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方女王
近日,久未在公眾面前露面的俞飛鴻,攜新電影《在乎你》強勢回歸大熒幕。
隨著各地電影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關于“不老女神”的話題討論也愈發增多。
電影以一種頗具人文精神的視角,展現了當下獨立女性的形象與人生的不同可能性,在這方面,俞飛鴻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
導演畢國智表示,俞飛鴻是女主角的首選。對于觀眾而言,論獨立女性代言人,俞飛鴻的“教主”地位也從未被她人超越。
48歲,未婚未育,在知天命的年紀仍然享受著獨處的樂趣,活得自在又清醒。有人說,俞飛鴻不僅僅是當代女性共同的偶像,同樣也是老男人的照妖鏡,誰照誰丑陋。
“你為什么還不結婚?你是不婚主義嗎?”
這些年,她聽到最多的莫過于這個世紀性問題。
關于婚姻,俞飛鴻其實早已給出自己的答案:
“我并非不婚主義也不是單身主義,我不反對一切形式,最重要的是我自己的選擇。別人的期待跟我沒關系,我從來不需要扮演自己,我就是我?!?/p>
眼神清流明澈,語氣溫潤堅定。
她身上始終有一種淡然和底氣,無論經歷生活怎樣的考驗,都能保持真我。
鏡頭下的俞飛鴻,你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已經48歲的女人。年近半百,卻依然皓目如初。歲月在她的臉上,只留下了優雅與從容。
她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不二女神,但她自己卻說:“女神這個標簽是世俗給我貼上的,我就是自己,不想做女神?!?/p>
“為自己而活”這句話早已寫滿俞飛鴻的人生。
1971年1月5日,那年杭州的冬天分外寒冷。俞飛鴻初到這個世界上,看到的是大雪紛飛的景象。
這是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畢業于清華大學,母親畢業于浙江化工學院。俞飛鴻自小就被嚴格要求,六歲開始學習舞蹈,即使是寒暑假,也要在家里讀書學習。每天晚上,要寫完60個毛筆字,方可睡覺。
在許多人眼里,她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生得好看,人又乖巧。媽媽帶她去小賣部買東西,阿姨都不忘往她手里塞幾塊糖果。
1978年,年幼的俞飛鴻被星探發現,出演電影《竹》。一顰一笑,皆是靈氣。
電影殺青后,劇組的工作人員對她說:“等你長到18歲就去考北京電影學院吧?!?/p>
那年她僅有八歲。
在俞飛鴻有限的童年記憶里,父母對她說過印象最深的話是:“你不能做一個繡花枕頭稻草包,要讓內在變得飽滿”。
這一句話,足足影響了她的一生。
父母嚴格的家教讓俞飛鴻自小懂得了自律,也不免讓那顆對外面世界充滿好奇的心受到了桎梏。
她坦言18歲時最想要的就是自由。
追求自由是從逃離開始的,所以原本考上杭州一所大學的她,毅然決定重新報考,最終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在偌大的北電,俞飛鴻被稱為“十年一遇”的?;?,男孩子們經常找各種借口,只為見她一眼。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可偏偏要靠才華。
面對外界的所有誘惑,她從不為之所動,一心只放在讀書上。
她的大學舍友接受采訪時說:
“俞飛鴻是我們幾個女孩中最聰明的一個,做什么事情都有計劃。我們忙著戀愛的時候,她卻學習英語,以至于以后能用英語演戲生活。我們睡懶覺的時候,她卻天天練晨功沒有一次遲到,最后拿到獎學金。”
命運從來不會辜負心存理想并為之努力的人。
1992年,還在讀大三的俞飛鴻就被邀請,出演了王穎指導的好萊塢電影《喜福會》。那時的她是多少人心中的一抹白月光,純粹而干凈。
電影拍完后,導演執意想要她留在美國。這番好意卻被她果斷的拒絕,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美國綠卡。
俞飛鴻拒絕的原因只有一個:“書還沒念完?!?/strong>
哲學家康德說:“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
一年后,出眾的俞飛鴻在北影畢業后,輕松的拿到了留校任教的機會。不過只工作了一年,她就毅然辭去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去往美國留學。
因為她想要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獨立生活一段時間,尋找人生的多種可能性。
她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一路遠行,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她那顆向往自由的心。
那年俞飛鴻才23歲。
海明威在《真實的高貴》中說“優于別人,并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于過去的自己?!?/p>
1997年,俞飛鴻在眾人期盼下回國。
一回來,她就接下了《牽手》這部電視劇,導演本意讓她出演女主角夏雪。俞飛鴻看了劇本后,卻對王純這個第三者角色產生了興趣。
導演表示疑問:”王純是個小三,一上來就演這種不討喜的角色,你不介意嗎?”
