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杜聿明病危住院,郭汝瑰前去探望。閑聊時,杜聿明問出了藏在自己心底多年的問題:“你那時就和共產黨有聯系?”
郭汝瑰點頭說是,然后問杜聿明從哪里得到的消息。杜聿明回答從山東方面,但具體是誰不能告訴他。
“那么,你為什么不告發我呢?”郭汝瑰問道。
“今天是我幾年來,最最興奮的一天。我一直在國民黨軍隊工作,政治方面很幼稚,希望董老要多指點。”郭汝瑰興奮地對董必武說。
1928年,郭汝瑰加入共產黨之后,就遭遇蔣介石“清黨”,因此和黨組織失去了聯系。后來他東渡日本留學,抗日戰爭爆發以后,他重回國民黨部隊,接連打了幾個漂亮仗,深受陳誠的青睞。
圖丨晚年郭汝瑰
一晃12年過去,如果不是隨部隊移防重慶,他也不會遇到董必武,恢復組織關系。
沒過多久,郭汝瑰就在陳誠的推薦下,調入總參軍令部當處長。
當時他負責主編的《國軍戰斗部隊序列》,屬于高級核心機密,只打了五份,其中一份就在董必武手中。
1941年中秋夜,董必武秘密派人找來郭汝瑰,閑聊了幾句家常后,董必武突然問他對國民黨有什么看法。對于國民黨內部的一些現象,郭汝瑰深惡痛絕,不假思索地暢談了一番,當場表示自己不想在國民黨內工作,想到延安去。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董必武搖了搖頭:“你在敵營中的作用,勝過十萬大軍,一旦離開,誰給我們提供國民黨軍高層的動態呢?”
郭汝瑰一邊聽董必武的話,一邊低頭思考。董必武繼續囑咐他,應該長期潛伏在國民黨內,當個臥底無名英雄。
在董必武的鼓勵下,郭汝瑰自此走上了“古今中外最頂尖的紅色間諜”的潛伏道路。
圖丨董必武在延安留影
1946年,國民黨還都南京,郭汝瑰隨陳誠來到南京,被舉薦擔任國防部第三廳廳長。當蔣介石提出這一條任命時,少部分和陳誠有矛盾的人,提出的反對意見,并說郭汝瑰家中清貧,周末也不逛街,不貪女色,是件非常不正常的事:
“大家說說看,除了共產黨,誰能這樣?”
一旁的蔣介石聽得不禁有些尷尬,對于郭汝瑰更加看重:“真正的國民黨是不貪女色的,正常的事成為不正常了,才是真正的不正常。至于生活儉樸,這正是我一再倡導的,他做到了,這有什么不對嗎?”
礙于蔣介石的威嚴,反對的聲音逐漸平息下來,但蔣介石能看出,這些人依舊對郭汝瑰不滿。為了服眾,他決定將郭汝瑰查個水落石出。
會后,他派蔣經國去郭汝瑰家實地考察,而且還要出其不意,不能選擇郭汝瑰在家的時間。
當蔣經國走進郭汝瑰家的時候,發現屋里光線昏暗,墻上的石灰都已經剝落,郭汝瑰的妻兒正在吃中午飯,餐桌上一碟炒青菜,一碟炒辣椒,一碗豆腐湯,令蔣經國深感意外。
在郭汝瑰的書桌上,擺放著幾本兵書,以及郭汝瑰還沒寫完的一篇文章,題目是:論古代將帥為將之道。
圖丨郭汝瑰舊照
回去之后,蔣經國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向父親作了匯報,并說如果黨內的高級將領,都像郭汝瑰一樣,黨國就有救了:“他每天辦兩件事,上班為黨國效勞,下班琢磨如何為黨國效勞,現在這年頭,有幾個人在琢磨這種事呢?”
聽完蔣經國的話,蔣介石更堅定了決心,國防部第三廳廳長非他莫屬,有了郭汝瑰,他對黨國的前途更有信心。
蔣經國在父親面前,起到了宣傳員的作用,從此之后,蔣介石更是在大會小會上,號召大家學習郭汝瑰。不少人高喊“打倒郭汝瑰”的口號,不但沒傷到郭汝瑰,反而令蔣介石對他更加信任。
在擔任第三廳廳長的兩年多時間中,郭汝瑰幾乎每周都要給中央送一份重要情報,有的時候甚至一天一送。經常白天蔣介石開會,晚上蔣介石的決定就送到了中央軍委。
遼沈戰役打響前,郭汝瑰就將整套情報,通過地下黨報告給了中央,甚至他為蔣介石起草的作戰命令,往往都是先報告給中央,然后送給蔣介石審查下發。
圖丨遼沈戰役中的東北野戰軍
當時杜聿明在東北指揮作戰,處處被動,幾乎沒打過一次勝仗,不禁對國民黨內部起了疑心。
遼沈戰役后期,杜聿明回到南京,準備北上徐州。當時蔣介石將杜聿明視為挽救徐州的唯一救星,拉著他一起參加國防部召開的匯報會。
會上國防部的高級將領正襟危坐,一個個大氣不敢出一口。自從淮海戰役打響后,前線損兵折將的消息不斷,蔣介石終日沒有笑容。所以每次開會,將領們都畢恭畢敬,生怕一不留神惹怒了蔣介石。
按照老規矩,大家全體起立,蔣介石右手向下按了按,板著臉說坐下,然后掃視了一圈問鄭介民來了沒有。情報局的鄭介民趕忙起身,蔣介石看到他頓時大怒:
“你們情報局是吃干飯的嗎?我養了一大幫飯桶!”
