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黃芪又名黃耆,清代繡宮稱其為“益氣良藥”。或許你曾經聽過“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可見黃芪具有保健作用。
黃芪當中含有豐富的蔗糖、皂苷、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硒、鋅、銅等微量元素。現如今黃芪利用的概率也比較的高,經常適用于各種疾病,效果也非常的明顯。
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養生,人會選擇用黃芪水來維持身體健康,于是有人就疑惑黃芪水會不會影響腎臟?帶著疑惑一起了解。
01
黃芪水會影響腎臟嗎?醫生提醒:這6類中藥盡量不要長期服用
有一些人在喝黃芪水的時候影響了腎臟,其實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自己失誤對黃芪的濫用,再加上陰虛濕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會出現毒副作用,也不可單獨大量使用,必須配伍運用。
所以吃黃芪并不會導致腎臟損傷,中藥導致腎損傷的原因往往是因為中藥當中含有傷腎的成分,生物堿馬兜磷酸等等,而黃芪并不含有這一類的物質,相反黃芪當中含有豐富的葉酸等微量元素,還會給你的身體健康帶來好處。
02
黃芪具有哪些功效,經常泡水喝好嗎?
醫學臨床上黃芪味甘,性溫,歸肺、脾兩經,是重要的補氣之藥,平時用黃芪泡水,喝可以補充全身之氣,更可補充肌表之氣,特別適合因為脾虛所導致的疲勞無力,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不佳。
在現代醫學當中,黃芪更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利尿保肝抗衰老,同時也應用于比較廣泛的抗菌。
但是黃芪也并非是吃得越多就越好,吃黃芪要注意控制總量。一次最好不要超過5克。
03
醫生提醒:這6類中藥盡量不要長期服用
西洋參
西洋參是一種滋補類的中藥材,可以清熱養陰生津,在臨床上主要是用來治療口干舌燥,痰中帶血,陰虛火旺,功效非常之強大,但是長時間服用卻會影響神經中樞。甚至會導致神經過度興奮,從而出現煩躁不安,失眠,引起腹瀉,腹痛,食欲不振等消化問題。
何首烏
何首烏屬于滋補類的中草藥,很多中老年人會特地利用何首烏養生,功效非常強大,所以服用時最好控制攝入量。尤其是過量服用的話,會增加腸胃負擔,甚至會引發胃出血對肝臟腎臟健康不利,影響身體正常機能。
含有朱砂成分的中成藥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朱砂有毒,但是在有一些中藥當中,卻需要少量的添加緩解病情,例如失眠多夢,小兒麻痹癥,睡眠障礙等等,商家為了謀取利益會添加廉價的朱砂,短期內服用可能沒有癥狀。但是長時間服用卻容易造成神經系統紊亂,肝臟腎臟負擔加重,誘發其他疾病。
菊花
菊花能夠清熱解毒,養肝明目,很多人會經常用菊花泡水喝,主要是有助于防止視覺疲勞,視力模糊,然而菊花性涼。對于體質寒涼之人,大量飲用菊花會加劇冷空氣的侵襲,導致脾胃腹瀉,腹痛,手腳冰涼,甚至有可能會損害腎功能。
含有雄黃成分的中藥材
雄黃當中含有硫元素和汞元素,其中很多的中藥當中都有雄黃的成分,可有效治療慢性疾病,更可以毒攻毒,但是長時間服用這一類的中草藥,卻會造成身體攝入大量化學物質重金屬超標影響生理功能,所以在服用前最好咨詢醫生,正確服用。
甘草
甘草屬于補氣類的藥物,可以有效的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補充益氣,但是過量服用卻會造成成癮性,甚至會導致尿量減少引發水腫,體內的鈉離子攝入超標,更導致血壓升高。
整體而言,中藥的使用要講究合理是藥三分毒,無論是黃芪還是其他的中草藥,都有一定的毒性,不要盲目的擅自攝入,最好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才是最安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