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特級教師專業發展個案研究》讀后感
教師一個廣為大家所認知,所認同最為神圣光輝的職業,然后我卻不敢茍同,只能說沒有哪個職業是偉大的,是神圣的。偉大的、神圣的只能是個人。
我國1994年正式實施的《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 而作為教師,我想我們必須先明白我們到底應該教給學生的是什么?
讀完《地理特級教師專業發展個案研究》,我認為我們需要做的是培養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完整的人格,而不是填鴨式,人云亦云,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學校、社會、環境的教學資源,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術的同時,培養學生自我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讓學生具有能在歷史的角逐中拼搏著嶄露頭角。具體而言有一下幾點:
教師首先應該教給學生的是做人的道理,做人是做其他事情的先決條件,要教會學生怎樣作為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人而站立于天地之間。其次,教師應培養學生找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困難與挫折時,擁有應對的能力。最后,教師要教會學生各種知識與技能,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做好彈藥儲備。總的來說,我們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要用辯證的思想去看待事物,注重能力的培養,而非成績。
作為一名教師,不應該只是在學術或教業上有所成就,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模范,因為教師承擔者作為學生表率的重任,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好老師身邊自然會形成良好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言行。其次,教師應貼近學生的心,師生關系與朋友關系并存,這樣可以讓師生之間更好的交流。
201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