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言,習慣上稱吳語,也叫江浙話或江南話。其通行地域包括江蘇南部、上海、浙江、江西東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區,大約有 110多個縣市,目前使用人口大約8000萬,是我國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
吳方言又可以分為五個片:
1太湖片即吳儂軟語片,包括江蘇吳語21個縣市,上海市及其所屬各縣,浙江舊杭州、嘉興、湖州 3府,以及浙東舊寧波、紹興兩府,以上海話或蘇州話為代表。
2東甌片即溫州片,溫州話舊稱甌語,通行于溫州市、甌海、永嘉、樂清、瑞安、平陽、文成以及洞頭、蒼南、青田的部分地區。這片以溫州話為代表。
3婺州片包括浙江中部金華地區的金華市、蘭溪、浦江、義烏、東陽、武義、永康、磐安,以金華話為代表。
4麗衢片包括處州小片和龍衢小片:包括縉云、麗水、云和、青田等縣和景寧畬族自治縣,泰順縣北部和慶元縣的東北部,以及龍泉、開化、衢州、龍游。福建省浦城縣的北部,江西省的玉山、廣豐、上饒也屬這一小片。這片以麗水話為代表。
5臺州片包括天臺、三門、臨海、仙居、黃巖、椒江、溫嶺、玉環,寧海縣岔路以南和樂清縣清江以北地區。這片以臨海話為代表。
下面我就來談談臺州片的語音特點。
臺州片10縣市,廣義上的臺州話包括臨海話,黃巖話,仙居話等,使用人口580萬,占吳語人口總數的11.6%,其中又可細分為南臺片、北臺片。南臺包括臨海、黃巖、椒江、路橋、溫嶺、玉環、樂清(清江以北),語音接近北吳的小片,代表為市區話和溫嶺話;北臺包括三門、天臺、仙居、寧海(岔路以南),代表為天臺話。南北兩片通話有些困難,南片的黃巖、椒江、路橋、溫嶺等比較接近,北片的幾個方言則相差較遠。
臺州方言約形成于秦漢間,由于臺州地處海隅,故較多地保留了古越及吳語音。其在語音和詞匯、語法等方面和都與普通話有較大差別。其中語音方面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
臺州話輔音總共有34個,分為清音不送氣音、清音送氣音、全濁音、次濁音。
一、聲母
1 沒有舌尖后音:zh、ch、sh。通常將[zh]發為[z]或[j],例如“小張”發音為——小jiang、“漲價”——jiangguo、“賬本”——jiang ben、“枕頭”——jingtou。
有的時候[ch]也會發成[j],例如“長度”——“jiang度”。
讀成[z]的有: 智力——資力、中心——綜心、豬肉——“彘虐”
2 舌尖后濁擦音[r]也不存在,一般發成[n]的音:“小孩”——小寧(由“小人”而來)、“日子”——捏子、“每天”——每捏(每日)、“認真”——寧jin,還有上面提過的“豬肉”。、
3 普通話中只有m、n、l、r四個聲母是濁音,但臺州方言中濁音聲母比較多,如b、d、g、j、s一般都發為濁音。
4 舌面音[j]一般讀成舌根不送氣清塞音[g]:
"交"等見母開口二等字在臺州方言中基本上讀[g],如“解放”——嘠放、“假冒”——狗毛、解釋——嘎斯、結束——嘠素、逛街——湯嘎、多少錢?——多嫂鍋爹?很少有文白異讀現象。只在少數詞語中讀成[j]或文白兩讀[g]/[j],如“家屬”的“家”、“建設”的“建”文白異讀;“嘉、巧”做人名時文讀。
5舌根音[h]讀成零聲母[w]:
如:“小何”“小賀”——小吳、“和氣”——無七、“黃巖”——王年
