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人體最忙碌的器官,它必須一刻不停地工作來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它的主要功能是維持人體的血液供應,向不同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滿足人體所需的氧氣和各種營養物質。
同時,它也能帶走一些代謝的終末產物,從而滿足細胞的正常代謝與功能。
而當心臟發生一些“事故”時,我們可能就需要給心臟安上一個保護器了,那今天咱們就來講講心臟保護器——心臟支架。
心臟支架就是一個對心臟起支持作用的支架,那么心臟支架術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手術呢?
在當代的醫學領域,開通血管主要有兩種手段,一種是心臟支架,另一種是心臟搭橋。心臟支架又稱為介入術,這是一種微創手術,僅需要在你的手術部位開一個小口子,就像打針一樣,將支架放進血管里,使血管由狹窄到再通,從而讓心臟的血液循環重新流動起來,心臟也就隨之開始正常的運轉。
1. 持續心絞痛,休息用藥無法改善者
心絞痛主要是心臟中的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長期處于暫時性缺血缺氧的狀態,所以心絞痛發作時,患者會感受到心前區壓榨性的絞痛,也可放射到腰背部、手臂等。
大部分人群可能在服用硝酸甘油或休息片刻后可改善,但是有一類人,他們的心絞痛發作時,并不能通過藥物或休息緩解。所以,這一類休息和用藥均不能改善情況的持續心絞痛患者,就應該放置心臟支架。
冠狀動脈發生病變時,會導致管腔不同程度的狹窄或冠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程度日益加重;同時,心臟的活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也會加重心絞痛的程度。而心臟支架的作用就是擴張血管,使血管重新恢復通暢,減少心肌活動的能量消耗,降低心絞痛的發作頻率。
2. 冠狀動脈狹窄超過70%—75%,有癥狀的冠心病者
冠狀動脈是包繞在心臟表面的為心臟提供營養和養料的血管,當1支或1支以上主要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達到Ⅲ級,就可以診斷為冠心病。
而當管腔狹窄面積超過70%—75%時,已達到冠狀動脈病變Ⅲ級以上,這時可能會出現心肌細胞供氧與需氧的嚴重不平衡,導致心肌細胞嚴重缺血缺氧,甚至可造成冠脈嚴重堵塞或狹窄,引發急性心肌梗死。
所以,當冠脈狹窄超過70%—75%并出現伴有癥狀的冠心病時,我們強烈建議進行心臟支架手術。
3. 有急性心肌梗死發展者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的缺血缺氧導致心肌壞死。而有一部分急性心梗患者,由于外界的一些因素,如暴飲暴食、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都會加大冠脈破裂的風險。
這時我們就需要進行心臟支架介入術,通過介入術,將狹窄的冠脈開通,降低急性心肌梗死進一步進展的可能性。
4. 有其他疾病發展且血管堵塞者
原本有其他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且這些疾病均處于發展狀態下,藥物控制不良,同時伴有血管堵塞者,最好進行心臟支架手術,使冠脈重新通暢,保持其他器官組織的營養供應,從而避免其他嚴重心臟疾病的出現。
以上4種為最常見需要進行心臟支架介入手術的情況。雖然我們介紹了心臟支架術的優點,但是心臟支架并不是一勞永逸的,也需要尤為注意以下4點。
1. 堅持藥物治療
許多患者由于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他的病情有了明顯的好轉,但他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所以就想放棄藥物治療,以為自己不會發生心臟疾病了。
其實不然,心臟支架只是一種外界干預的手段,并沒有完全根除心臟疾病。往往這類不吃藥的患者,心梗再次發生的概率較高。患者術后常吃的藥物有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用于降低血栓形成,以及降脂類藥物,如他汀類藥物。有高血壓的患者也應繼續服用降壓藥。
2.保持健康行為習慣
吸煙會引起血栓形成,使冠心病發生率大大提高;戒酒有助于保護血管,減少酒精對藥物的代謝功能。所以,在支架手術后,患者要嚴格戒煙限酒。
同時,高脂高鹽高糖類食物會導致血脂升高,一系列潛在致病因素會不斷加重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所以對于高脂肪、高糖類、高油鹽等食物盡量少食甚至不食,提倡清淡飲食,保證膳食平衡、控制總營養均衡攝入。鼓勵多食蔬菜、水果、魚類和谷物等,以協調脂肪的攝入。鹽量控制在一個啤酒蓋的量即可。
