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劑量調整的基本方法
一、胰島素初始劑量的估算
①根據尿糖的多少選擇:一般來說哪一次尿糖為幾個加號,就應該按每個加號 2-3個單位在上一頓飯前打適量的胰島素;
②按血糖數值用胰島素: (血糖-100)×公斤體重×6 ÷2000 的公式計算胰島素的用量;
③按每片磺脲類降糖藥合5個單位胰島素來計算:如早飯前吃兩片優降糖,可以改為10個單位胰島素;
④根據經驗決定胰島素的量: 大多數病人初始量18-24u/ 天,可根據血糖在三餐前打8、4、6 或者 10、6、8 個單位的胰島素作為胰島素的初始劑量,這是一個比較簡單而又實用的方法。各次胰島素注射量的分配原則是:早餐前 30%-45%,中餐前 20%-25%,晚餐前 25%-30%,睡前中效胰島素 20%; 睡前需不需要用胰島素,應根據凌晨3-5點的血糖決定調整。 公式:胰島素用量(u)為:(血糖 mmol-5.6mmol)×公斤體重×0.6÷11.1 一般而言,這只是一個簡單預測性計算,具體應用還要考慮到臨床諸多因素,所以臨床用計算值的三分之一為起點,分 2-3次應用,再根據血糖測定值進行調整。
二、胰島素使用方法
1.首先把胰島素分為基礎胰島素、餐時胰島素和調整胰島素。基礎胰島素量的確定:一般 0.2-0.3U/Kg,胰島素種類: 中效胰島素或長效胰島素。 餐時胰島素量的確定:從0.05-0.1U/Kg開始。胰島素種類:普通胰島素。調整胰島素的確定:當血糖≥8.3mmol/L 時血糖每增加2.7mmol/L 加用 1-4U 與上述同型的胰島素(餐時加用) 。
2.如果不能控制血糖水平,要考慮到影響血糖的其它因素,從基礎胰島素開始,每一到二天調整 10%--20%,使血糖達標。如果效果不好,還可校正調整胰島素的量。
3.在調整胰島素量時,還要考慮到體重和胰島素的抵抗情況。比如消瘦的,敏感的,可能調整時要少加量。BMI 值比較大的,可能就要適當增加調整量。對于每天胰島素用量較大的,或者服用糖皮質激素的,調整時的量可能要更大。但隨著病人高糖狀態的改善或基礎病的好轉,胰島素的敏感性會很快改變。
4.一般情況下,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基礎胰島素和餐時量比為 1∶1。
三、胰島素劑量的調整
⒈ 劑量的調整:先調整飲食、體力活動,血糖穩定后再調胰島素。
⑴ 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調整胰島素用量的最好指標,1 個(+)加 2U。
⑵ 每次的日加減總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 8U,1 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滿意時對胰島素較敏感,應更加謹慎。
⑶ 每次調整后,一般應觀察 3~5 日。
⑷ 尿糖陰性、血糖偏低者應及時減量。
⒉ 注射次數的調整:以利于控制血糖為主。
⑴ 開始時應先用短效胰島素多次注射,控制滿意后,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長效胰島素。單獨使用長效胰島素則療效不佳。
⑵ 改為短效+中效的方法: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用比例為 1:1 左右,中效可略多。
⑶ 加用長效:將兩次短效胰島素之和,按長效:短效 =1:2~4 的比例改為混合胰島素,長效不宜超過短效的 1/2,晚睡前長效用量一般不超過8U。如早 12U、午 8U 可改為:短效 + 中效為10U+10U,早餐前用。 或短效+ 長效為 16U+4U,15U+5U,或為 14U+6U 早餐前用。使用混合胰島素時應先抽取短效。
⒊ 品種的調整:關鍵在于使用技巧。從普通胰島素改為高純品、從豬胰島素改為人胰島素以及從國產胰島素改為進口胰島素時,可能需要適當減少劑量。
⒋ 調整注射部位:應輪流使用不同部位。對于多數人來說,前臂及腹壁比臀部及股前吸收快。有硬結或脂肪萎縮處不易吸取胰島素,應避免使用。
⒌注射時間的調整:短效者一般在餐前 15~30分鐘注射。中效如單獨使用,應在餐前30~60分注射。對有黎明現象的患者,早餐前胰島素注射應早,最好不晚于早 6:30。
6.要使患者學到“五會”(學會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學會吃飯、學會監測、學會自己注射胰島素、學會簡單地調胰島素用量),當出院以后,遇到特殊情況時自己會處理,這也是住院期間的目標之一。總之,在臨床上胰島素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有經驗在里 面,沒有一定的程式可以完全準確計算,這就是個體化原則,要盡可能準確評估每個患者的情況,做出最適合的胰島素治療方法,讓患者在短時間內看到胰島素使用的效果,提高其依從性。
四、影響胰島素用量因素
⒈ 年齡:隨年齡而增加,青春期用量大。
年齡(歲) U/kg/日 U/日
≤ 2 < 0.5 2~10
3~12 0.7~1.0 8~30
13~18 0.9~2.0 28~60
≥ 18 1.0 40
⒉ 飲食及活動量:熱量高、運動量小則用量大。
⒊ 病程長短:1 型糖尿病病程很長者用量減少,可能與低體重和腎病的存在有關。
⒋ 糖尿病腎?。耗I臟是胰島素代謝及糖異生重要場所,腎功能減退可造成胰島素半衰期延長,糖異生障礙。晚期腎病患者則血糖波動很大,易發生胰島素低血糖和/或胰島素抵抗。
⒌ 應激狀態:感染發熱時,胰島素需要量增加。有人發現,當體溫升至 37.5℃以上時,體溫每增加增加 1℃,胰島素用量增加 25%。
⒍ 女性生理周期:月經期時血糖波動大,用量常增。妊娠中用量漸增,到妊娠末期,胰島素需要量常增加 50~100%。分娩后用量常劇減,以后再逐漸增加。
7. 激素與藥物:使需要量增加:升糖激素,如糖皮質激素及甲狀腺素。口服避孕藥及噻嗪類利尿藥也可使胰島素需要量增加。使需要量降低:如酒精、水楊酸制劑、口服 降糖藥等。
全天用量為20-30U可改口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