號(參考電壓信號),通過脈寬調制控制開關管的峰值電流,因此,稱為峰值電流型脈寬調制器。
圖4 UC3842內部電壓外環和電流內環
內部圖騰柱由2個NPN三極管Q1,Q2組成,Q2由U4輸出直接驅動,Q1由U4輸出反相后驅動,Q1、Q2驅動信號的邏輯剛好是相反。
U4為3或門,3個輸入分別是:
(1)電源起動電路的輸出高電平“1”,反相后作為3或門的1個輸入。只要電源電壓Vcc大于起動電壓(10V),3或門的這個輸入端就總是保持低電平“0”。
(2)振蕩器U9輸出的脈沖時鐘信號。
(3)PWM鎖存器U3反相輸出端。
只有當U4的3個輸入端全都是低電平“0”,U4輸出端反相后的輸出(3或門的非端輸出)才為高電平“1”,然后,Q1開通,Q2關斷,圖騰柱輸出高電平“1”,外部功率MOSFET處于開通狀態。
U4的3個輸入端中,只要有1個輸入端為高電平“1”,U4輸出端都為低電平“0”,Q2開通,Q1關斷,外部功率MOSFET處于截止(關斷)狀態。
3.1 驅動輸出高電平,外部開關管導通
芯片正常工作時,U5輸出為高電平“1”。
振蕩器的時鐘信號變為高電平“1”時,U3輸入端S為高電平“1”,S=1,U3置位,U3反相輸出端為低電平“0”(輸出端為高電平“1”)。短脈沖時鐘信號結束后,振蕩器輸出時鐘信號變為低電平“0”,PWM鎖存器輸入端S為低電平“0”,S=0,由于U2同相輸入端電壓(電流檢測信號)小于U2反相輸入端電壓Vs(輸出電壓檢測信號),I*RS<VS,比較器U2輸出為低電平“0”,R=0;由于S=0,R=0,因此,PWM鎖存器U3反相輸出端仍然保持低電平“0”不變。
U4的3個輸入端都為低電平“0”,U4輸出為低電平“0”,Q1開通,PIN6腳輸出高電平,外部開關管導通,如圖5所示。
圖5 Q1開通,驅動輸出高電平
3.2 驅動輸出低電平,外部開關管截止
外部開關管導通,系統電流增加,U2同相輸入端電壓(電流檢測信號)增大,當此電壓大于U2反相輸入端電壓Vs,I*RS>VS,比較器U2輸出翻轉為高電平“1”, PWM鎖存器U3輸入端R為高電平“1”,R=1,U3復位,U3反相輸出端為高電平“1” (輸出端為低電平“0”)。
U4的1個輸入端為高電平“1”,U4輸出為高電平“1”,Q1關斷、Q2開通,PIN6腳輸出低電平,外部開關管截止關斷,如圖6所示。
圖6 Q2開通,驅動輸出低電平
外部開關管關斷后,其電流下降,U2同相輸入端電壓(電流檢測信號)降低,小于U2反相輸入端電壓Vs,I*RS<VS,比較器U2輸出馬上翻轉為低電平“0”,PWM鎖存器U3輸入端R為低電平“0”,R=0,同時,S=0,因此,U3輸出保持高電平“1”不變,Q2保持開通狀態、PIN6腳輸出保持低電平,外部開關管也繼續保持截止關斷狀態。
然后,系統等待振蕩器下一個時鐘信號的到來,開始下一個開關周期,如此循環往復,UC3842邏輯控制如圖7所示,基本控制邏輯就是:時鐘信號決定外部開關管的開通,電流信號決定外部開關管的關斷。
圖7 控制邏輯
PWM比較器翻轉的電壓值為:
VC為電壓誤差放大器的輸出電壓,減去2個二極管的正向壓降1.4V,再經過電阻分壓衰減1/3。VC在小于1V的電壓范圍內,脈寬調制器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當VC≥1V時,就會出現限流保護,這是因為內部PWM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加了1V的穩壓管鉗位,開關管的最大峰值電流為:
同樣,如果系統的最大峰值電流已知,就可以利用上面公式,求出電流檢測電阻值。
只要電流檢測電阻RS電壓達到1V,脈寬調制器就立刻關斷開關管的驅動信號,形成逐個脈沖限流功能(Cycle by Cycle Current Limit),限制系統最大的輸出電流,提高系統的可靠性,這也是峰值電流控制固有的特性。
但是,在一些應用情況中,逐個脈沖限流功能并不能提供可靠的過流保護,這是因為為了濾除開關管開通瞬間的尖峰電流,防止開關管誤觸發而關斷,電流測量信號使用RC濾波或前沿消隱時間(Leading Edge Blanking LEB),開關管開通瞬間的這段時間內,系統對檢測電流信號不做響應,過了這一段時間,系統才處理電流檢測信號,這樣,在輸出電流非常大時,每個開關周期,控制器都會讓開關管導通最小的這一段時間,然后過流保護關斷開關管,系統連續工作在最小脈沖寬度狀態,電感會逐漸飽和,電感電流走飛,從而導致系統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