鄭介民一時間嚇得沒回過神來,蔣介石繼續劈頭蓋臉地訓斥,張克俠、何基灃帶著兩萬多人叛變,情報局為什么一點都不知道。
圖丨張克俠與何基灃
剛剛還傲慢十足的鄭介民,一下子蔫了下來,戰戰兢兢地說戴笠生前就發現張克俠去過延安,還在工作日記中寫過,張克俠在部隊倡導新式治軍……
“別扯太遠了!”蔣介石生氣地打斷了他的話,把已經遇難的戴笠又痛批了一頓。這時郭汝瑰插話說,自己認為不僅僅情報局要抓緊防諜工作,各戰區的司令官也要抓好這件事,如果東北戰區的司令官抓了這件事,也就不會有曾澤生和張克俠嘩變的事情發生。
面對郭汝瑰這樣的指責,杜聿明聽得面紅耳赤,“騰”地站起來,話里有話地說道“我承認我在東北指揮有誤,但我是一心一意跟著委員長走的,不像有的人吃里扒外,身在曹營心在漢。”
“你在說什么?你要對你說的話負責!”郭汝瑰面不改色地反問道。
其實杜聿明很早就懷疑郭汝瑰是共產黨。在考入黃埔軍校前,杜聿明就和共產黨有過接觸。當時同鄉的閻揆雖然是富家子弟,但生活上十分節儉,還將省下來的錢送給窮人。
當時杜聿明很不理解,后來得知閻揆的身份后才恍然大悟。
杜聿明的妻子曹秀清,曾經是米脂縣的共產黨支部書記,現在雖然不和共產黨聯系了,但骨子里仍有共產黨的東西,還時常在自己耳邊說,共產黨超過一百萬必得天下,國民黨一旦失去民心,必定垮臺。
圖丨杜聿明全家福
杜聿明曾經去郭汝瑰家拜訪過,發現這位國民黨內的高官,居然家中十分簡陋,非但沒有小妾和傭人,甚至家里的沙發都破得露出了彈簧,襪子上還打滿了補丁。在吃飯前,郭汝瑰還要求孩子們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敏感的杜聿明意識到,郭汝瑰的身上有共產黨的氣味。
就在兩人爭執不下的時候,蔣介石發話了,大聲斥責杜明不顧大局,還用太平天國的失敗來教育杜聿明。
鄭介民的事情說完了,匯報會正式開始。國防部二廳廳長指著地圖說了徐州的形勢,蔣介石讓郭汝瑰提出作戰方案,郭汝瑰指著地圖提出了三條建議,解黃百韜兵團之圍。
郭汝瑰說完,會場一片寂靜,大家都唯恐說錯了挨訓。蔣介石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最后只得點了杜聿明:“你馬上要到徐州上任,具體指揮是你,你對郭廳長的部署有何看法呢?”
“還沒考慮成熟,等會后我再同委員長單獨談。”心里不痛快的杜聿明擺了擺手說道。
散會之后,蔣介石把杜聿明叫到辦公室,問他有什么話要講。杜聿明看了看四周,然后悄聲對蔣介石說:“我認為你身邊有共軍的特工!也就是有共軍間諜!”