她堅定的說:“ 我更看重人物本身。這女孩和我差不多,大學畢業不久,事業剛起步,我可能更容易進入她的心境?!?/p>
不出意料,這部電視劇開播后,紅遍大江南北。俞飛鴻飾演的王純被稱為史上最不招人恨的“小三”。
第二年,她以《小李飛刀》中的“驚鴻仙子”再次出現在熒幕上。略施粉黛,沒有過多的修飾,那清冷脫俗的氣質讓無數人魂牽夢繞。
至今都有觀眾說:“飛鴻過后,再無驚鴻?!?/strong>
成名后,鋪天蓋地的通告與密集的曝光隨之而來。而就在鮮花與掌聲蜂擁而至時,她停掉了手頭所有的工作。
在人生這場洪流中,俞飛鴻選擇慢下來,讓歲月沉淀自己。年輕時她就深知,所有的絢爛都要歸于平靜。
那年她28歲。
“人總是會認為自己已牢牢地握住幸福,千百次地祈求這歡樂永存,可是天意難測,命運太難以捉摸。”
這是《銀杏銀杏》小說里的一段經典臺詞。
俞飛鴻在一個冬日午后,被這9000字的短篇小說感動落淚。當王朔找到她:“你為什么不自己拍呢?”
此時堅韌的俞飛鴻,再也無法按捺內心的那團火,決定自導自演。
從撰寫劇本到完成拍攝,整整用了十年的時間。她每天近乎通宵寫劇本、做后期、弄剪輯,卻不在意電影的宣傳。
在變化莫測的娛樂圈,她從不博人眼球,不制造流量曝光,唯獨在意自己的內心感受。
十年的時間足以改變許多事情。
當眾多女星忙著利用大好時光嫁入豪門時,俞飛鴻卻用十年芳華塵封了一壇老酒,那是來自精神與靈魂的醞釀。
根據小說《銀杏銀杏》改編的電影《愛有來生》斥資四千萬,票房卻僅有兩百萬。這對于一個導演來說,可謂是驚天噩夢。
可俞飛鴻回憶起來說:“人生的付出從來就不一定跟收獲成正比。 在別人眼中的收獲可能是票房,但我自己覺得在精神上的收獲非常大。
十年也許是一個女人最美好的時光,但我不后悔獻給了一部電影?!?/p>
那年她38歲。
在一次采訪中,主持人問俞飛鴻:“別人的聲音都左右不了你嗎?”
俞飛鴻沉靜自若地回答:“我為什么要讓他們左右我?我覺得人生是自己的,也不見得一個行業,就只有一種標準。娛樂圈難道就必定要怎么樣嗎?人生就是一種選擇?!?/p>
在褒貶不一的紛雜輿論中,她總是可以做到寵辱不驚,只取悅自己。
“你實在是太美了?!边^去的40多年里,俞飛鴻聽到最多的莫過于是關于容貌的贊許聲。
而她每次都是淡然地說:“不都是兩只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再美能美到哪兒去呀?”
美而不自知,吾以美之更甚。
2016年,俞飛鴻出演了都市電視劇《小丈夫》,在劇中她飾演了一個潑辣的御姐,與比自己小16歲的楊玏談戀愛??吹糜^眾心花怒放,絲毫不讓人心生尷尬。
許知遠認為一向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出演這種毫無營養的庸俗電視劇,是在自降身價。
但她本人卻表示:“首先,我不覺得它庸俗,只是一個通俗劇。其次,我作為演員,我永遠不想給自己貼標簽,就因為別人喜歡?!?/p>
語氣里滿是溫柔的執拗。見過天地的人,認識到自己的渺小,眼中有敬畏,包容于她只是本性。
之前接受《非常道》的采訪,她也說了一句類似的話:
我喜歡蒼白,我喜歡它平淡無奇,這就是我想要的。
在這個普遍喜歡“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輕女孩、追求不老容顏的時代,俞飛鴻從來不刻意回避自己的年齡。
“那些問題從來沒有困擾我。我關心的是我的生活,我的心境,我有沒有成長?!?/p>
2018年她做客金星的訪談秀,金星問她:“別人知道你的年紀嗎?”
她臉上滿是明朗的笑容:“我的年齡是公開的,我生于1971年”。
若有沉靜藏于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那年她47歲。
自古美人嘆遲暮,可在俞飛鴻的臉上,我們看到了歲月的寬容。比起空洞無內容的面具臉,她眼角上那真實的細紋,愈發動人。
在她的心里,女人保持心靈的一份美好,比想要延緩外表的衰老,更要持久。
之前,俞飛鴻參加《鏗鏘三人行》節目,竇文濤曾問:“你為什么這么長時間了,一直單身到現在呢?”
