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終于來了!不是小米,而是華為。但這匹狼,并未讓家電業感到害怕。
在通信設備這一商用市場取得創業成功的華為,于近年來在消費市場上憑借手機業務,再次實現新的成功。如今,又開始籌劃新的商業藍海,那就是立足芯片和操作系統等底層資源,立足手機、瞄準家電,最終在家居這個新舞臺上,贏得新的成功。
日前在華為終端全球合作伙伴及開發者大會上,發布華為全新的智能家居品牌——華為智選。同時還披露華為智慧家庭布局,即以HiLink智能路由、SDK、生態伙伴產品硬件為基礎,由HiLink聯盟認證,開放平臺吸納更多產品資源,最終通過智能家居APP完成最后閉環。
而在華為智選的智能家居戰略中,家電業務成為必不可少的品類。由此這也讓華為確立首場戰役目標,即到2018年底,華為智選將引入70多個品類的500多款智能家電產品,在全國1000多家零售體驗店銷售。同時,華為還明確提出要在家用、商用兩個平臺發力。
現在來看,華為這一戰略新布局的產業邏輯和商業邏輯,都沒有問題。因為,華為已經有了軟件、硬件和系統的定義能力,從手機、家電等智能終端進入智能家居,似乎是水到渠成。更為重要的是,相對小米均是通過自己,或者投資第三方公司進入家電領域,打造智能家居生態不同的是,華為當前更多還是以開放平臺,整合現有的家電品牌和產品資源。
還是2、3年前,當時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進入家電行業風頭正勁、影響巨大的時刻,眾多家電廠商在與家電圈交流時就表示,“我們并不擔心小米、樂視,最擔心的還是華為這樣擁有硬件設計、制造能力的企業,特別是隨著華為手機的厚積薄發,逆勢崛起之后,這讓我們擔心,一旦華為開始造大屏電視,進軍智能家居領域,將勢不可擋。”
現在來看,當時家電廠家的關注和擔心,并非沒有道理。畢竟華為作為老牌的制造企業,定義和打造產品的實力更為強勁。只不過,短期內華為直接介入自有品牌的彩電等家電產品經營情況,并不會發生。因此,短期對于家電廠家來說,卻可以借助華為在智能生態上的一系列軟硬件資源優勢,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和打造。無疑也是最好的機會空間。
不過,面對越來越多的互聯網、IT巨頭,紛紛借道家電進軍智能家居產業,對于手握眾多資源的家電廠商來說,如何“近水樓臺先得月”,顯然不能滿足了當前的規模化增長和結構性轉型,還需要帶動并激發更多的創新、變革激情,提前布局智能家居領域。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