情緒激動對于任何一種心血管疾病都是致命的傷害,一旦情緒激動可能導致心臟或者其他血管中的血栓掉落,可堵塞肺部,引起肺栓塞,出現呼吸困難;也可能堵塞腦部,出現腦梗癥狀,危及生命。所以,保持情緒穩定,少發脾氣。
3.避免久坐、適當鍛煉
有患者因為害怕出現心臟意外,所以就不敢進行運動,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待病情穩定后,患者可于術后一周左右下床活動;半年后,在不引起誘發癥狀時,可以規律進行心臟能耐受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日常簡單的家務勞動、散步等,適宜的運動量有助于病情的好轉。
有晨練習慣者,專家建議是要在洗漱后先喝一杯溫水,休息5分鐘后再進行鍛煉。鍛煉時應將心率控制在180減去年齡為宜,勿劇烈運動。
4.術后護理與按時復查并重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心臟支架手術后,并非就結束了治療的過程,所以這就需要患者及其家人做好手術后的護理工作,定期接受復查。
放入支架之后應定期復查,如果沒有出現任何不適情況,可于術后1個月、3個月進行常規檢查,6—9個月進行冠脈造影復查。按時體檢和復查均有利于了解疾病的進展,避免藥物副作用對機體產生其他傷害,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以延長壽命。
雖然說心臟支架對比搭橋手術,有創傷小、愈合快的優點,但是心臟支架手術并不能完全根治冠脈狹窄,只是暫時地將血管擴開。如果沒有注意以上的生活細節,那么再次發生冠脈破裂出血等情況的概率依然很高。
正因為如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心臟支架的優點,反而覺得它也像一個“定時炸彈”一樣,時刻牽動著患者的心臟。
1. 血管更易堵塞
支架本身就是一個異物,放在血管中會對血管造成一定的損壞,損壞的地方易發生導致血小板在該破損部位淤積,引起血管堵塞。
2. 長期服用抗凝藥,更易增加出血的風險
血管堵塞大多是血栓導致的,而血栓的形成是由于抗凝藥物導致的血液凝聚力降低,導致不同部位出血的機會大大增加。
因此,放不放支架成為了患者的艱難抉擇?
當然,有些患者態度就比較樂觀,與其絞盡腦汁、不知所措,等待生命的窮盡,不如先進行心臟支架手術,挽救生命,術后注意生活習慣、按時服藥,延長生命周期也并不是一件難事。
心臟支架術后到底能活多少年,這并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不同人群對于心臟支架的耐受能力、本身的身體素質情況、原有的基礎疾病的嚴重程度等,均會影響心臟支架術后的恢復及生存情況。
那接下來,讓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哪些方面會影響患者的生存時間?
1)患者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年齡
患者安裝支架以后只能改善患者心臟的血管情況,并不能一勞永逸,所以安裝支架以后具體可以活多少年,并不能人為的胡亂推測,而是應該根據患者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年齡,結合術后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考量。
有數據表明,一般年齡超過70歲進行心臟支架術的話,患者存活的時間并不能太久;而如果患者是在50歲左右進行心臟支架手術,那么術后護理做得到位,其他誘因都相應較低的情況下,患者可以活到80歲左右。
2)預防其他基礎疾病
隨著年齡的增加,必不可少的就是一系列“老年病”的出現,原來基礎疾病的發展程度已經定型了,所以,唯一可以進行干預的就是基礎疾病的發展程度和速度及數量,盡量減少其他基礎疾病的產生,防止已有基礎疾病的惡化。
3)堅持按時服藥、適度鍛煉
心臟支架因為是金屬物質,可引起血管出血等,所以術后一年要長期服用氯吡格雷來預防,切不可私自停藥。因為冠狀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甘油三酯、膽固醇等物質的堆積,所以術后要堅持清淡飲食、均衡營養。
裝上心臟支架后,還能活多少年?這個問題不僅需要依靠醫生的精湛技術,同時更重要的是術后的護理及家人的耐心照顧,同時,更必不可少的是,患者對于生的希望及患者能堅持上面的要求,規律服藥、清淡飲食、適度運動。
參考文獻:
[1]辛悅.心臟支架不能一勞永逸[J].科學養生,2011(07):49-50.
[2]以軒.支架手術并非給心臟上“保險”[J].中華養生保健,2012(12):41-42.
[3]衛一鳴.心臟支架,你放對了嗎[J].現代養生,2012(2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