俞飛鴻心平氣和地說:“我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啊。單身或者是婚姻,對我來說不是一個特別困難的選擇題。我覺得哪個階段更舒適,就處在哪個階段。”
很顯然,哪怕是以高知自稱的竇文濤、馮唐,在他們的意識觀念里,女性仍然是依附于婚姻的存在。
但身為獨立女性的俞飛鴻,卻早已經從這個近乎荒誕的謬論之中,破殼而出了。
之后,竇文濤又問了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問題:“你覺得老一個人呆著,精神正常嗎?”
而俞飛鴻卻不緊不慢地回應:
“我身邊很多朋友他們都是單身,他們的精神世界很豐富,當然他們是男性。我覺得不能單獨把男性和女性分離開,難道女性單身就會不正常嗎?”
與其說她自身修養高,倒不如說在面對非黑即白的世界時,她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人生信條。
竇文濤與馮唐二人仿佛沒有聽得想要的標準答案,緊接著又和俞飛鴻討論起了關于“結婚”這件事。
馮唐覺得結婚是“已經欠人家很多了,人家又想結婚,那就結唄,是這么一種心態。”
俞飛鴻聽到這里,表情有些錯愕:“為什么你們男人的角度,結婚是對女人的一種施舍呢?
人生而平等,在感情里何來施舍這一說法,男人女人都并非彼此的附屬品,因此,婚姻有它存在的意義,并非生活的急需品?!?/p>
在靠炒作緋聞、大秀恩愛博取關注度的娛樂圈,她太清楚獨善其身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而婚姻不是感恩,是兩個獨立個體的自由存在。
在2017年9月的《十三邀》節目里,公知許知遠邀請到了自己的女神俞飛鴻。
許知遠跟同為男性的馬東探討文學與理想,到了俞飛鴻那里卻只剩下了性與愛。
在世俗的眼光中,女人的最終歸宿必須是要嫁給一個好男人,結婚生子,依靠他活下去。
所以許知遠問她在美國最孤獨的時候,有沒有渴望愛情?有沒有想過借助男性的力量來擴展自己的邊界?
而俞飛鴻絲毫不回避這種問題,她回答到:
“我特別不喜歡把情感、責任放在另一個人身上,這樣自己會很累,別人也會很累。
雖然這是個男權社會,但在精神上大家一定是平等的。女人最自在的方式,是去認清這個社會狀況,然后去清醒地活著?!?/p>
不卑不亢的話語之中,盡顯云淡風輕。
對于俞飛鴻來說,自己從來不是不婚主義也不是單身主義,不反對一切形式,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選擇。
別人的期待是他的期待,跟她是誰沒關系,她從來不需要扮演自己。
對此微博上有一位博主說了這樣一段話,引起十二萬人的轉發:
“許知遠、馮唐,竇文濤已挑戰失敗。很期待圍觀,接下來還有哪些老男人,趨之若鶩照這面鏡子?!?/p>
你們對她的諸般解讀和評論構不成萬分之一的清澈靈魂,卻成就了最自由而灑脫的俞飛鴻。
世俗言論于她而言,如同空氣。她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什么才可以讓自己真的快樂。
俞飛鴻早就在生命中一場又一場的浩劫中,洗盡鉛華,蛻變為最本真的自己。
杜拉斯在《情人》的扉頁中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
現在,我是特意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p>
無論哪個時代,從來不缺風華絕代的美人。
而俞飛鴻的美,無人能及。那是一種歷經歲月沉淀后的冷靜與沉著。無論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囂,她的內心卻始終如一的平靜。
美人在骨不在皮。流年過處,她的眼神仍清澈如往日,塵埃不染。
世俗是那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而俞飛鴻卻在自己的烏托邦,活得真實而淡然。
就如同她之前所說:“沒有人需要讓別人一輩子記住。當然,人生是我自己的,何須靠他人獲得滿足感?!?/p>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這個紛繁復雜的時代,她太清楚自己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她的平和與堅韌,就像一株風中的蘆葦,仿佛隨時都會折斷,卻永遠不會。
年近半百,看盡世間繁華,她說:“感謝上帝賜我平庸”。
世界與她,彼此而已。
—The End—
往期文章精選
張國榮丨倪大紅丨堯建云丨楊瀾丨許嵩
韓紅丨樸樹丨褚時健丨戴建業丨陳冠希
張云雷丨華春瑩丨湯唯丨董卿丨陳果
劉強東丨劉立榮丨李誕丨王思聰丨鹿晗
“流浪大師”沈巍
請回答2008
中國手機10年征程
中國偶像組合發展史
改革開放40年音樂史
趙本山向左,郭德綱向右
中國天才曹原
看更多深度人物故事
請長按下方圖片掃碼關注
最 人 物