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經歷越豐富,越容易理解別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能從別人身上找到自己曾經的影子。
在前一陣的熱播劇《都挺好》中,雖然蘇大強的妻子趙美蘭在一開始就去世了,但她的影子卻貫穿了整部電視劇,存在于蘇家每個人的回憶中!這不禁讓我想起曾仕強教授的一句話:“一位母親,往往將決定這個家族后續幾代人的命運!”這句話用在蘇家人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不論是學業有成,身在海外的蘇家長子,備受寵溺,只會啃老的蘇家二公子,還是受苛待的女主蘇明玉,他們的人生或多或少都被母親趙美蘭左右了,尤其是我們的女主,這位表面看上去是女強人,內心卻極度渴望親情的蘇家小妹。
看完這部劇,大多數人都會對女主蘇明玉抱有同情,而對她的母親趙美蘭多是指責,不論是重男輕女,還是過于強勢,都成為其被詬病的原因。但在劇中,蘇明玉的父親蘇大強卻不止一次的說:“蘇明玉就是年輕時候的趙美蘭!”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句氣話,但事實上,知女莫若父,蘇明玉和趙美蘭確實是同一類人!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在《都挺好》的電視劇中,雖然沒有直接介紹蘇母趙美蘭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但通過后續故事的發展,間接的可以從蘇大強(蘇父)和舅舅口中,勾勒出她幼年的成長環境!毫無疑問,那同樣也是一個極度重男輕女的家庭。
在《都挺好》第32集中,蘇大強向自己的長子說了當初自己和趙美蘭的婚姻,就是一場失敗的結合,趙家是為了讓趙美蘭的弟弟,也就是電視劇蘇明玉的舅舅,從農村戶口轉成城鎮戶口,才讓趙美蘭嫁給十分平庸的蘇大強。從中可以看出,為了趙家兒子的前程,趙美蘭的婚姻和愛情成了可以用來交換的籌碼。
可以想象那個時候的趙美蘭,當得知為了弟弟的城鎮戶口,而不得不嫁給一個不愛的男人時,心情是多么無助和悲傷,而在那個年代和社會,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女人,面對社會是多么的無助,即使再要強也不得不妥協,甚至認命!或許當時趙美蘭的母親也對她說過這樣一段話:
趙美蘭,你是個女孩。
怎么能和你的弟弟比。
我們養你這么多年,你不應該為這個家做點犧牲嗎?
有人說成功的婚姻是妻子對丈夫有一點小小的崇拜,雖然說這句話不一定對,但如果妻子看不上丈夫,那就注定了婚姻的失敗。從年輕的蘇明玉,可以想見年青的趙美蘭也是個顏值很高的美人,自然潛移默化的心氣就不低。加上一次同學會中,偶遇可以改變她命運的機遇,卻因懷了蘇大強的孩子,也就是后來的明玉,而功虧一簣。
一系列的不如意和打擊,讓她不得不用各種數落和謾罵,發泄到了丈夫蘇大強身上。當我們邊看電視劇邊吐槽蘇大強時,會有多少人意識到,這個不爭氣、懦弱無能的蘇大強,正是他的妻子趙美蘭一手塑造的呢?
當正準備高考的蘇明玉,得知家里為了籌集哥哥的出國學費,不讓她上清華,而是去一所免費師范學校,一直很要強的蘇明玉在飯桌上留下了眼淚,這悲傷而又失落的眼淚,飄落風中,就如同對自己命運的無奈感嘆,和向原生家庭的無聲控訴!后來在得知家里為了二哥結婚而賣方付了婚房首付款時,蘇明玉跑回家質問母親。趙美蘭說了這樣一段話:
蘇明玉,你是個女孩。
怎么能和你的兩個哥哥比。
我們只負責養你到十八歲。
不過好在蘇明玉所處的時代,已經不再是那個離開家就無法生存的社會,現代社會機遇已經很多,只要敢拼敢干,是有機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于是蘇明玉沒有像當初自己的母親那樣,選擇妥協,而是靠自己的努力,獨立的活了下來。當然這其中的心酸自不必說,最為重要的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蘇明玉那樣遇到貴人!
很多時候遇到的更可能是壞人!所以電視劇中的故事假設的太過美好,離家出走,或者是和家里斷絕關系,既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也很可能帶給全家人難以撫平的傷害。
一個人,一旦選擇了一條不歸路,為了活下去,就會千方百計的去驗證,當初自己選擇的“正確性”,以至于做出很多外人看來無法理喻的事情。
當趙美蘭放棄了自己對婚姻自由的追求,某種程度上就反身成為了男尊女卑的衛道士,進而在自己有了女兒后,做出和自己原生家庭一樣重男輕女,甚至苛待女兒的事情。因為潛意識中,她需要這樣做去不斷確認一件事情,那就是男尊女卑的“正確性”,進而為自己當初的妥協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
因為已經為人妻,為人母的趙美蘭,內心中無法接收,正是自己當初的懦弱妥協,失去了追求幸福的權利,這點她寧愿歸罪于“男尊女卑”的正確性,也不愿意相信是因為自己不抗爭!當她看到年輕的女兒蘇明玉時,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當初的影子,而女兒的每次反抗,都貌似試圖擊垮趙美蘭心中的那份“脆弱的”價值觀。
讓我們設身處地的假設一下,如果趙美蘭否認了“男尊女卑”的價值觀,那么她的前半生該是多么的失敗,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愛情和自己的婚姻,豈不都成了笑話!這個現實她接受不了,任何普通人都很難接受!強行去揭穿真相,甚至會活活把一個人逼瘋掉。這也是為什么的當趙美蘭在超市試圖追回女兒,被女兒甩手推開時,眼神中竟流露出些許懼意!
她怕了!她怕意識到:如果當初自己堅持自己,不與生活妥協,會是怎樣的結果,這是趙美蘭最不敢想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