“什么?你說的是誰?”蔣介石聽完也大吃一驚。
圖丨杜聿明與蔣介石
郭汝瑰由于身材矮小,為人機靈,在國民黨內有個“郭小鬼”的綽號。杜聿明十分肯定地說,就是郭汝瑰這個郭小鬼,現在的國防部是小鬼當家,很危險。
蔣介石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問杜聿明有沒有什么證據。杜聿明搖搖頭說證據沒有,只是憑自己的直覺,每次下發到東北的命令,他們還沒行動,共產黨就做了布置,一次兩次可能是巧合,但這種事常常發生。
“原來你沒有根據的捕風捉影啊!”蔣介石松了一口氣,笑了起來。然后解釋說郭汝瑰是陳誠推薦的,蔣經國多次派人考察,這個人除了埋頭工作,別無他求:
“我對他的評價是忠心耿耿,任勞任怨,一代完人……政治上此人絕對可靠,看起來他是個惱人的小鬼,其實是個十分可敬可愛的小鬼。”
淮海戰役后期,郭汝瑰發現蔣介石經常派自己出差,或干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不讓他參加匯報會了,而且走在路上,從有人跟在自己身后。
郭汝瑰分析,蔣介石一定是對自己起了疑心。在向黨組織匯報此事,并請求到解放區工作后,黨組織認為蔣介石并沒有實際證據,現在不是離開的好時機。應該設法到大西南弄到兵權,擇機帶兵起義,推進西南解放,其作用遠超現在回到解放區。
圖丨杜聿明被俘
經過反復考慮,郭汝瑰認為黨組織的意見是對的,必須立即行動。
在一次開會時,郭汝瑰將自己事先編好的理由說給蔣介石,說目前部隊失蹤散失的很多,是下面指揮員素質太差,所以自己想到四川去,重建一支部隊,經過嚴格訓練后,再殺回前線。
這些話正是蔣介石想聽的,沉默片刻之后,蔣介石對郭汝瑰大加贊賞,別人見到這種局面,早就帶著家人逃跑了,而他卻想重建部隊殺回前線,真是難得。
蔣介石當場答應了郭汝瑰的要求,并下令委任郭汝瑰為七十二軍軍長。這個番號之前的部隊,已經向解放軍投誠,蔣介石萬萬沒想到,郭汝瑰繼承這個番號后,很快也將率軍起義。
當時不少潰敗的國民黨軍隊到了上海,郭汝瑰就在上海開設了軍部,收容了五六百名原七十二軍的官兵,還在附近的城市設立了收容站。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郭汝瑰就收容了近千人馬。
國民黨國防廳遷到上海之后,郭汝瑰向他們要了不少槍械、車輛等物資,還要了一些經費。
圖丨郭汝瑰晚年
郭汝瑰估計,渡江戰役打響之后,長江地區恐怕很難再招到兵員。四川人口眾多,兵源豐富,再加上還是自己的家鄉,自己對當地官員也很熟悉。因此他把收容的部分官兵交給新任命的師長,自己帶著軍部機關人員直飛重慶。
到了重慶后,他立即要求補給區司令給七十二軍配備車輛,調撥裝備。然后帶著兩箱鈔票 ,回到家鄉征兵。在鄉親們眼中,郭汝瑰是個憨厚樸實的大好人,跟著他一定不會錯,因此紛紛報名參軍。
在郭汝瑰的鼓勵下,鄉親們當兵的熱情再次被激發,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七十二軍兩個師就組建完成了。這邊剛結束,胡宗南就向他下達了移防命令,即刻前往川南地區。
到了川南,郭汝瑰隨即著手起義的準備工作,他先向自己手下的兩個師長交了底,取得他們的信任,然后調整人員,將身邊都換上了可靠的“自己人”。
一切準備妥當,郭汝瑰和幾位高參研究之后,決定收攏部隊到宜賓,準備起義。
圖丨郭汝瑰宣布起義
在前往宜賓的途中,郭汝瑰就聽到部隊中不少有關前途問題的議論,他決定到達宜賓后,就召開團以上軍官會議。經過郭汝瑰的啟發引導,大部分人決心跟著郭汝瑰起義,只有少部分人頑固不化。
會后,郭汝瑰認為負責宜賓城防的廖覺熊是起義的關鍵,正要派人去動員他時,廖覺熊自己找上了門:“報告軍長,我決心起義!”
郭汝瑰很是高興,然后掏出兩封親筆信,派人送到解放軍手中,向劉鄧首長報告起義事宜。
1949年12月11日,七十二軍全體官兵浩浩蕩蕩走在宜賓街頭。在起義大會上,郭汝瑰宣讀了向毛主席、朱總司令的致敬電和起義通電,然后向到會軍民發表講話,宣告七十二軍起義。新華社對郭汝瑰起義事宜作了報道。
蔣介石聽說郭汝瑰起義成功的消息,氣得捶胸頓足,連聲說自己用錯了人,難怪自己指揮作戰,一有動靜,毛澤東就知道得那么清楚。
圖丨關于郭汝瑰起義的報道
新中國成立之后,郭汝瑰歷任川南行署委員兼交通廳長,后來又在南京軍事學院任教員。劉伯承幾次希望他介紹自己的事跡,但郭汝瑰都淡淡地回應:“我只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且做的很不夠,沒有什么好講的。我現在是普通教員,而且學員當中多數是人民解放軍的戰斗英雄和高級指揮員,他們的功勞值得我學一輩子的。”
杜聿明被特赦之后,在一次全國政協會議上,遇到了郭汝瑰。他激動地說:“郭小鬼啊,你真會演戲,我們吃敗仗都吃在你手里了。你當年如果拔出手槍,一槍把老蔣斃了,南京不是可以提早兩年解放嗎?”
說罷,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毛主席之所以能夠“決勝于千里”,和郭汝瑰及時提供的情報是分不開的。臺灣一些報紙,甚至稱郭汝瑰是“最最頂尖的紅色間諜”,說蔣介石的江山就是這位大間諜送給共產黨的。
這些話雖然言過其實,但郭汝瑰的忠心耿耿,為我黨及時提供情報,這個功勞是不可磨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