6零聲母[w]讀成雙唇濁鼻音[m]:
如: “上網”——shangmang、“問路”——門路、“看看”——望望、“蚊蟲”——men 蟲
7舌面清擦音[x]讀成零聲母[y]:
如:“表現”——表yan、“咸菜”——ye 菜
8雙唇送氣清塞音[p]讀成[b],雙唇發音時沒有一股較強的氣流:例子:“爬山”——bo山、“啤酒”——bi 酒、“脾氣”——bi 氣
9“萬”與“飯”,在臺州方言里一律同音,聲母皆讀為[v](個別詞匯有白讀音除外)。
10“基”和“資”,在臺州方言里一律不同音,前者為舌面音,后者為舌尖音。
二、韻母
臺州方言是以單韻母為主體的方言,元音韻尾比較少。普通話中,ai,ei,ao,ou等都是復韻母,發音的時候聲音拖得很長,而且口部很松,而臺州方言恰好相反,分別是,,,,都是單元音,并且發音的時候口形是比較緊的,同樣uai、uei、iao、iou等復韻母中的ai、ei、ao、ou也做了相應的改變。同時臺州方言韻尾已脫落,也不帶鼻化,而變成了元音韻母。如:任何后鼻音的[ing]都讀成前鼻音。在臺州方言中,三門話全讀元音韻母,如張、幫。
(1)兩個元音的發音:
1、[ai]一般讀成[a]:
如:“太貴了”——ta gǜ、賴皮”——la 皮
2、[ie]一般讀成[ia]或者[a]:
eg:“謝謝”——xia下、“爺爺”——yaya、“解放”——嘠放、“解釋”——嘎斯
3、[ia]一般讀成國際音標中[o]:
如:“加班”——go 班、“真假”——jin go、“價錢”——go die
(2)在復合元音韻母和鼻音韻母中沒有韻頭i、u,如:jie一般會讀成ga
(3)北部吳語絕大多數讀為單元音,而南部吳語中復元音韻母的比例很大。臺州方言中,三門、天臺、仙居也讀復韻母[ai]或[iau]。如丟——敗、不——否。
(4)絕大多數地區保留入聲韻,均為喉塞音。邊、鼻音[l]、[m]、[n]能自成音節,并分為陰陽(清濁)兩套。
三、發音
1、中平調是臺州方言的主流調。臨海、黃巖、椒江的部分地方有略微的中降現象。它的變調類型以”前變型“為主,其連讀變調的形式和類型非常復雜。如:你這人怎么這樣——你咯人咋嗯恁(悌)咯、挺厲害的——蠻殺甲咯。
2、齒音較少,鼻音一般不經過鼻子,而從喉管發出。
3、臺州方言常用入聲,陰平與上聲比較少見。發音干脆、急促,這也是臺州話不太好聽的一個原因,少了份南方方言的婉轉,多的是北方方言中的豪氣,或者說硬氣和擲地有聲。
4、每個地方都有自己地區特有的語尾助詞,臺州話當然也不例外。就像北京話和杭州話名詞詞尾有明顯兒化音,雖然說兩者在重音位置上有明顯區別。臺州方言中有:嘎、矣、唔、哦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臺州方言中保留了許多古音。以下例舉的都是臺州方言中最具特色的詞語和句子:吃——啜chuo,女——囡nan,我——偶筷——箸、干——燥、找——尋、玩——嬉、想——忖、提——挈、湯——羹、挖——剜、聊天——白搭、他們——該忒、這里——咯噠、中午——日晝、下午——暗旮、鄰居——鄰舍、骯臟——齷齪、老頭——老倌、作噩夢——魘、很厲害的——喲殺甲咯、非常厲害——殺甲得猛、你哪里去了——你嘍噠靠、讓我想一想——讓偶忖忖下、中午飯吃了嗎——日晝飯啜凡、這東西還不錯——咯物事還嘸責、不知搞些什么東西——否及旮么、這東西你不要動——咯物事你肖動、我不要了,吃飽了——歇亦!我戳爆哦、麻煩你啦!——巴恩羅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